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侠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5例急性胆囊炎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未出现各种并发症,治愈42例,占92.86%;好转3例,占7.14%。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伟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在小儿童腹泻护理当中临床护理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9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针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针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满意度、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护理当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洁;师改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探讨中医耳穴治疗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痤疮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中医耳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不良反应为2.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72%、不良反应率为20.93%。结论:中医耳穴治疗青春期痤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瑜;程涛;汤海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633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23例,口服伊曲康唑;B组:210例,口服伊曲康唑加局部用药;C组:200例,仅局部用药。治疗后7 d(近期)及1个月(远期)复查作疗效评价。结果 A组、B组、C 组近期、远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97.3%;96.2%,97.2%;70.0%,73.0%。A组和B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C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伊曲康唑治万真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推广。
作者:唐君;刘人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瓷冠在成人前牙修复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口腔科进行前牙修复的98例(124颗牙)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瓷冠进行前牙修复,对照组采用烤瓷冠进行前牙修复,进行1年随访,观察两组不同修复体颜色、边缘完整性、牙龈着色、解剖形态及牙龈健康状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修复体颜色、边缘完整性、牙龈着色、解剖形态及牙龈健康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瓷冠修复后不仅可以保证修复体颜色及边缘完整性,且不会出现牙龈发黑、红肿现象,形态逼真美观,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瑞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发现: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尸标本,解剖到腹膜后隙时发现其左第一腰静脉注入左肾静脉变异,且左侧睾丸静脉有侧支汇入变异。方法:使用定位针,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并记录。结果:左腰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和左睾丸静脉变异。讨论:腰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变异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人工全腰椎间盘置换术、腰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暴露椎前血管等手术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防止不可控制的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应特别注意此例报告的现象和数据,避免手术失误。
作者:梁楚琪;罗诚;汤志祥;冯楚炎;陈鑫;罗威明;王泽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病房的工作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探讨新生儿病房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分析新生儿病房管理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结论有效保障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切实降低了医源性、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丽丽;陈蓉蓉;辛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66例非手术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好转率为59.7%。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缩短疗程,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陈杨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寻常疣属DNA乳头状病毒感染(一般为HPV-2感染)。祖国医学中称疣目、千日疮、枯筋箭,俗称刺瘊、瘊子。多见于儿童、青年。常发生于手指、手背、头面等部位,为孤立散在的硬丘疹,(硬而粗糙的肉色隆起性病变,顶部可以剥脱而露出粉红色的肉芽样表面。)[1]数目不定,少则1-2个,多则几十个。目前治疗寻常疣方法有:局部治疗、争光霉素损害内注射、数目少者可选用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上述方法疗效不甚理想,治愈率不高。只治其标而不治其本对致病病毒无可奈何,易复发。近来发现,风油精对治疗寻常疣有特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肛门留置自制引流管并于首次排便前肛注开塞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肛门放置复方角菜酸酯栓1枚,观察组于术后肛内留置自制橡胶引流管并于首次排便前肛注开塞露40ml。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通畅程度、疼痛程度及腹胀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留置自制引流管并于首次排便前肛注开塞露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术后首次排便困难,预防腹胀,有效缓解术后排便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何媛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范晔;李建鹏;李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在临床工作中,掰安瓿是护士每天必需做的工作,在掰安瓿时,经常会发生找不到砂轮,或者被玻璃碎片扎伤手指的情况,给护理和治疗工作带来不便,本文就简易、安全掰安瓿的小技巧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作者:石欣怡;侯铁塔;李晓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总结1例前列腺恶性蝾螈瘤行前列腺根治+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外造口+乙状结肠造瘘术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为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护,饮食护理,引流管及造口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强基础护理,心理安慰和出院健康指导等。本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术后第二日胃肠蠕动恢复,术后第七日办理出院。由于该病恶性程度高,该患者于术后1月余死亡。
作者:张晓超;张姝;张建东;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脊柱膝关节损伤患者中采用微创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4%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75.6%);实验组94%患者对我院治疗比较满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血量为(60.5±4.8)ml、手术时间为(56.2±5.6)min,住院时间为(8.9±2.7)d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例)(P<0.05)。结论:脊柱膝关节发病率较高,致残率也比较高,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除采用上述常规治疗外,加用本院自制中药进行外敷治疗。结果试验组的肿胀评分和血尿酸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2组愈显率比较,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改善疼痛方面疗效相当。结论中药外敷配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鹏辉;杨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观察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要点,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知识指导,可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并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心律失常可见于正常人及多种疾病的患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中以房性、室性早搏、快速心房颤动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类抗心律失常的西药,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致心律失常的效应、对心肌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等明显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因此寻找有效抗心律失常、降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焦点。近年来,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占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汪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评估和检测儿科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管理的临床过程以及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进行外周静脉输液的儿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静脉输液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测,采用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设计的“静脉输液临床过程和结果检测”做为测评工具,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输液部位、询问家长和审核护理记录。结果在本次实验研究中,第1次穿刺成功率为74.0%,注射部位安全性为98.0%,每小时护士巡回率为100.0%。结论在评估和检测患儿外周静脉输液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护理记录、敷料护理以及外周静脉通路的选择等方面应该进行改善。
作者:朱松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并且可导致人类感染,于2013年3月31日在中国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报告。H7 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型流感病毒,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H7 N9病毒感染后可在早期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目前还未发现此类病毒是否是有人传染人的特性,因此,人们不必恐慌,但是对于这一新发疫情应该高度警惕。为提高对人感染H7 N9禽流感的正确认识,现就人感染H7 N9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作一简述。
作者: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80例,分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与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检测两组MP-IgM抗体结果,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MP-IgM抗体阳性、阴性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转归哮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44例,阴性4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48.89%,对照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24例,阴性6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26.67%,观察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8例,未转归为哮喘2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40.91%;非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0例,未转归为哮喘3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21.74%。暴露组哮喘转归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存在相关性,并且对转归为哮喘可能存在一定作用。
作者:钟义君;胡燕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