学术投稿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郑国江

关键词:胃康舒宁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联合治疗
摘要: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52例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以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以更昔洛韦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5,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李毅珍;张晓军;钱龙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童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与输注时间相关性调查

    目的:探讨输血时间对机采血小板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影响。方法:收集81例血液病患儿136例次输注机采血小板的资料,查阅检验资料比较输注前后24h内记录的血小板检查结果,以输注后校正血小板增加值(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血状况有无改善来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根据血小板输注时间(T)的长短将数据分组,计算总的有效百分率及各组有效百分率,讨论各输注时间段之间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别。结果:136例中输注有效的121例,总有效率为88.97%;T<30min的有29例,输注有效的25例,有效率为86.21%;30min<T<=40min的有64例,输注有效的60例,有效率为93.75%;40min<T<=50min的有25例,输注有效的21例,有效率为84.00%;T>50min的有16例,输注有效的14例,有效率为87.50%;结论:血小板输注时间的长短对机采血小板治疗儿童血液病的效果有影响,30-40min完成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好,30min内完成输注血小板输注效果明显降低,而延长输注时间超过50min不能增加机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血小板输注治疗应控制好输注时间。

    作者:刘利;鲜蓉华;杨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构建

    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护理风险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它不仅对病人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护理水平并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护理风险进行管理并构建相应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刘琼;张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析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现状及对策

    如何有效的搞好乡镇地区计生生育工作,如何提高乡服务站计生药具的管理工作,是现在乡镇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其对乡镇居民人口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本文主要就乡镇服务站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现状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可以对我国乡镇计生生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田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的肺结核咳血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的患者进行24小时强化护理,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统计两组患者的用药副反应、首次咳血量、转归率、再次咳血率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首次咳血量的情况上差异不大,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开始显出较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用药副反应、转归率、再次咳血率和护理满意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肺结核患者出现咳血现象较为突然,所以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谨慎的观察和护理,一旦出现咳血现象应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个护理干预绝不是简单常规干预,还需要必要的心理干预等针对性干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在临床上24小时强化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硬化性肠系膜炎的CT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CT对硬化性肠系膜炎的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36例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CT诊断资料。结果36例硬化性肠系膜炎都是源自系膜的根部,并且围绕着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密度不断增高。其平扫CT值为-45~-35Hu,明显超过了腹膜后的正常脂肪密度(-120~-100Hu)。12例肠系膜周围发现了软组织肿块;7例在病变的内部可见小结节;6倒肠系膜血管周围发现了脂肪;8例可见到假肿瘤包膜。结论 CT对硬化性肠系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作者:黄显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护理岗位优化管理

    随着优质护理的持续推进,如何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激发骨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学习和借签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对我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并将岗位管理与绩效分配相结合,进行合理化管理。岗位管理起到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作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脂饮食及体育锻炼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低盐低脂饮食及体育锻炼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和体育锻炼指导等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生活习惯及血压变化。结果: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为(153±12)mmHg和(96±11)mmHg,干预后分别为(122±10)mmHg和(81±5)mmHg,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及体育锻炼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苟慧琳;邵先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基础护理中的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身体健康,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护理工作的理念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每一位护理人员应该更全面的更系统地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帮助患者大限度地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平衡。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已成为每一位护士以及护理人员的职责,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中。要求护理人员应该担当起患者的照顾者教育者、咨询者,做健康教育的管理者。

    作者:王攀;赵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86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导尿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概率,因此只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玄翠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三维超声表面成像与多普勒能量成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表面成像与多普勒能量成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00例初诊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以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运用表面成像与多普勒能量成像技术构建三维图像进行定性诊断,以膀胱镜及活组织检查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膀胱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与膀胱镜及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运用表面成像与多普勒能量成像技术构建的三维超声图像定性诊断膀胱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85%、97.58%、97.67%;与膀胱镜及活组织检查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三维超声表面成像与多普勒能量成像联合检查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杜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40例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实行常规的手术清创、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的换药。观察组20例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大幅度的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明显,加强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及观察,持续有效的冲洗,是取得满意的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凤;李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以三步论治法治疗小儿感冒63例

    目的:观察自拟方分三步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辩证施治,自拟方剂治疗小儿感冒,以疏风、清热、益肺健脾三步治疗。结果:63例患儿中,痊愈61例子,无效2例。结论,运用中医辩证,采取三步治疗的方法,适合小儿特殊生理,疗效确切。效果良好。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期的心律失常分析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综合措施的采用才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从慢性呼吸衰竭的特点、发生机制、治疗问题等方面对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期的心律失常进行浅析。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

    临床免疫检验是医院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定的数据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实验室测定数据须达到所确定的质量标准,以保证诊疗或实验研究的有效性。质量保证是实验室内进行的所有活动满足质量标准的活动;本组研究中,通过对临床免疫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分析,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工作。

    作者:文思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探讨

    目的:总结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社区护理经验,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效果。方法:采取家庭护理、发放资料、集中面授等方式,定期监测血压、提供心理护理、指导生活方式及安全用药和科学锻炼。结果:50例高血压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压明显下降,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加强社区护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延缓高血压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处理分析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多种多样,哪一类处理不好,都给会患儿的身心带来危害,甚至导致死亡,不容小觑。

    作者:许伟华;褚连玉;郝孟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68例内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48例进行对比。结果6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黑便、呕血为首发症状者45例(66.1%),高于中青年组16例(33.3%)(P<0.01);胃体溃疡48例(70.6%)高于中青年组的3例(6.3%)(P<0.01),巨大溃疡37例(54.4),高于中青年组的5例(10.4%)(P<0.01);伴随其他疾病者43例(63.2%),高于中青年组的11例(22.9%)(P<0.01)。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同时伴随其他疾病也多,易造成漏诊及误诊,预后差。

    作者:崔桂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6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6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后进行20d-3个月随访,按照患者疾病预后情况分成观察组(临床痊愈)和对照组(预后欠佳),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经随访,预后不良患者12例,占到46.2%。经多因素分析表明,脑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等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子,发病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率较高,患者发病时的意识状态,脑出血量以及血肿破入脑室等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这些高危因素预防及处理,有效避免预后不良风险。

    作者:陈丁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S”在提高护生无菌意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习生带教中的一些不足及解决方法。方法:将“5S”引入传统教学,通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5个步骤,提高护生无菌意识,提升带教老师及实习生双向满意度,提高护生无菌操作水平。结果:提高了护生的无菌意识及无菌操作水平,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结论:“5S”可提高护生的无菌意识。

    作者:周玉清;戎怡洁;周王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