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支气管哮喘是因气管-支气管对各种刺激反应性过度增高而引起的以气道的可逆性阻塞为特点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喘息、胸闷或咳嗽、气急等,多与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接触变应原等方面有关;病情发作时出现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同时呼气相延长。是一种慢性疾病,症状控制不佳或者严重时将会大幅度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作者:刘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佳治疗方法。极易引起水肿,甚至坏死,是混合痔严重阶段。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3月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150例。采用外剥内结扎术,术后给予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三黄洗剂坐浴。结果:150例患者均治愈,肛门外观平整,功能正常,无后遗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瑞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颌面外伤主要包括颌面软组织损伤以及颌面部骨折,由于颌面部的血管较丰富,在收到损伤之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出血。颌面外伤中为常见的就是上颌缺损,不仅会引起颜面畸形,还会造成吞咽、咀嚼等功能的丧失,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比观察2011年1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颌面外伤患者分别使用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探讨颌面外伤治疗中整形美容技术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用不同浓度大蒜素处理24、48、72h,MTT法测定其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大蒜素(浓度分别为3、6、12μg/mL)处理K562细胞48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h123探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Casepase-3、Casepase-9相对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表达情况。结果大蒜素(浓度2~32μg/mL)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大蒜素(浓度分别为3、6、12μg/mL)作用K562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21.4%、36.6%,对照组凋亡率为2.2%;Casepase-3、Casepase-9相对活性显著增加;COX-2的表达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蒜素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Casepase-3、Casepase-9活性及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大蒜素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抗肿瘤药物。
作者:魏万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疾病,一旦确诊应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做好手术准备。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年共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抗生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需做头孢类及青霉素类皮试患者726例进行观察。结果:皮试假阳性发生率约占皮试总数的5.3%。结论:对皮试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判断,减少皮试假阳性的发生率,能够为患者合理、及时应用头孢及青霉素类抗生素创造机会。
作者:于旭云;隋雪梅;姜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腹泻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年龄组、性别及季节性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12月1059例门诊腹泻患儿的粪便,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来检测样本中A群轮状病毒的抗原。结果1059例腹泻婴幼儿粪便中检出250例A群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总阳性率为23.6%。.各个年龄段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个月组为16.9%,6个月到2周岁的婴幼儿为25.6%,2~5岁组为14.9%,其中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阳性217例,占总阳性例数86.8%。男性患儿的感染率为24.1%,女性患儿感染率为22.9%,男女患儿的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一年中11月、12月、1月为感染的高峰期。结论 A群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6个月至2岁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和每年的秋冬季为感染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病原体的检测,以明确诊断。
作者:徐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在小儿临床麻醉中应用七氟烷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接受麻醉治疗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异氟烷麻醉和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具有显著效果,其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短,对患儿的生理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超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阴茎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8例阴茎癌患者手术期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减轻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负担。结果:8例阴茎癌患者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心理护理,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心理干预在阴茎癌围手术期护理中,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康复。
作者:郑志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75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5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5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4-14d。结论鼻出血除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黄小华;戴香;黄长华;许碧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药品情报系统是在Lotus Domino/Notes(1)平台研发的Any-Core电子协作应用开发平台,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实现用户的需求开发,此平台具有高效的符合国际WFMC(2)流程标准的智能流程引擎(FDE),和所见即所得的完全图形化高效流程定制端,更具有人性化的WEB图形流程跟踪。
作者:谢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不断加重,从而导致一部分人群适应能力的减退,精神压力逐步加重,产生一些厌世情绪,终导致服毒自杀。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际,浅谈急性药物中毒的护理体会。
作者:句金秀;田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跟痛症是由于跟骨本身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所产生,跟骨本身骨内静脉淤滞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跟骨内压增高〔1〕,是中年人常见病,女性多见,患者常有久站、步行崎岖山路、或穿鞋不宜等病史。治疗方法较多,我科采用北京朱汉章教授发明的针刀结合钻孔减压治疗跟痛症治疗,经过8个月-5年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前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以某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370例患儿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无论在治疗效果还是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浮针是在病灶周围进针,是皮下浅刺。不要求得气。留管时间长,重要的扫散。边治疗边活动肢体。疗效特点是:取效快,当场取效。本文通过我院实际案例对一例原发性痛经举例说明,证明浮针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绿色环保,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丽新;施影;邓麒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与总结健康体检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体检中心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体检人员980例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490例。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达满意程度以上人数较对照组多,多25.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的满意人数较多,更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的可能,值得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葛雪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消化科收治的20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因素及临床治疗措施。结果:入选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包括:消化性溃疡109例,占52.9%,胃癌32例,占15.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9例,14.1%,其他36例,占17.4%;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多以胃镜为的主要诊断措施,治疗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生长抑素等进行抑酸保护胃黏膜内科综合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给予化疗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临床因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是胃癌和其他消化道病变,再次为其他疾病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要求医护人员迅速分析出病因,根据老年人的病情特点与机体特点进行相应的内科、外科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宜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心血管内科(以下简称心内科)是临床科室中理论性强、专科性强、病情复杂、抢救机会较多的一个大科室,而在心内科实习、工作更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做好此阶段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作者:徐学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体会到运用该方法可提高病人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快的掌握呼吸功能锻炼,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病人各种资料的评估,有计划、有选择的进行教育,要注重对效果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时箐;蔡欣;罗钦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聚明胶肽与6%羟乙基淀粉在术中急性失血病人的血浆替代疗法的效果。方法:将行血浆替代疗法的60例急性失血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聚明胶肽与6%羟乙基淀粉进行治疗。全身麻醉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循环参数(HR、MAP、CO、TSVR)、Hb、Na+、K+、血气指标(pH、HGB、Hct)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R、MAP、CO、TSVR、Hb、Na+、K+、pH、HGB、Hct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明胶肽与6%羟乙基淀粉在术中急性失血病人的血浆替代疗法均安全、有效,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可用于术中失血患者的血浆替代疗法之中。
作者:李丽;邬庆;刘美兰;杨将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