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收集了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把10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3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和血压改善情况。结果:通过一定时间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率为98.11%,优于对照组的92.45%,并且观察组患者降压有效率、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61%。两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和血压状况,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胆石病的发生是由于胆道结构发生变异所导致,在多种致病因素干预下易诱发胆道出现结石[1]。胆道疾病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中非常普遍,随着微创操作技术的提高和微创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手段也逐渐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向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LCBDE)过渡,并终被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结合十二指肠镜下取石(LC+ERCP+EST)这一更加“微创化”的治疗方案所替代。本研究观察了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涉县医院行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患者,,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成功后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并取石,随后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纳洛酮治疗急性中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急性中重型脑外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为(17.24±4.28),GCS评分为(12.69±1.28),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为(18.01±4.17),GCS评分为(12.36±1.07);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为(8.03±1.11),GCS评分为(15.78±1.45),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为(13.44±4.29),GCS评分为(13.85±1.43),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和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中重型脑外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评分和GCS评分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黄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普外科护理的管理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普外科48名护理人员,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普外科护理人员实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对照组则未经过培训,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改善,能够有效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预防产后妇女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孙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的一种透析方式。通过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机体所必需的物质。通过不断的更新腹透液,达到肾脏替代或支持治疗的目的。腹膜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患者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是目前重要的腹膜透析方法,多数患者在家中进行,因此,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医务人员家纺可有效的指导患者正确操作,从而延长pd患者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正确实施家庭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卫生服务系统面临的主要任务。
作者:肖东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评价体系,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内容,高效实施绩效考核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强手术室护理的管理质量。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可以通过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工作年限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考核。绩效考核遵循了公平公正、多劳多得的原则,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激励人员的服务水平,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肖红岩;李华芹;戎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慢性肾衰竭西医药剂临床路径的应用情况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病人6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遵照西医药剂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总有效率达到6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2%,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衰竭病人遵照西医药剂临床路径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计桂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结肠镜双镜联合对困难性结直肠息肉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困难性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结肠镜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吻合口痿和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困难性结直肠息肉患者行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可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80例,分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与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检测两组MP-IgM抗体结果,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MP-IgM抗体阳性、阴性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转归哮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44例,阴性4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48.89%,对照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24例,阴性6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26.67%,观察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8例,未转归为哮喘2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40.91%;非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0例,未转归为哮喘3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21.74%。暴露组哮喘转归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存在相关性,并且对转归为哮喘可能存在一定作用。
作者:钟义君;胡燕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房28例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8例新生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NCPAP治疗,新生儿血气PaO2显著提高,PaC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P<0.05。结论: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明显,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建华;王健君;金理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WHO 和 UNICEF 于2002年联合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以引起世界各国重视喂养行为对婴幼儿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健康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近年来,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超过1/3的儿童存在营养不良,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9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1/2以上与营养不良有关,死亡的儿童中2/3以上与出生后第一年喂养方法不当有关。目前我国有许多儿童,未按推荐的喂养方式喂养,尽管一些母亲开始打算进行纯母乳喂养,但是终有很多原因造成母亲停止了母乳喂养,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而采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本文就母乳喂养谈一下体会。
作者:唐善权;吴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PaO2、SaO2及PaC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具差异有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的有效药物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衡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进行治疗髌骨骨折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对其临床疗效及价值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对研究对象随访3~12个月,60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并无疼痛、感染和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而且膝关节屈伸均可超过9O度。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8~12周。结论:应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其既具有传统术式的优点,又克服了克氏针固定在康复训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同时提高了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且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操作要点进行研究,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采用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4分钟。全组患者在一期治疗结束后,伤口均完全愈合,无浆液肿及感染现象发生。术后对每名患者进行6至24个月的随访,无复发现象。结论: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具有操作安全、疗效好、术后恢复快速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志明;卞力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正在进入人们的视线。护理人员系统、科学、有条理地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让产妇自觉采纳有益于自己和孩子健康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自己和孩子健康的不利因素,意义十分重大。统计数据表明,进行健康教育后的产妇,相比未进行健康教育的产妇,对如何照顾自己及怎样看护宝宝有更为直观的认知,对婴幼儿的生活习性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对孩子的看护更加科学合理。在护理中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加强健康护理的推广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陈兴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绵阳市肿瘤患者医保门诊慢性病和商业保险结合的佳模式。方法:充分利用绵阳市医保局对医保病人门诊慢性病的优惠政策,解决同时办理有商业保险的患者面临的难题。通过多方协作解决患者多次放化疗办理出入院的麻烦、住院天数计算、门诊费用报销、病历复印等各方面困难。结果:后顾之忧解决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加入门诊慢性病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结论:我们探讨的方式解决了同时具有商业保险的医保患者的困难,达到医保、患者、医院多方受益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岗;王安明;何佳阳;周筱秋;任素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失血性疾病和失血性创伤的增加,导致临床失血率增加。因血液储存温度的变化,导致血液成分发生转变,或者血液污染,功能丧失。本文主要针对冷链控制血液储存温度,对血液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作者:谢航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造口知识水平。方法给予针对性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造口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结论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能显著提高造口患者造口知识水平。
作者:杨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给信,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医是我国重要的国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为人们祛除病痛。“治未病”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一种较为超前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现代健康管理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认为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应用到患者身心疾病的预防当中去,建立新的疾病预防保健体系,满足人们对健康预防的需求。
作者:贺江雁;范金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