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婷;冯苑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策略。方法:分析影响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家长对于乙肝疫苗预防及防治知识知晓率、产妇住院分娩率、应接种时无疫苗等。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新生儿住院分娩率,促进乙肝疫苗的保存工作,可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有必要继续贯彻落实,以降低降低人群HBV携带率。
作者:李景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的肺结核咳血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的患者进行24小时强化护理,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统计两组患者的用药副反应、首次咳血量、转归率、再次咳血率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首次咳血量的情况上差异不大,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开始显出较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用药副反应、转归率、再次咳血率和护理满意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肺结核患者出现咳血现象较为突然,所以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谨慎的观察和护理,一旦出现咳血现象应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个护理干预绝不是简单常规干预,还需要必要的心理干预等针对性干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在临床上24小时强化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方法:针对颅脑损伤后脑梗死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法(GOS)评分显示:其中良好16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3例。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应及早预防、诊断和有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葵花;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专家用药,及剂量使用特点。旨在说明中药相关质量标准,在善在临床的完善意义。方法采取分层抽样,进行随机抽样。结果调研处方11280张,统计使用频率高的用药35种。这其中,频率高者是甘草,常用剂量为10g.绝大多数药物剂量,符合《药典》剂量范畴。结论对中药处方用药分析,中药质量逐步提高,医疗隐患逐步。
作者:金祖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方法2013年在江川县中医医院出生围产儿共354例,其中男179例,女175例。出生缺陷统计共有5例,总发生率14.12‰%;男2例,发生率5.64‰;女3例,发生率8.47‰;男女性别比例0.67:1。结果通过分析了解本院住院分娩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种类,引起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温纯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前牙美容修复中应用铸瓷贴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前往本诊所进行前牙美容修复的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3例予铸瓷贴面修复,对照组43例予传统的树脂贴面修复;观察两组患者修复1 w后相关检查情况,对患者行1年随访,观察随访期间患者前牙修复效果。结果:修复完成1w后研究组的相关检查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的前牙美容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牙美容修复中应用铸瓷贴面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召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卫生服务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国落实2010年医改任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利用工作。
作者:周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20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引,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83%,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50%,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中研究组患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0.00%,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科患者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以让其病情得到较好的康复,减少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何建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两性霉素B用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给予两性霉素B泡腾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治疗;于治疗结束后的7d、30d、60d、90d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妇科检查,判断疗效;记录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对照组48%、观察组60.0%;两组患者治疗的分别有效率为对照组92.0%,观察组98.0%,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65.6±3.2)d,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40.3±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和两性霉素B对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两性霉素B治疗RVVC效果更好,远期疗效优于克霉唑。
作者:陈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前瞻性护理对便秘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3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前瞻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排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前瞻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便秘,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并且可以控制并发症。
作者:韩珍慧;周杰;蓝环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在消化内科疾病(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分别实施中医与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vs79.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vs1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的消失,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化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黄斑区域不同象限视网膜厚度的测量,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高度近视者68例(38眼,男31眼,女37眼),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40眼,男20眼,女20眼),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用Zeiss -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对黄斑区快速扫描,对性别、眼轴长度与黄斑区域各象限视网膜厚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女性黄斑旁中心凹各部位(除上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低于男性组,而高度近视组中无性别差异。2.旁中心凹及旁周边中心凹下方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呈显著正相关;旁周边中心凹鼻侧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也呈正相关;中心凹小厚度、中心凹平均厚度以及旁周边中心凹上方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随眼轴延长出现区域选择性变薄,与性别无关。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是旁中心凹区,不是在中心凹。
作者:张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后缓解期肺功能的变化特点,并掌握其意义。方法对1例哮喘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脉冲震荡法检测,比较参数,包括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RV 、RV/TLC、Z5、等的变化。结果FVC、FEV1/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RV/TLC、Z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结论此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降低,气道阻力的增加。
作者:周燕;王丹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腹部外科手术后病人常常需要进行营养支持,近年来,临床营养工作者通过对肠内营养的动物试验与临床研究,提出一个观点:“If the gut function,use the gut.(倘若肠道有功能,就应利用肠道)”本着这一原则,我科大量腹部大手术的病人在术后安放空肠造瘘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1]。妥善固定造瘘管,增进病人舒适,减少感染,预防脱管在临床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固定是在穿刺点垫无菌纱布,用多条医用胶带将纱布粘贴固定至皮肤上。此种方法有以下弊端:要多条胶带固定,易引起病人皮肤过敏;粘贴后纱布不能紧贴皮肤,活动时易暴露穿刺点,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胶带粘贴不牢,穿脱衣物时易不慎垃脱敷料;出汗或皮肤出油均会引起胶带的黏性下降,胶带粘不牢或者脱落;病人担心胶带不牢固至敷料脱落或导管脱出等而产生焦虑情绪[2]。我科于2013年5月-2013年11月对68例留置有空肠造瘘管的病人使用3MCoban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固定管道,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分析痛风的概况、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生活习惯,为痛风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总结痛风各期的治疗及预防。结论:应对痛风高度重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
作者:刘跃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氢化可的松对人表皮共培养体系(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和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75nm 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10-7mol/L、10-6μmol/L和10-5mol/L氢化可的松对于黑素细胞及共培养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均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增强作用,10-6μmol/L和10-5mol/L氢化可的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氢化可的松对于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增强作用。
作者:叶俊华;解士海;杨观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医患关系状况不尽如人意,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这种现状引起了社会和卫生系统内部较广泛的关注,有关医患关系的讨论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巨大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由于医疗纠纷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制度根源,这决定了解决医疗纠纷问题不仅需要健全完善纠纷处理制度,而且要从医院本身的管理制度上防范医患矛盾,实现系统应对、整体抗制。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护理要点。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给予认可与好评。
作者:刘瑞华;张晓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由Rh血型抗体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以提高新生儿Rh溶血病的诊断。方法:对1例新生儿同型交叉配血不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强阳性患儿,进行Rh血型分型并用谱细胞鉴定患儿血清、红细胞放散液中的Rh血型系统抗体并对产妇进行Rh血型分型及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患儿、产妇Rh血型分别为CcDEe、CCDee,抗-E、抗-c均为阳性,结论:新生儿配血不合时,遇直抗强阳性患儿,应注意检测Rh血型系统血型抗体,以便及时发现新生儿Rh溶血病,及时治疗。
作者:袁茜茜;黄战;黄梅香;周先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分三步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辩证施治,自拟方剂治疗小儿感冒,以疏风、清热、益肺健脾三步治疗。结果:63例患儿中,痊愈61例子,无效2例。结论,运用中医辩证,采取三步治疗的方法,适合小儿特殊生理,疗效确切。效果良好。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