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超
目的:分析预防外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采用ICU呼吸机治疗的外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呼吸机管理、吸痰护理、护理人员管理等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2名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总数的12.0%,其中有2名患者死亡,占肺炎患者的16.67%;对照组中有36名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总数的36.0%,其中有15名患者死亡,占肺炎患者的41.67%,试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ICU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肺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呼吸机管理、吸痰护理、护理人员管理等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沈演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并收治入院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临床护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病,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实施佳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李勤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病程在30d以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每组41人,分别给予3组患者实施平衡阴阳针刺法、常规针刺治疗以及西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P<0.001),总有效率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分别为100%、92.7%和75.6%。观察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以及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剖宫产是产科临床的常用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此方式适用于产妇骨盆狭窄、胎位不正、脐带脱垂、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宫颈瘢痕和前置胎盘等。由于多种原因,近几年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也随之升高,因其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及子宫破裂的危险性增加,故往往需行二次剖宫产。从母婴的安全出发,恰当地选择切口方式手术,提高剖宫产技术,减少术后并发症已成为产科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术中损伤,通过对本院收治的二次剖宫产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患者的利弊。现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毛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心衰汤治疗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衰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2.97%),且患者血清尿酸及PⅢ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汤治疗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丁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急诊分诊护士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并制定具体的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急诊分诊护士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急诊科50名护士进行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结果:根据调查问卷结果,50名急诊分诊护士前10项培训需求分别为:急救技能、异常心电图识别、分诊技巧、临床暴力防御知识、职业防护知识、护士礼仪知识、医院规章制度、护理管理学知识、如何与相关科室协作及护理心理学知识;培训需求与学历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即培训需求率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长。结论:目前,急诊分诊护士对已有的培训项目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对培训内容及知识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培训方式的多元化等。因此应注重加强对急诊分诊护士进行培训,以提高急诊分诊护士的基本素质与业务水平。
作者:罗金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用不同浓度大蒜素处理24、48、72h,MTT法测定其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大蒜素(浓度分别为3、6、12μg/mL)处理K562细胞48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h123探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Casepase-3、Casepase-9相对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表达情况。结果大蒜素(浓度2~32μg/mL)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大蒜素(浓度分别为3、6、12μg/mL)作用K562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21.4%、36.6%,对照组凋亡率为2.2%;Casepase-3、Casepase-9相对活性显著增加;COX-2的表达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蒜素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Casepase-3、Casepase-9活性及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大蒜素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抗肿瘤药物。
作者:魏万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CAG患者190例。由随机数表法将所有CAG患者分为D1组(观察组95例)与D2组(对照组95例)。D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D1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比D1组与D2组CAG患者在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在临床治疗痊愈率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CAG患者差异明显(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消极情绪缓解程度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CAG患者,临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终获得的护理效果确切,显著缩短了患者的疾病康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新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重症监护病人因身体上的各种留置管道、自身的疼痛不适、放满医疗仪器的陌生环境、对病情缺乏认识、与家属情感交流障碍等因素影响下,易出现恐惧、不安、孤独、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将不利于其治疗护理,对其疾病的转归、生活质量以至其家庭都有负面的影响。家属因担心病人的愈后,又或者对病情与治疗都缺乏疗解、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紧张而复杂的环境难以适应,以及担心高昂的治疗费用等,故容易产生焦虑担忧、情绪不稳等心理障碍。
作者:李永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益元清肝健运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TG≥3.0mmol/L)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给予益元清肝健运汤口服,每次半剂,每日2次;对照组(80例)给予安慰剂胶囊口服,服药方法及疗程与试验组相同;试验期间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控制血糖,血脂为基础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之后综合评价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结果:2个月疗程结束后,在空腹GLU和TG值等指标的改善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气阴不足,痰瘀阻络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4%和46.7%,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方面,益元清肝健运汤优于安慰剂,提示常规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元清肝健运汤,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有效选择,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于新捷;武文印;胡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饮食健康教育如今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帮助病患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促进其身体的恢复。护理工作者在饮食健康教育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科学指导,积极协调,耐心教育;认真做好病患饮食状况的评估;妥善处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问题。
作者:彭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常见细菌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我科近1年收治的40例肛周脓肿患者脓液进行致病菌培养。结果患者男性31例,女性9例;脓液培养分离出62株细菌,其中厌氧菌37株,(脆弱类杆菌占78.38%,消化道链球菌占21.62%);需氧菌检出25株,(大肠杆菌占76%,阴沟肠杆菌占16%,肺炎克雷伯菌占8%)。单纯厌氧菌感染13例,占32.5%,单纯需氧菌感染2例,占5%,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25例,占62.5%。结论肛周脓肿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致病菌以脆弱类杆菌和大肠杆菌为主,感染类型以厌氧菌需氧菌混合感染为多。
作者:黄秀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我院对糖尿病人实施了中医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了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皮肤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的辅助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皮肤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总积分以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P<0.05)。结论:心理治疗有利于提高皮肤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俊华;王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洞口县2008年至2013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以指导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分析手足口病的年均发病率、时间以及人群分布特点,并分析患者病原学检测资料。结果:自手足口病被纳入法定传染病报告以来,疫情强度逐年上升,2012年为年发病率高峰,发病率为223.31/10万;EV71型病毒与CoxA16病毒检出率呈此消彼长增长趋势;且主要发病时间为5-6月及11-12月;发病人群10岁及以下年龄组人群,尤其是1岁至2岁年龄组。结论:洞口县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具有低龄化、季节性、优势毒株变化大等流行病学特点。
作者:曾纪梅;曾文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病例的研究,分析和探究产后妇女出现出血的治疗对策和护理方法。方法:采取临床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接收的因为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与综合,总结产后出血的治疗与护理对策。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病情,一般的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甚至有更多者,高达数倍以上。在调查的案例中,有2例因失血过多出现了休克现象。通过采取积极的出血护理,出血及休克均得到控制和纠正,且未有感染病例发生。结论: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的现象,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此,需要医院树立产后妇女照顾意识,强化医院的护理质量,一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二是防止其它因出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优化妇女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寻ICU肠内营养病人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60例ICU肠内营养病人并分为营养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营养组(对照组),每组30例。之后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病患的营养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ICU肠内营养病人的营养水平。
作者:汪江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强度的急诊科工作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强的心理压力,全面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对急救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胜男;方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综合措施的采用才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从慢性呼吸衰竭的特点、发生机制、治疗问题等方面对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期的心律失常进行浅析。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本文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做了简单分析,主要由于医疗资源配置及不当、财政投入不足、经济效益驱动的过度医疗导致等问题引起的。同时对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加大财政对医疗投入,医疗资源下沉、加强规范行医等等方式。
作者:吴才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