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目的:研究进行颅脑的外伤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分析,旨在提供一些治疗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的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40人,作为观测组,且同时选取40位同时期但没有出现感染的患者40位,来作为对照组,依据各种参数进行统计,进行回归性的分析。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为该手术可能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术后白蛋白、进行脑室外的引流、脑脊液漏、血糖水平、术后的激素水平、术前的GCS评分、手术的次数、后颅窝手术是危险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做线性回归方程提示,脑外室的引流、脑脊液漏、血糖、后颅窝手术及手术时间这些指标可能为进行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时间、脑室外的引流、血糖水平、后颅窝手及脑脊液漏等因素是术后颅内出现感染的可能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对手术过程中出现以上的情况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防止感染的出现。
作者:朱军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的术中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总结67例宫腔镜等离子电切术的术中观察及护理的情况。结果:6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有66例术中情况稳定,1例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出现灌注液过量吸收综合征,经及时处理,并发症得到控制。结论: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宫腔镜电切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柏贵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预防及其护理进展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88例。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泽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加强手术室无菌包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手术室工作质量的核心。笔者从加强手术室护士培训、无菌间消毒和管理、无菌包的储存和有效期监管以及规范无菌包入库领用流程等方面来探讨无菌包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蔡容;孙桂英;张德慧;刘尚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和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它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和使用,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而窒息发生后正确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现将衡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26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呼吸危重症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在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该手术对呼吸危重症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治疗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闫鹏;刘仲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对8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通过调查病患的康复率和满意度,得出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降低病患的心理压力,消除病患紧张不安和抑郁焦虑的情绪,提高康复率和满意度。
作者:李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合并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以加强后路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的疗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总结技术要点。方法对12例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的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12~18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手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好转;椎管矢状径得到有效扩大,硬膜囊压迫解除。术后12例X线复查显示椎弓根螺钉未发生明显移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合并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型的胸腰椎骨折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作者:李瑛;戴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及消心痛对血脂水平及冠心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65例人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口服他汀类药物,对照组口服烟酸肌醇酯,分别于治疗前、半年、1年后查血脂水平,随访结束后统计冠心病的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3%,对照组为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有明显的调脂作用,可显著地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适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作者:彭粉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脂汤,2个月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症状体征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脂肪肝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宫颈癌放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05例宫颈癌患者在行体外放疗和腔内放疗期间,加强了健康教育,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放射野皮肤护理、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等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减轻了放疗并发症带来的痛苦,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放疗。结论:宫颈癌放疗期间,做好精心护理,提高疗效,减轻放射的损伤,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杨慧;党翠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4例龋齿患儿(6---8岁)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保护漆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龋齿发生率及封闭剂脱落率。结果:经过2年随访,观察组封闭剂脱落率和龋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显著。结论:氟保护漆对于窝沟封闭剂可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封闭剂脱落率,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对儿童龋齿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春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将1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80例,对实施PICC置管治疗的80例实验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80例对照组实施优化后的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合理选择的静脉与导管,规范PICC置管技术和护理,能明显降低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楠;林芸;田青;李雪梅;聂成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及MRI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8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进行头颅CT及MRI检查,分析影像结果。结果:CT检查诊断脑梗塞的概率为78.57%,MRI检查诊断脑梗塞的概率为96.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明显优于CT,特别是超急性期或者早期脑梗塞患者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段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65岁以上高龄患者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高龄患者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术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采用护理方法恰当,未出现护理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65岁以上高龄患者护理要求较高,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高龄患者的康复。
作者:胡莉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精神障碍患者的重要环节。精神病患者在其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容易出现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外逃拒食藏药等行为,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护理尤显重要,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精神科病房安全护理,对保证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周智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烧伤泛指各种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始于皮肤、由表及里的一种损伤,是外科常见病症之一,恢复期较为缓慢,由于皮肤失去了抵御微生物的屏障,坏死组织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1],而且患者免疫能力也相应降低,更容易发生感染。为更好的辅助临床治疗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我科通过制定规范化的护理,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发生的13例多重耐药病例实施进行护理,使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交叉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血液科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共发生3例护理不良事件,包括2例坠床、烫伤、跌倒和1例注射、加药、发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9%,对照组中共发生28例护理不良事件,包括11例坠床、烫伤、跌倒和17例注射、加药、发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56%,试验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62名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21例表示满意,3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6.51%;对照组中有47名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23例表示满意,16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81.40%,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胫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61.8%),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6.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广泛。
作者:邹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常频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对比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的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比照组患儿在气管通气以后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合并症,也被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情况的发生率与呼吸机使用的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以后,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实验组的PO值明显小于比照组患儿(P>O.05);其中实验组患儿PCO的值大于比照组(P<o.05);其pH值小于比照组(P<0.05),但是相对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发生率明显小于比照组患者(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降低合并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黄灵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