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分析

周丽芝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管理制度, 分析
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普外科护理的管理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普外科48名护理人员,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普外科护理人员实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对照组则未经过培训,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改善,能够有效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变化,资产减值问题已经引起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因此,笔者认为研究资产减值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入手,对其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与适用范围进行探讨。其次,研究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确认、计量的相关内容,这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再次,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实务应用研究,从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并引出存在的问题。后,针对前文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和实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若干建议。

    作者:蒋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护理流程图提高腹膜透析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使用护理流程图对腹膜透析护理质量的影响,以此提高护理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将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8例行腹膜透析患者,根据腹膜透析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流程图,并严格根据护理流程图实施。结果: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护理流程图后,将护理质量明显提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结论:将护理流程图应用于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将护理工作规范化,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极佳经济性。

    作者:鲍亚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M Coban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在空肠造瘘管固定中的应用

    腹部外科手术后病人常常需要进行营养支持,近年来,临床营养工作者通过对肠内营养的动物试验与临床研究,提出一个观点:“If the gut function,use the gut.(倘若肠道有功能,就应利用肠道)”本着这一原则,我科大量腹部大手术的病人在术后安放空肠造瘘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1]。妥善固定造瘘管,增进病人舒适,减少感染,预防脱管在临床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固定是在穿刺点垫无菌纱布,用多条医用胶带将纱布粘贴固定至皮肤上。此种方法有以下弊端:要多条胶带固定,易引起病人皮肤过敏;粘贴后纱布不能紧贴皮肤,活动时易暴露穿刺点,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胶带粘贴不牢,穿脱衣物时易不慎垃脱敷料;出汗或皮肤出油均会引起胶带的黏性下降,胶带粘不牢或者脱落;病人担心胶带不牢固至敷料脱落或导管脱出等而产生焦虑情绪[2]。我科于2013年5月-2013年11月对68例留置有空肠造瘘管的病人使用3MCoban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固定管道,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边远地区战士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讨总结分析边远地区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意义,为战士心理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0例边远哨所战士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测试了解战士个性情况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进行日常心理干预,即通过简单交谈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了解内心焦虑等;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心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比较两组哨所战士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程度心理护理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并于军人常模指标比较显示A组战士常规干预后与B组进行完善心理干预及军人常模评分存在较大差异(P<0.05)。B组其各项评分与军人常模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边远地区战士存在部分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其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调整自身心态,加强自我调节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边远地区战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健康水平,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云;高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护患矛盾发生时的护理应对

    社会在飞速发展,生活水平节节提高。人们在享受医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追求医学人文精神的升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加,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护患矛盾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探讨护患矛盾发生时的护理应对尤为重要,以下是本人二十多年临床经验。

    作者:尹国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卒中恢复期社区康复护理与健康指导

    脑卒中在临床上泛指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等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如发病后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可安全度过急性期而进入恢复期。本文针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家庭康复护理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使患者家属能掌握相应的护理方法,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馨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人的身心护理及营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渐增多,老年人的需求及心理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这就破使我们护理人员不但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的健康而且还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从而使我们需要了解老年人各方面的情况,帮助老年人维持健康的机体,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与交流,消除孤独和烦闷的心情,使老人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帮助其渡过健康的晚年。

    作者:徐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药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医院药学属于一门应用性学科,对医疗系统来说非常重要,也是组成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要一部分,对维护人们的健康、防治疾病以及完善医院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今天,经济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人们对于卫生保健的认识度也逐渐的提升,对医疗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药学不断的简单的保障供应,变化为质量检验,甚至向普通常用制剂的配置方向发展,变化出多功能、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服务型事业。卫生事业改革得到了深化,也对医院的药学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其在医院的地位被重新定位,逐渐的得到重视,本文主要是对医院药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及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和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和焦虑的影响程度。方法将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知信行模式宣教、创造温馨环境、加强支持力度、呼吸疗法以及安慰止痛等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产妇疼痛程度和焦虑程度的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初产妇的疼痛程度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初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分娩疼痛和焦虑程度。

