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
目的: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发皮肤瘙痒应用组合型人工肾进行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皮肤瘙痒患者32例,应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并进行心理、生活以及皮肤护理,对比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的情况。结果:应用组合型人工肾进行治疗,32例患者原来平均VAS评分为8.75分,在治疗1个月以后,平均VAS评分是1.90分。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皮肤瘙痒患者,实行心理疏导,进行皮肤护理,改善预后,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正在进入人们的视线。护理人员系统、科学、有条理地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让产妇自觉采纳有益于自己和孩子健康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自己和孩子健康的不利因素,意义十分重大。统计数据表明,进行健康教育后的产妇,相比未进行健康教育的产妇,对如何照顾自己及怎样看护宝宝有更为直观的认知,对婴幼儿的生活习性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对孩子的看护更加科学合理。在护理中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加强健康护理的推广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陈兴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普遍应用的治疗方式,由此引发的静脉炎比较常见。治疗与护理的措施主要有硫酸镁湿敷、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短波紫外线照射等五个方面,中医治疗包括:如意金黄散加鲜芦荟外敷、银丹膏外敷、牛黄解毒片加蜂蜜外敷;西医治疗包括:654-2加利多卡因湿敷和利凡诺湿敷配合微波理疗;中西医结合疗法包括:微波热疗加中药熏洗、红花酒精纱布外敷、喜疗妥软膏加马铃薯片。本文还比较了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有效率。
作者:张鹏;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对洁净手术室采取了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学习感染控制内容、执行洁净手术室的净化程序管理和清洁、手术物品控制、无菌技术应用和严格的感染监测,有效的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手术的质量。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共104颗因各种原因需进行修复前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52颗),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冠,观察组采用全瓷冠烤瓷贴面。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边缘完整性成功率94.74%、解剖外形成功率97.37%、颜色成功率94.74%以及表面成功率97.4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瓷贴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不仅修复效果明显,同时安全、可靠、美观性能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氦氖激光在皮肤组织上产生特殊的生物学效应,用以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及后遗神经痛。其作用机理有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代谢及蛋白合成,增强抗炎作用,刺激组织再生作用,止痛作用等。
作者:王金鑫;杜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孕中期胎盘前置状态终止妊娠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dinger技术对28例孕中期胎盘前置状态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术前后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引产术,并口服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必要时剖宫取胎。结果28例患者中,加用药物引产者26例,23例经阴道顺利娩出胎儿,2例行钳夹术,阴道引产成功率96.15%;1例引产过程中出血多改行剖宫取胎。2例介入治疗后直接行剖宫取胎,1例因胎盘穿透性植入到部分膀胱而行膀胱修补及子宫切除术,3例剖宫取胎者均合并胎盘植入。结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用于孕中期胎盘前置状态终止妊娠中的止血效果肯定,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微创的、有效的方法,为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创造了条件。
作者:王永红;陈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主要以心理护理为主,B组患者则以环境护理为主,C组患者主要以机械通气为主。比较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有30例患者痊愈,14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8.00%;B组患者有28例患者痊愈,13例患者好转,9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2.00%;C组患者有33例患者痊愈,14例患者好转,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4.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应该以机械通气作为重点,同时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措施来强化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减轻痛苦,降低死亡率,确保诊疗效果。
作者:穆亚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通过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56%,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确定,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64层螺旋CT在胃肠间质瘤患者良恶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经病理证实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40例患者的CT特点以及细胞有丝分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坏死情况、强化特点、边缘、远处脏器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与细胞有丝分裂数相比较,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组织浸润、边缘以及远处转移在患者良恶性肿块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胃肠间质瘤在病理过程中能够合并钙化、淋巴结转移、乏血供以及合并淋巴管瘤等少见征象。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能够初步判断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良恶性,诊断同时应该注意患者胃肠间质瘤少见征象,避免出现误诊。
作者:郑海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降低儿科院内感染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科室作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1月~2013年6月作为对照阶段,实施常规护理;以2013年7月~2013年12月作为观察阶段,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对照阶段、观察阶段儿科院内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前,院内感染率为4.64%(58/1250);优质护理实施后,院内感染率为1.29%(18/1390)。优质护理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优质护理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有确切效果,是改善儿科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引起关注与重视。
作者:肖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鼻内镜手术的3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67例。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全程规范的护理,按照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病人出院后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统计处理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鼻内镜围手术期的护理和远期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情绪,进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医疗安全及护理质量。
作者:何雪梅;唐小凤;张冬琼;李家秋;余红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在妇科手术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手术了,而妇产科手术之后的术后感染困扰着医生和患者,因为手术部位多处于女性的子宫阴道等细菌容易滋生的部位,因此一般情况下手术之后医院都会为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为了预防手术感染。妇产科围手术之后的抗菌药物要合理的使用,采用对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抗菌药使用效果观察发现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很重要的,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药物选择以及使用时间等,通过从各方面的观察来获取好的用药效果。并且在使用抗菌药物上医院还要注意药物的成本和价格,不能够以价格来衡量药物的价值。
作者:徐贤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桂圆核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水果桂圆的种仁,桂圆核含有多酚和色素、多糖等多种抗氧化成分,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动脉硬化、抗诱型、抗肿瘤等重要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但是由于新鲜桂圆难以长期保存,随着核肉分离技术的成熟,桂圆核浪费现象凸显出来。为深入研究桂圆核抗氧化作用,笔者对近年来桂圆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桂圆核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谭珍玉;王楠楠;陶映霏;付万群;衡建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6例明确诊断为NSTE-MI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和小剂量替罗非班,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及常规量的替罗非班,比较2组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7d及30d复合心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均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7d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要不良事件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0%和5.0%(P>0.05),均无严重出血发生。结论: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期对NSTEMI患者的血栓抑制作用更强,疗效更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李秀芬;葛振嵘;许力舒;姜述斌;帕尔哈提·吐尔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流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流程管理模式,为实验组;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行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实施流程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起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专家用药,及剂量使用特点。旨在说明中药相关质量标准,在善在临床的完善意义。方法采取分层抽样,进行随机抽样。结果调研处方11280张,统计使用频率高的用药35种。这其中,频率高者是甘草,常用剂量为10g.绝大多数药物剂量,符合《药典》剂量范畴。结论对中药处方用药分析,中药质量逐步提高,医疗隐患逐步。
作者:金祖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以婴幼儿多见。表现为全身或全身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的不自主收缩,多伴有意思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6%小儿曾有过一次或者多次惊厥。可危及生命或严重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与健康。
作者:饶红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论述了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护理措施。方法:综合有关文献和临床体会,分别从尿量、神志、生命体征、周围循环、呕吐物及大便等方面进行病情观察,并做好补液护理、烧伤创面护理、心理护理及病室环境的管理。结果:105例平稳度过休克期,1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休克,其中死亡6例。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是安全渡过烧伤休克期的关键。
作者:娄仕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