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赛
目的:了解超声应用于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阴道或经腹部超声检查,详细分析异位妊娠包块大小、位置、形态、血流信号、内部回声等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对84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后发现准确率为92.85%,误诊率为7.15%,其中2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2例宫颈妊娠,19例宫角妊娠,23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欧江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黄斑区域不同象限视网膜厚度的测量,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高度近视者68例(38眼,男31眼,女37眼),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40眼,男20眼,女20眼),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用Zeiss -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对黄斑区快速扫描,对性别、眼轴长度与黄斑区域各象限视网膜厚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女性黄斑旁中心凹各部位(除上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低于男性组,而高度近视组中无性别差异。2.旁中心凹及旁周边中心凹下方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呈显著正相关;旁周边中心凹鼻侧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也呈正相关;中心凹小厚度、中心凹平均厚度以及旁周边中心凹上方对应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随眼轴延长出现区域选择性变薄,与性别无关。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是旁中心凹区,不是在中心凹。
作者:张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康妇消炎栓联合甲硝唑治疗阴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单纯甲硝唑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康妇消炎栓联合甲硝唑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2.09%)、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甲硝唑可以显著提高临床阴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王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肛瘘术后换药促进创面愈合中应用湿润烧伤膏合外用溃疡散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8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在手术之后以湿润烧伤膏合外用溃疡散换药促进其创面愈合,对照组中患者以凡士林油纱换药方法促使其创面愈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肛瘘患者在手术之后利用湿润烧伤膏合外用溃疡散换药来促进其创面愈合,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着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聂春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总结1例前列腺恶性蝾螈瘤行前列腺根治+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外造口+乙状结肠造瘘术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为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护,饮食护理,引流管及造口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强基础护理,心理安慰和出院健康指导等。本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术后第二日胃肠蠕动恢复,术后第七日办理出院。由于该病恶性程度高,该患者于术后1月余死亡。
作者:张晓超;张姝;张建东;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蒙医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常见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作者:花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病程在30d以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每组41人,分别给予3组患者实施平衡阴阳针刺法、常规针刺治疗以及西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P<0.001),总有效率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分别为100%、92.7%和75.6%。观察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以及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治疗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我院救治的80例脑梗塞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的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与心理护理,干预周期为2个月。结论:脑梗患者治疗中采用积极的护理有很好的治疗疗效,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怡澄;刘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传播的护理管理方法和体会,为防治甲型H1N1流感传播提供科学的措施制定依据。方法:通过使用SPSS16.0软件,采用甲型H1N1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把2012年6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甲型H1N1流感研究分析,并采取一定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系统管理,从而控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结果:一旦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立即、及时采取相应护理管理措施,对预防和控制甲型流感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通过对120例甲型H1N1流感疫情患者进行病理研究分析显示,采取科学化、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方法和措施,能够有效应对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传播。
作者:严敏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观察胎膜早破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未出现胎膜早破的健康产妇作为随机对照,将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64.7%)明显高于对照组(12.5%);观察组产妇发生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胎膜早破产妇,密切观察产妇分娩情况,做到及早发现,严格掌握终止妊娠指征,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蔡喜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3月间收治7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切口大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相比,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手术切口较小,伤口较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文孝;包荣华;陈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开始进行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到目前为止已手术186例。该术式在传统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基础上引入神经内镜辅助,提高了手术质量:减少手术盲区,止血更彻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效果满意。
作者:赵磊;张福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我院400例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分级检验(观察组)和传统的拉网式检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检验项目均包括以下几种:TC、TG、HDL-C、载脂蛋白AI、LDL-C和载脂蛋白B。结果:两组标本中的TC、TG、HDL-C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而载脂蛋白AI和B以及LDL-C三项的阳性率采用分级检验的观察组较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的对照组高。结论: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来说不仅其检验的阳性率提高了,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作者:周奕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90名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尿毒症患者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可能引发真菌感染,其中主要的是胃肠道、血管通路以及呼吸道,另外还有泌尿道、口腔、皮肤软组织、生殖道等等;在所有的感染真菌中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约占据所有感染真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包含众多,比如患者的年龄,年龄越高,感染率也就越高,患者的身体其他合并疾病越多,感染率也就随之增多;除此之外,还与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诊疗过程的不合理用药等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尿毒症患者会受到自身及外界各种因素而发生真菌感染,因此医护人员要引起重视,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减少感染事件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临床中呼吸内科合理使用的抗生素情况。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呼吸内科的90例住院病患,以其为案例分析资料来分析临床抗生素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结果:90人住院病患中有83人有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占主导的92.22%的比例,抗生素的种类有21种,使用频率高的抗生素药物分别为:头孢类(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莫西林、青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一至四联用药情况为:一联35例,占总比42.17%;二联27例,占总比32.53%;三联15例,占总比18.07%;四联6例,占总比7.23%。结论:本研究呼吸内科研究对象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符合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张勇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方法分别选取41例患者与41例正常人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NT-ProBNP和CRP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增高,对其临床治疗有着指导价值。
作者:潘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14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46例外科手术患者有15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84%。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作者:周长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90岁以上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手术治疗的90岁以上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出血、膀胱穿孔、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等并发症。电切手术时间为23-55分钟,平均38.6±8.5分钟;术后随访2-36个月,无远期并发症。结论:TURP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遵礼;张前兴;朱建平;马利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是由于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病理状态。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I型和II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丧失,骨折的危险增加。在口腔领域,糖尿病一直是牙种植的绝对或相对禁忌症,并且糖尿病通常和牙周病同时存在,造成牙周损伤。本文主要就糖尿病与骨量丧失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探讨糖尿病与骨量丧失的相关性及其机制,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晓华;于晓红;刘树泰;柳忠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80岁的高血压患者不同降压目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80岁的高血压患者96人,随机分配为目标血压150/90-140/90mmhg组(50人)和目标血压140/90-120/70mmhg组(46人),随访观察1年。选择观察指标有联合用药种类及体位性低血压、头昏晕、餐后低血压、心绞痛、脑卒中、肝肾功损害等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150/90-140/90mmhg组中,1联50%(25人),2联42%(21人),3联8%(4人)。140/90-120/70mmhg组中,1联31%(14人),2联52%(24人),3联17%(8人)。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不良反应方面,150/90-140/90mmhg组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4%(2人),头昏头晕发生率6%(3人),餐后低血压发生率8%(4人);140/90-120/70mmhg组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23%(11人),头昏头晕发生率30%(15人),餐后低血压发生率31%(14人)。两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脑卒中发生率、心绞痛和肝肾功损害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80岁的高龄患者降压目标定为150/90mmhg较为合适。
作者:郭绍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