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莹;李先馨;韩春瑛
引言:本文主要致力于人体全身重要肌肉以及肌群起止点的描述及识别记忆,特别是对重要肌肉、肌群以及易于混淆的肌肉起止点进行系统描述以及提出识记方法,通过系统归纳和整理,用于解剖学和临床相关专业的学习与运用。
作者:罗威明;陈鑫;汤志祥;王麟尧;冯楚炎;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敏玲,女,28岁,海南省海口市人。2011年底生孩子后引发得红斑狼疮病。病症来势凶恶,快速发展成全身浮肿、泛力、严重便秘、不思饮食、严重贫血后转为高血压。高达220,尿蛋白(3+),潜血(3+)。通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到2012年7月5日海南省人民医院的检验报告指标:抗核抗体1000、抗双链DNA抗体>200、白细胞3.30、白蛋白18.60、补体C30.25、补体CH503.20、潜血(3+)、尿蛋白(3+)等。未见明显的好转。从7月20日开始接受我的中医治疗,从中医的角度论症红斑狼疮是因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脾不和、脾肺不容所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该病凶险,一旦得病可波及五脏六腑的损害,且病情发展快、急。治疗要辨症准病的根源,病的变化,对症不药,一样可以医治。方剂分为两块组成:一是改善身体气血,提高免疫为主有山药、生地、制党参、麦冬、灸甘草、丹参、茯芩等,二是清除内热为主有银花、黄芩、甘草、连翘、桔梗、杏仁、卜荷、菊花、芦根、桑叶、石膏、滑石、黄连、黄柏等。清除内热更为复杂,要认识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中医讲春防温、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要深刻认识每个季节所产生的内热的不同来对症下药,能做到极细致的分析后对症下药,不管轻重均可医治。该患者通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有明显的改变:全身浮肿基本退去、便秘改善、血压降低、饮食正常、精神状况正常、原有肺结核消失。到2012年10月8日的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报告:抗核抗体320、抗双链DNA抗体95、白蛋白29.4、白细胞10.2、补体C30.61、补体C40.07、潜血(3+)、尿蛋白(3+)等。现在还在继续治疗中。
作者:宋友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疗法治疗抗痨药物胃肠道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治疗肺结核出现的胃肠道副作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抗痨药物所引发的胃肠道副作用,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娟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013年我市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5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其中男性患者1320例,女性患者1180例,运用颗粒凝集法对特异性IgM抗体进行定性检测,分析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及不同月份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结果:本组患者中,检测IgM抗体阳性例数为1134例,阳性率为45.36%,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8.64%,女性阳性率为52.88%;3~9岁、10~16岁及17~23岁组与≥23岁患者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7~12月份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1~6月份发病率,即秋冬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高于春夏季发病率。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发病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且女性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易发季节为秋冬季。因此应加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测定,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再矿化是龋病治疗的新方法,在再矿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到一些再矿化模型。本文就对再矿化模型进行了综述,包括非龋损模型,原位模型,根面龋模型等等。
作者:郗红;王亚斐;闫胜男;王贺;赵旭;孙莹;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导致的肺纤维化疾病,目前诊断主要依靠高千伏胸片。高千伏胸片具有清晰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但也存在前后组织重叠,密度分辨率低等不足。近年,数字成像技术---CT、CR、DR发展迅速,成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图像后处理功能强等优点,尤其是多层螺旋CT,可以各向同性扫描,快速进行低失真冠、矢状面重建,兼有模拟成像和数字成像的双重优点。
作者:赵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颌面外伤主要包括颌面软组织损伤以及颌面部骨折,由于颌面部的血管较丰富,在收到损伤之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出血。颌面外伤中为常见的就是上颌缺损,不仅会引起颜面畸形,还会造成吞咽、咀嚼等功能的丧失,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比观察2011年1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颌面外伤患者分别使用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探讨颌面外伤治疗中整形美容技术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的发现出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结果1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其中有90例患者经过有效地治疗和细心的护理转危为安,有10例患者经抢救治疗无效临床死亡。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病情恶化速度快随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有效地救治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吴林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4种不同的预备根管方法去除玷污层,比较和评价3种方法对根管治疗后牙齿冠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新鲜拔除的50颗单根管离体牙,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牙,采用不同的根管预备方法对玷污层进行清除。其中A组为对照组,对玷污层不做任何处理;B组采用次氯酸钠(NaCLO)+乙二胺四乙酸(EDTA)凝胶冲洗;C组采用超声波进行荡洗;D组采用脉冲Nd:YAG激光照射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E组采用NaCLO+EDTA+超声+激光对玷污层进行处理;每组选取2颗牙,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冠部玷污层的去除情况和牙本质小管的开放程度,剩余的8颗牙使用Obtura II高温热注牙胶进行根管充填,进行根管微渗漏检测。结果:对照组A组显示出整个根管内壁存在玷污层及大量碎屑,牙本质小管被堵塞;B组经次氯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和C组采用超声波荡洗等处理后根管内壁清洁,无玷污层且牙本质小管口开放;D组采用脉冲Nd:YAG激光处理,其玷污层熔融消失,牙本质小管封闭或半封闭;E组采用超声+NaCLO+EDTA 凝胶+激光组处理,玷污层熔融,根管内壁光滑,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将不同方法联合使用去除玷污层的效果优于采用单一方法,可以减少根管治疗后牙齿的冠渗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512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51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82例,检出率为16.0%(82/512)。其中,71例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其分支,12例发生在第一对角支,4例发生于第二对角支,9例发生在钝缘支,1例发生于回旋支,2例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另外,12例为多支病变。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检出率高,是确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并与冠心病相鉴别的有效方法。
