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林芸;田青;李雪梅;聂成慧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诊治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针对48例(52只眼)患者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情况,采用颞侧隧道式切口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随访7个月。结果: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均不同程度有所提高,术后视力≥0.2者达到74.4%,眼压平均12.53mmHg±3.16mmHg(1mmHg=0.133Kpa)。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瘢痕化。结论:熟练掌握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方法,针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颞侧隧道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滤过功能。
作者:任娜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讨论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7.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24.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阳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严重烧伤后患者机体处于超高代谢状态,易引起热能及自身蛋白质的大量消耗和分解,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出现严重的酸中毒现象。患者在休克纠正以后,实施早期的胃肠道营养和深静脉营养,对防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蛋白质失衡以及防止创面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狄凤;方颖;张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系统介绍冰冻切片机原理,重点分析了制冷系统和切片系统,在了解原理基础上,很好使用替换法去修复机器,从循环系统查找问题所在,细分切片质量差的原因,有针对的处理。
作者:钟志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含量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四个中医证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是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02例老年人血浆中ADM进行含量测定(其中肝火亢盛证20例、阴虚阳亢证19例、痰湿壅盛证22例、阴阳两虚证21例,健康老年人20例);结果:各组间血浆ADM水平比较发现: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健康老年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血浆ADM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中含量差异显著,并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张辉;杨蕊琳;郭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引流为外科基本操作之一,也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治疗措施,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较为熟悉。但关键问题是如何恰当而正确的使用引流术,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不但起不到引流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加重或增加感染机会,产生合并症等严重的后果。外科引流是术中或术后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外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引流种类较多,可分别置于切口,体腔,空腔器管,实质器官内,以引流血液,脓液,体腔液或胃肠道的液体和气体。正确的引流能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治疗时间,能使手术的应激反应减到低程度。在临床上应遵循无菌,分类,固定,通畅,定位,定性,定量,定时,预防并发证的原则。
作者:涂华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胎头旋转法治疗34例枕后位难产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枕后位难产患者34例作为研究组,针对研究组给予胎头旋转法治疗;另外随机抽取2010年之前的34例未经胎头旋转法治疗的枕后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顺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研究组34例患者进行胎头旋转法后29例为枕前位顺产,顺产率为85.3%,出现2例产后出血,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新生儿评分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枕后位产妇进行胎头旋转法能有效的调整胎头位置,使胎儿顺利产生。
作者:李茂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在急诊急救中,通过全科医生对患者的各种疑难病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在保护患者的生命的前提下,把患者的伤情控制好,为以后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全科医生运用各种医学知识,在急诊急救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急诊和急救医学技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结果通过全科医生的科学有效的急诊和院前急救,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和稳住了患者的伤情,从而使得患者在后面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结论全科医生在急诊和院前急救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的发挥全科医生在急诊急救中的作用,全科医生自己要提高医学技术和医学道德、医院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全科医生的素质的提升等。
作者:敖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推进患者的恢复速度有着积极意义。方法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全面周到且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呼吸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在内的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都非常理想,恢复情况良好。结论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
作者:黎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眶隔前壁组织松弛,张力降低以及眶隔内脂肪组织过多膨出,使下睑皮肤松弛,形成下睑袋外观,称为眼袋,多发生于40岁以后的中年人,男女均可发生。鱼尾纹,又名鸡爪纹,是由眼轮匝肌眶外侧区域肌束的过多收缩产生,属动力性皱纹。目前针对鱼尾纹的解决方法中,手术矫正以及肉毒素注射是主流方式。注射肉毒素是将面神经支实施机械性离段,以达到减弱产生鱼尾纹产生的动力性因素。注射肉毒素效果立时见效,但效果维持时间短,约6-12月注射一次,另外还有可能出现表情呆板,视力模糊等并发症。是其主要缺点。
作者:李尚亮;荆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系统、连续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预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重症患者焦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思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概述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刺灸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将以下关穴作为主要穴位刺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所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常用的刺灸方式和需获得的针感,为临床医生应用提供依据。结果:针刺方式有针刺、电针、穴位注射、隔姜灸、皮内针等多种形式;针感以酸胀感和电击感为主。结论:大部分作者认为深刺下关穴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纳入的文献大多缺乏严格的试验设计,所以认为深刺下关穴一定好于浅刺的论点尚显证据不足,需要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证据。
作者:王玲姝;罗守滨;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以婴幼儿多见。表现为全身或全身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的不自主收缩,多伴有意思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6%小儿曾有过一次或者多次惊厥。可危及生命或严重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与健康。
作者:饶红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分析对新生儿高胆素血症红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93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在193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中,围产期因素所致的有134例,占64%,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剖宫产、缺氧、早产、高龄初产、药物影响等。新生儿自身疾病所致者21例,占10%其中G-6-PD缺乏症7例,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6例,红细胞增多症5例,败血症2例,先天性甲低1例;原因不明者48例,占24.4%。结论:围产期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雷珍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氦氖激光在皮肤组织上产生特殊的生物学效应,用以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及后遗神经痛。其作用机理有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代谢及蛋白合成,增强抗炎作用,刺激组织再生作用,止痛作用等。
作者:王金鑫;杜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联合自体对球结膜瓣移植术疗效。方法对106例(12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术后疗效观察。结果术后71例91只眼术后2周结膜移植片充血消退平复。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该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合理、效果佳,是防止复发、阻止并发症及后遗症、提高视力、美容的良好术式。
作者:王正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常德市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从而为预防肺结核疫情流行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按照2010~2013年常德市肺结核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登记数、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及季节分布情况。结果:共登记患者数5563例;0~14岁年龄段患者数少,仅为101例,构成比为1.82%;15~54岁年龄段患者数多,为3169例,构成比为56.97%;男性患者4000例(占71.90%),女性患者1563例(占28.10%);第三季度患者数多,为1385例(占24.90%),其次为第二季度患者,为1684例(占30.27%)。结论:常德市肺结核发病年龄以15~54岁段为主,且以男性为主;对此应该制定强有效的对策对疫情的流行加以预防与控制。
作者:张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前强化口腔护理在鼻咽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确诊为鼻咽癌残灶或复发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进行包括早期鼻腔冲洗及个体化口腔护理、口面颈部肌肉功能锻炼、咳嗽打喷嚏的应对方式、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早期强化口腔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于术后记录口腔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洼田饮水试验、患者的张口情况、颈部活动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术后创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吞咽障碍、张口困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进行强化口腔护理的方法可以降低鼻咽癌术后感染以及吞咽障碍、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常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近4年来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耐药情况,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梅里埃ATB细菌鉴定分析仪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WHONET 5.4软件及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2010年~2013年总共检出病原菌5048株,其中SAU 387株,呈明显减少趋势(p<0.001),而MRSA 219株,呈明显上升趋势。SAU主要分离于脓液、痰及血液标本,在痰标本中分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SAU对青霉素耐药率4年均高于80%,且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对红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耐药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p≤0.001);4年来没有出现对多肽类抗菌药物耐受的SAU菌株。结论本院SAU的临床分离率有下降趋势,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 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离率逐年上升,对一些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裴德翠;熊传银;毕爱芬;胡汉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作者:郑国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