    作者:胡雪莹;李先馨;韩春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110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110例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将110例腹股沟疝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55例。分别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疼痛要强于观察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晓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曲肽和血必净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血必净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曲肽和血必净联用)(n=48)、对照组(单用奥曲肽)(n=48)。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体征减轻、血尿淀粉酶(AMS)下降时间、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奥曲肽和血必净联用能更快缓解临床症状及控制病情,缩短治疗时间。结论奥曲肽和血必净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

    作者:汪中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法加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加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加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9例,随访2年并进行功能恢复评价以及Bohler角测定。结果19例患者均骨折愈合,未发生骨不连,Maryland足部评分在90-100分,平均94.7分;平均术后Bohler角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手法加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符合微创手术的观点,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童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与输注时间相关性调查

    目的:探讨输血时间对机采血小板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影响。方法:收集81例血液病患儿136例次输注机采血小板的资料,查阅检验资料比较输注前后24h内记录的血小板检查结果,以输注后校正血小板增加值(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血状况有无改善来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根据血小板输注时间(T)的长短将数据分组,计算总的有效百分率及各组有效百分率,讨论各输注时间段之间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别。结果:136例中输注有效的121例,总有效率为88.97%;T<30min的有29例,输注有效的25例,有效率为86.21%;30min<T<=40min的有64例,输注有效的60例,有效率为93.75%;40min<T<=50min的有25例,输注有效的21例,有效率为84.00%;T>50min的有16例,输注有效的14例,有效率为87.50%;结论:血小板输注时间的长短对机采血小板治疗儿童血液病的效果有影响,30-40min完成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好,30min内完成输注血小板输注效果明显降低,而延长输注时间超过50min不能增加机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血小板输注治疗应控制好输注时间。

    作者:刘利;鲜蓉华;杨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例颈椎管狭窄症合并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的护理

    颈椎管狭窄症是指构成颈椎管各解剖结构因发育性或退变因素造成骨性或纤维性退变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共济失调型脑瘫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我科于2012年6月收治1例颈椎管狭窄症合并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经过20天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

    痛风是一种以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的疾病。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文从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几方面进行阐述,强调在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减少诱发疾病的因素,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钟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泪囊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泪囊脓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泪囊脓肿患者行泪囊鼻腔造孔术,观察术后炎性反应变化、泪道通畅、溢泪改善及造孔情况。结果21例患者术后3天疼痛症状消失,7天红肿消退,术后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随访6~24个月,无复发,鼻内镜检查示泪囊鼻腔造孔开放及周围黏膜上皮化良好。2例好转稍有溢泪但无脓,冲洗有阻力但通畅,鼻内镜检查示造孔口狭窄呈缝隙状。结论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泪囊脓肿,不仅降低了复发率,同时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短期内感染即得以缓解,不失为一种较佳的治疗手段。

    作者:孙炎;蔡冰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风湿病的现状和护理

    近些年来,风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风湿病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不断在发病机制的研究、新检查手段的出现、新治疗方法的引进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很大提升空间。

    作者:张疏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外伤性脑梗死48例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方法:针对颅脑损伤后脑梗死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法(GOS)评分显示:其中良好16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3例。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应及早预防、诊断和有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葵花;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58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术后均口服孕酮,连续服用时间为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拔出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高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7例,占24.14%;试验组患者复发2例,占6.8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爱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之间所收治的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熏蒸治疗,将熏蒸方药装入纱布袋中,放入低频熏蒸治疗仪药箱内煮沸,蒸气温度设置在53℃左右。嘱患者躺在治疗床上,暴露治疗部位置熏仓内。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症状、体征,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均有显著下降,ESR、CRp、RF均有显著下降,有效率为85.0%。结论中药熏蒸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修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