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小针刀疗法在治疗损伤性炎症方面的探讨

刘维;王添兴;罗威明;陈鑫;汤志祥;孙建永

关键词:针刀疗法, 治疗方法, 损伤性炎症, 临床应用, 小针刀, 临床治疗, 合针刺, 治愈, 剥离, 并联
摘要:引言:本文主要致力于研究关于小针刀在治疗损伤性炎症方面的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主要是通过剥离、松解并联合针刺达到治愈损伤性炎症的目的,方法简单易行,收效较好,故笔者总结近10年关于小针刀的在损伤性炎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以促进针刀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发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观察优质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42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优质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患者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数减少了1.53天优质护理工作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病人的护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本次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所接诊的108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为论文样本,主要针对行PCNL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加强对患者的各项护理,减少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莫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葛根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给予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葛根素注射液400mg,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AP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80例,分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与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检测两组MP-IgM抗体结果,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MP-IgM抗体阳性、阴性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转归哮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44例,阴性4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48.89%,对照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24例,阴性6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26.67%,观察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8例,未转归为哮喘2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40.91%;非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0例,未转归为哮喘3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21.74%。暴露组哮喘转归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存在相关性,并且对转归为哮喘可能存在一定作用。

    作者:钟义君;胡燕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目的:对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同时进行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痊愈的有7例,占比例的28%,治疗显著的患者为12例,占比例的48%,治疗有效的为4例,占比例的16%,治疗无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8%。2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为18例,占比例的72%,治疗效果显著的为5例,占比例的20%,治疗有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8%,无治疗无效的患者。1组患者治疗平均天数为6±2.2天,2组患者平均治疗天数为3±1.3天。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毫火针赞刺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疱疹结痂愈合,减小患者痛苦的时间。

    作者:居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食源型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食源型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5起100例食源型霍乱的疫情的流行病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影响疫情流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调查对象中诊断出带菌患者59例(占59.00%),食源型霍乱患者41例(占41.00%);不同年龄段患者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0岁患者数10例(占10.00%),10~20岁患者数15例(占15.00%),21~30岁患者数24例(占24.00%),31~40岁患者数17例(占17.00%),41~50岁患者数25例(占25.00%),>50岁患者数9例(占9.00%);以春夏季节患者数为主,秋冬季节患者数相对较少;职业分布:工人22例(占22.00%),农民24例(占24.00%),学生16例(占16.00%),餐饮人员38例(占38.00%);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聚餐、水污染、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源型霍乱发病时间以春夏季节为主,且餐饮人员发病率相对较高;经统计影响食源型霍乱的流行因素为聚餐、水污染、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

    作者:肖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精神病病人经过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后,可以回到家里继续巩固疗效,使病人逐渐康复。大部分病人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精神症状得以控制,对治疗也配合,可回家不久便开始发病,反复多次病情复发。所以,做好病人康复期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谭长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GF-β1与肺纤维化关系研究进展

    肺纤维化是尘肺等多种肺部疾病的转归,而尘肺是一类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威胁着粉尘接触工人的健康,多年来,肺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医学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在其发病中发挥了主要作用,TGF-β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之一。本文对TGF-β1与肺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作为研究肺纤维化致病机制的参考。

    作者:赫金凤;朱紫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ACS平台”提高骨科医学实习生读片能力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对“PACS平台”提高骨科医学实习生读片能力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骨科80名医学实习生,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0)与研究组(40),对照组为传统带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PACS平台训练。在骨科实习入科与出科时所有实习生均测试骨科读片能力,将两组成绩差异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入科成绩与出科成绩分别为(40.32±3.82)分、(93.26±4.93)分,对照组入科成绩与出科成绩分别为(40.62±3.64)分,(60.32±5.68)分。在入科成绩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出科成绩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科成绩与入科成绩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科成绩与入科成绩有明显差异(P<0.05)。

    作者:周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牙周炎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64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方法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具有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自1958年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近年在我国临床也应用广泛,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不仅仅用于输液,还用于采血、换血等治疗。

    作者:聂坛坛;刘丽丽;郝孟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病人心理护理体会

    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对8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通过调查病患的康复率和满意度,得出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降低病患的心理压力,消除病患紧张不安和抑郁焦虑的情绪,提高康复率和满意度。

    作者:李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内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影响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并探讨适时给予临床干预,达到消除伤者负性心理情绪,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130例内科患者。其中男97例,女33例,年龄<14岁6例,14-35岁61例,35-60岁41例,>60岁22例。

    作者:彭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医院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监测与分析

    本文应用改进后的方法,如目测法、检测出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方法及除锈剂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清洗消毒效果。对手术器械的清洁处理方法不断地加以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宏;王冲;吴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策略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策略。方法:分析影响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家长对于乙肝疫苗预防及防治知识知晓率、产妇住院分娩率、应接种时无疫苗等。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新生儿住院分娩率,促进乙肝疫苗的保存工作,可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有必要继续贯彻落实,以降低降低人群HBV携带率。

    作者:李景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一例颅骨牵引病人的体会

    正颅骨牵引为颈椎骨折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除按截瘫护理要求对病人护理外,牵引弓的护理也十分重要,有时常因护理不当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作者主要对颅骨牵引病人的护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陈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在美国,子宫内膜癌每年的新发病例估计有40000例,死亡病例有7000例[1]。年轻妇女EC的年龄界定,一部分学者认为年龄≤40岁的EC患者为年轻妇女EC,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年龄≤45岁者为年轻妇女EC。由于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有不孕、不育史。因此,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仍有可能保留其生育功能、生理功能,以及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后给予激素替代治疗以改善其生活质量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文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浅谈

    如何在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生理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缬沙坦配合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缬沙坦配合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以缬沙坦+衣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缬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可阻断RAS系统,抑制Ang-Ⅱ对肾功能的影响,保护肾功能。

    作者:裴强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部放射治疗的饮食指导及护理

    腹部放射治疗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但其副作用大,很多肿瘤患者无法忍受而放弃治疗。

    作者:王金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