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燕

关键词:平衡阴阳针刺法, 周围性面瘫, 常规针刺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病程在30d以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每组41人,分别给予3组患者实施平衡阴阳针刺法、常规针刺治疗以及西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P<0.001),总有效率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分别为100%、92.7%和75.6%。观察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以及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学科麻醉实习医师带教经验交流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尤其是住院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重症患者逐渐地成为住院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重症医学越来越多的在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重症医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麻醉学密不可分。1952年,哥本哈根流行脊髓灰质炎,麻醉科专家尝试气管切开,进行间歇性正压通气,使得病死率从80%降至25%。至此,欧洲很多教学医院相继成立呼吸科ICU。美国麻醉科教授Peter Safar(1924-2003)被誉为“心肺复苏之父”,正是他编写了全球第一部危重病医学教材。而现代麻醉学,又分为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及疼痛诊疗学等[2]。麻醉科医师在其自身的临床实践中从事着生命保护和生命调控的工作,具有危重病诊治的知识、基础理论和经验;另一方面,日常有众多临床科室的危重病人需要或要求麻醉科医师参加会展和处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和非手术危重病人的处理。因此,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已成为麻醉科医师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重症医学科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大量的危重病例是麻醉科不能提供给实习医师的。因此,重症医学科内的实习对麻醉实习医师学习危重病知识至关重要。我院重症医学科从2006年开始,接受麻醉专业实习医师入科实习,总结了一定的带教经验。

    作者:孟凡龙;于曰英;钱福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维拉帕米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治疗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预防感染、改善微循环等传统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拉帕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2%、20%,总有效率高达9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维拉帕米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健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对实施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2例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经过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经量多,经期长等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子宫肌瘤的体积减小,血流减少或者消失,回声增强,总有效率达到了92%。结论:研究表明,对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高宁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探析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14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46例外科手术患者有15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84%。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作者:周长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于双平面隆乳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分析

    目的:对双平面隆乳术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双平面隆乳手术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我院接受双平面隆乳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2例患者术后治疗优良率为100%,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为91.67%。结论:双平面隆乳手术从解剖观点来看是可行的,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乳型,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金标;薛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的总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1.67%,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颖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48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在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有口腔问题的4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口腔修复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行活动义齿修复的38例(78.17%),行固定义齿修复10例(20.83%);戴牙3个月和6个月后固定义齿修复咀嚼效率明显高于活动义齿修复(P<0.05),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能够严格遵守医师的指导,对义齿进行恰当、合理的保养,保养合格率为100%,无1例患者再出现同类型口腔问题。结论:口腔修复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应针对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杨金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营养疗法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43人的营养护理疗法,休克纠正过后,实行早期胃肠道营养,4-7天静脉营养液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结果43人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为36-82天。结论严重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营养相结合的原则,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姚新华;乔明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吸氧治疗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彭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体会

    目的:探索研究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就诊资料完整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总共82例,将选取的8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使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了一个疗程的治疗以后其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下降幅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观察组的41例患者中,总有效率97.56%;在使用贝那普利的对照组的41例患者中,总有效率82.92%,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得出使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使用贝那普利的对照组好。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裴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ICU肠内营养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寻ICU肠内营养病人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60例ICU肠内营养病人并分为营养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营养组(对照组),每组30例。之后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病患的营养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ICU肠内营养病人的营养水平。

    作者:汪江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部肌腱撕裂的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手部肌腱撕裂手术的治疗方案及其配合性的术后康复训练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1月接诊的186名手部肌腱撕裂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效果比较观察。其中对照组93人接受常规治疗但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实验组93人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性的给与康复训练,观察两组的康复效果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0.32%,实验组有效率为98.9%。结论: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对于提高康复效果和进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预防试产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抗生素的合理运用

    目的:分析导致试产孕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为抗生素合理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试产剖宫产的60例产妇,按照切口感染情况,将感染产妇分为观察组,未感染产妇分为对照组,每组30例,对产妇抗生素应用情况、破膜时间、临产时间、术中出血量、宫口张开情况、手术时间等进行分析,探讨产妇切口感染原因。结果:抗生素应用方法与破膜时间与产妇切口感染有关,对照组产妇破膜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由于对照组积极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感染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避免试产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应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降低产妇切口感染率。

    作者:周泽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普外科护理的管理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普外科48名护理人员,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普外科护理人员实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对照组则未经过培训,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改善,能够有效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急诊护理人员心里压力研讨

    高强度的急诊科工作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强的心理压力,全面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对急救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胜男;方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8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PaO2、SaO2及PaC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具差异有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的有效药物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衡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晚期肿瘤患者气管内留置吸痰管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经鼻置入吸痰管至气管内留置吸痰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对发生肺部感染的晚期肿瘤患者,在拒绝使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情况下,经鼻置入吸痰管至气管并留置为患者吸痰,观察吸痰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气管内留置吸痰管简单、经济、安全,既改善了患者的通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可以使用气管内留置吸痰管改善患者通气情况。

    作者:李立霞;王红伟;金丽珍;于翠红;李建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口腔内科临床教学思路探讨

    口腔医学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学科。其中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学科,它的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都很强。本文旨在探讨口腔内科学临床教学思路的改革。对口腔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姚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及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其临床治疗治愈率为87.5%、治疗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治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困难性结直肠息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结肠镜双镜联合对困难性结直肠息肉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困难性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结肠镜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吻合口痿和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困难性结直肠息肉患者行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可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