作者:薛秀斌;宋继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隔姜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加用甲钴胺B1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隔姜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隔姜灸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高(P<0.05),隔姜灸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作者:吴乃君;刘颖;魏剑芬;金秀平;盛佳曦;王颖;陈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精心护理措施)和对照组(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为患儿临床急救赢得宝贵时间,有利于减少哮喘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吴惠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佳治疗方法。极易引起水肿,甚至坏死,是混合痔严重阶段。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3月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150例。采用外剥内结扎术,术后给予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三黄洗剂坐浴。结果:150例患者均治愈,肛门外观平整,功能正常,无后遗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瑞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将220例下颌阻生智齿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涡轮钻法和锤凿法拔除,并对两种方法在拔牙术中进行对比。结果:涡轮钻法拔牙比传统锤凿法损伤小,时间短,便于操作。结论:涡轮钻法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手术时间短,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与传统锤凿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杜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观察寻常型银屑病应用中药药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硼酸油膏每日外用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药浴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药浴后会出现一定的皮肤干痛、皮肤紧绷等症状,经外用药后均得到有效缓解;观察组复发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患者应用中药药浴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轻,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马定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创伤骨科手术过程的感染率越来越高,很多方面都将会引起患者手术过程的感染,本文将对创伤性手术过程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和找出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从而降低感染率和减少患者住院日,以此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作者:金勤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用微型种植体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20位,分析其可行性及治疗效果。结果:120位患者表现出对微型种植体的良好耐受性,经过矫治后患者的牙齿排列齐整,面形良好,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经过对比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可以提供比较理想的支抗和正畸治疗,且其操作比较简便灵活,稳定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顾勤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特点。方法:资料随机选取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予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及具体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5/42)低于对照组的30.95%(13/42),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用药疗效性指标即止血时间、输血量、止痛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相对较低,且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周杰;韩珍慧;蓝环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留置D-J管处理孕妇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3年收治21例孕妇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留置D-J管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的肾绞痛经治疗均得到控制,3例患侧腰部胀痛,2例间歇性肉眼血尿,未见产科并发症。分娩后,12例发现结石自行排出,8例行输尿管镜碎石,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21例孕妇均顺利渡过围产期,婴儿健康。结论对于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孕妇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留置D-J管处理安全有效。
作者:程伟松;胡恩平;刘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放射性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然后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显示,60例患者经过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护理以后,损伤出现的时间推迟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的程度、愈合的时间等都有明显的缩短。结论:研究表明,在放射性治疗之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放疗过程中和放疗以后采用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皮肤的损伤,提高皮肤的愈合率,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许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