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珍慧;周杰;蓝环菊
目的:探讨跟踪干预对提高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掌握的效果。方法采取医务人员与糖尿病高危对象结对,每2个月一次上门进行一般体检和生活方式指导并记录。结果通过跟踪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防控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59.1%上升至91.4%,合理膳食、运动锻炼比率均有上升,BMI>24比率下降6.5%。结论糖尿病高危人群跟踪干预是社区防控糖尿病的一项投资少、效果好的社区防病保健措施。
作者:詹旭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防护价值,寻求对现代外科临床的护理刍议。方法:收集我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60例,在循证护理多途径下寻找证据资料,并行价值评判,制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级预防防护方案。结果:在外科术后建立新型防护模式,践行循证护理两个“三防”,可以为现代外科临床提供新的护理防护模式。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其发生率,是现代外科遵循循证医学的一种科学、有效、可行的新型防护模式。
作者:谢亚莉;孙朝文;程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应用腹腔镜手术和经腹保守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8.7±17.2)ml、(55.6±11.5) min、(22.6±3.2)h、(5.8±0.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谢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抽取4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整体护理及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手术造影成功,成功率1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时采用整体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确切。
作者:原雨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基础和生活设施在不断的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尤其严重。快节奏的生活和不规律的饮食,导致人类的肠胃疾病频发,由恶性肿瘤引发的胃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也较为棘手,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一般来说大多数重症胃病患者,起初都会出现胃痛食欲减退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胃癌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护理及营养的补充极为重要,患者拥有良好的饮食护理,间接的也会培养一个好的心情,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乐观的心理是有很大关联的。因此对于重症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加强对他们的术后饮食护理,只有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才有利于更好的康复。
作者:曹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CT显像由γ闪烁探测器围绕人的躯体作180°或360°的自动旋转,对摄入体内的γ光子进行多角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探测,经电子计算机采集,信息再用特殊软件和快速阵列处理机重建成各种断层影像。[1]SPECT显像检查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和定位,具有独特价值。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断和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也可以估算出甲状腺的大小。进行甲状腺SPECT显像检查前患者需要注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药物,因此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排斥的心理。本文就对临床上SPECT显像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钱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导致的肺纤维化疾病,目前诊断主要依靠高千伏胸片。高千伏胸片具有清晰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但也存在前后组织重叠,密度分辨率低等不足。近年,数字成像技术---CT、CR、DR发展迅速,成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图像后处理功能强等优点,尤其是多层螺旋CT,可以各向同性扫描,快速进行低失真冠、矢状面重建,兼有模拟成像和数字成像的双重优点。
作者:赵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常规管理法与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及分层次管理法。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及医患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评分及临床操作评分分别为(72.30±5.92)分、(76.59±6.02)分及(73.43±6.15)分,均显著小于观察组[分别为(89.18±5.49)分、(87.17±9.02)分及(88.56±7.2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管理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管理后(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法比较,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加以推广及普及。
作者:胡小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促进高危儿正常发育及防治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效果。方法以在本院出生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高危新生儿分为高危儿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同时选取同期出生的正常儿为对照组,进行三组对照研究。制定早期干预方案,指导高危儿干预组家长按干预方案实施逐月逐日综合性早期干预。定期对三组婴儿进行体格发育测量和发育商(DQ)测试、逐月观察婴儿运动、语言、认知、行为4项能力实际出现的月龄并作记录。通过三组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对高危儿12个月的综合性早期干预,结果显示:①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高危儿身高、体重平均值均高于非干预组;干预组高危儿体格发育已达正常儿发育水平。②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高危儿发育商(DQ)五个能区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高危儿发育商5个能区发育均达正常儿发育水平。③干预4个月后,干预组高危儿四项能力的实际出现率,多数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高危儿各项能力发育均达正常儿发育水平。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发育商、能力发育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避免了高危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以家庭为基础的早期干预模式简单可行。
作者:黄成;陈刚;文勇;叶艳;任修勤;杨艳;王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对其接受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特点、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没有出现喉上神经损伤、切口感染以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20例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时,要准确把握手术指证,以确保手术治疗的疗效。
作者:苟天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变应性炎症,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美国医学新闻网报道,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中国汉方草药能让200位研究参与者每天的哮喘症状得到舒缓。所以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就显得十分的迫切了。本文将对近年来中药治疗哮喘疾病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付新;张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药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对慢性胆囊炎有独特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毅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合并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单纯性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以及情绪得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文化程度高、患者对疾病知晓率高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较高有利于预防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女性、脑出血后遗症以及睡眠多导图结果异常严重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合并OSAHS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应注意加强女性、睡眠多导图结果异常严重、脑出血严重后遗症等高危患者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国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重症监护病人因身体上的各种留置管道、自身的疼痛不适、放满医疗仪器的陌生环境、对病情缺乏认识、与家属情感交流障碍等因素影响下,易出现恐惧、不安、孤独、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将不利于其治疗护理,对其疾病的转归、生活质量以至其家庭都有负面的影响。家属因担心病人的愈后,又或者对病情与治疗都缺乏疗解、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紧张而复杂的环境难以适应,以及担心高昂的治疗费用等,故容易产生焦虑担忧、情绪不稳等心理障碍。
作者:李永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5例急性胆囊炎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未出现各种并发症,治愈42例,占92.86%;好转3例,占7.14%。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伟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吸入全麻下高频电刀治疗幼儿舌系带术176例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株洲地区176例舌系带过短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3例,女73例,年龄范围0~6个月,平均年龄(4.6±0.3)月龄,患儿均给予吸入全麻下高频电刀治疗。观察患儿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患儿随访半年,观察患儿临床疗效。结果:175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术后出现出血较多,给予肾上腺素涂布加速止血,手术平均耗时(1.5±0.3)min,患儿随访半年,手术效果显效158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有效率99.4%(175/176)。结论:高频电刀治疗幼儿舌系带过短具有快速性、安全性、高效性的特点,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隽;唐瞻贵;周蔚;左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DVT发生的临床护理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下肢骨折病人预防DVT发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通过综合性预防措施,235例患者无DVT发生,达到全面康复。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几率较大,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预防其发生。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造口知识水平。方法给予针对性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造口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结论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能显著提高造口患者造口知识水平。
作者:杨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调查长沙市来儿保门诊6月~6岁儿童的视力筛查情况及相关因素。2008年1月-2010年12月来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701名儿童中,包括正常体检儿和早产儿的儿童家长进行《湘雅二医院视力检查问卷》调查.仪器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进行视力检查,并把数据粘贴到问卷上,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701名不同年龄组儿童中<2岁组散光的发生率高达到53.9%,分组中散光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68,P<0.05),其次是远视总发生率为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00,P>0.05),而近视总的发生率为4.4%,不同年龄组中,>6岁组近视的发生率高达到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47,P<0.05),总的视力异常的发生率高达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01,P<0.05),而不同性别视力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20,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散光和远视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近视随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视力异常的发现因素有父母近亲结婚的视力异常发生率有百分之百,与孩子的眼睛看上去是否正常;远视的发生率与眼睛看上去异常有关;散光的发生与早产儿也有很大的关系;但和父母眼睛异常无关。整个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都应做好儿童眼保健工作,通过suresight视力检查仪,对普遍提高儿童整体健康素质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视力筛查在儿童的眼保健的重要性,对早期发现视力异常并进行干预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欧阳花;李介民;蒋彦;刘继红;郭茹;翁雪华;刘昭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流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流程管理模式,为实验组;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行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实施流程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起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