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灏
目的:对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纳入,随机分为2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口服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分为两个疗程,共为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79.59%;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氯雷他定相比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等,可供临床推广。
作者:曲荣芳;陈姣;王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做好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途径。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使用计生药具的3000人作随访和问卷调查,根据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现状,对参与人员进行单独访谈和小组讨论,对当前形势下的计生工作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参与调查的3000人中计生药具使用避孕有效率达到95%,因计生用具管理不当导致避孕失败的原因为计生药具管理机制落后,用户用药知识欠缺,计生服务内容单一,服务项目少,计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等。结论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计生药具的管理工作优化途径要从药具管理制度、药具质量、计生观念、管理手段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效率。
作者:郑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三叉神经是12对脑神经中不易显露的脑神经,其分支结构深埋于翼肌和上下颌骨中,分支较多有些非常细小。传统的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的制作方法是使用骨凿直接将下颌骨和上颌骨凿开,一旦用力过大便把下牙槽神经等弄断。而用稀盐酸脱钙法制作的三叉神经标本时就避免了此种情况的发生。制作的标本既充分显示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的起止和走行,又不会使细小的神经分支离开原始位置。
作者:向平;周琴玉;张斌;李兵;马森;龚厚武;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PACS平台”提高骨科医学实习生读片能力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骨科80名医学实习生,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0)与研究组(40),对照组为传统带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PACS平台训练。在骨科实习入科与出科时所有实习生均测试骨科读片能力,将两组成绩差异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入科成绩与出科成绩分别为(40.32±3.82)分、(93.26±4.93)分,对照组入科成绩与出科成绩分别为(40.62±3.64)分,(60.32±5.68)分。在入科成绩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出科成绩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科成绩与入科成绩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科成绩与入科成绩有明显差异(P<0.05)。
作者:周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医属于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文化和医学成果,集结了我国数千年以来人民的智慧。多种文献研究显示中医养生理论使用在慢性疾病的防治上,能够有效减少或减缓慢性疾病的发展与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促进性指导作用,未来可将中医更好的使用在当下有不断增加趋势的慢性疾病防治工作上。
作者:程德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分析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升护士业务水平,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合理配置护士人力等措施,可预防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孙晓慧;尔学娜;宋微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5例急性胆囊炎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未出现各种并发症,治愈42例,占92.86%;好转3例,占7.14%。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伟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实践,对于临床中护理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这一新型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年内我院收治入院的12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63人,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新型的临床路径护理,统计其相关资料并且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打分97高于对照组的8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17.2±2.2)d和平均住院费用(14567.2±1398.4)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9.1±3.1)d和平均住院费用(17849±2786.5)元。双方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脑出血护理患者,可以极为显著的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使得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低,大程度的在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徐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产后抑郁是抑郁症的一种,是产妇在分娩后6周出现的心理疾患,主要表现为悲观,沮丧,幻觉或自杀,伤害婴儿。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婴幼儿的发育及家庭的稳定。产后抑郁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作者:温新兰;朱学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气管插管是医院常用的急救技术操作之一,也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通气有效的方法,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通畅,及时吸痰,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点。在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插管,建立有效通气后,如果护理不当,就容易发生感染,影响病人的呼吸,危机病人的生命,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早恢复呼吸功能。
作者:尔学娜;孙晓慧;魏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在妇科手术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手术了,而妇产科手术之后的术后感染困扰着医生和患者,因为手术部位多处于女性的子宫阴道等细菌容易滋生的部位,因此一般情况下手术之后医院都会为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为了预防手术感染。妇产科围手术之后的抗菌药物要合理的使用,采用对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抗菌药使用效果观察发现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很重要的,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药物选择以及使用时间等,通过从各方面的观察来获取好的用药效果。并且在使用抗菌药物上医院还要注意药物的成本和价格,不能够以价格来衡量药物的价值。
作者:徐贤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2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均未发生气管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呼吸道缺氧和窒息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科学、细致、严谨的气管切开术后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气管切开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慧;蒋蓉凤;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苦参碱治疗肺癌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共60例进行临床研究,设立治疗组(化疗联合苦参碱治疗)、对照组(化疗联合免疫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碱治疗肺癌临床表现明显,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能够提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柯珂;余云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式个体化选择、补片大小、人造可吸收线固定补片可行性。方式:2012年对50多例例腹股沟疝个体化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电话随访,时间术后12~24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结果:无切口感染、无术后疝复发。结论:可吸收缝线在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论证。
作者:罗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综诉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包括开放与半开放管理、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心理干预和家庭干预,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危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常见病。本文阐述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指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进程,减轻疾病症状,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今后护理工作研究重点。
作者:范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敏玲,女,28岁,海南省海口市人。2011年底生孩子后引发得红斑狼疮病。病症来势凶恶,快速发展成全身浮肿、泛力、严重便秘、不思饮食、严重贫血后转为高血压。高达220,尿蛋白(3+),潜血(3+)。通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到2012年7月5日海南省人民医院的检验报告指标:抗核抗体1000、抗双链DNA抗体>200、白细胞3.30、白蛋白18.60、补体C30.25、补体CH503.20、潜血(3+)、尿蛋白(3+)等。未见明显的好转。从7月20日开始接受我的中医治疗,从中医的角度论症红斑狼疮是因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脾不和、脾肺不容所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该病凶险,一旦得病可波及五脏六腑的损害,且病情发展快、急。治疗要辨症准病的根源,病的变化,对症不药,一样可以医治。方剂分为两块组成:一是改善身体气血,提高免疫为主有山药、生地、制党参、麦冬、灸甘草、丹参、茯芩等,二是清除内热为主有银花、黄芩、甘草、连翘、桔梗、杏仁、卜荷、菊花、芦根、桑叶、石膏、滑石、黄连、黄柏等。清除内热更为复杂,要认识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中医讲春防温、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要深刻认识每个季节所产生的内热的不同来对症下药,能做到极细致的分析后对症下药,不管轻重均可医治。该患者通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有明显的改变:全身浮肿基本退去、便秘改善、血压降低、饮食正常、精神状况正常、原有肺结核消失。到2012年10月8日的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报告:抗核抗体320、抗双链DNA抗体95、白蛋白29.4、白细胞10.2、补体C30.61、补体C40.07、潜血(3+)、尿蛋白(3+)等。现在还在继续治疗中。
作者:宋友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传统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是在腹腔内将阑尾自阑尾系膜游离切除,我们在大量临床病例中发现在病人的阑尾炎症状表现明显但阑尾局部与周围组织粘连不重时可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这要求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熟练使用手术器械,传递及时准确。术后器械清洗保养也是腹腔镜手术的又一重要环节,正确保养可明显延长器械使用寿命,为成功开展腹腔镜手术提供保障。
作者:苏静;于亚东;宋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恢复效果的作用,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病房重症患者90名,男性76例、女性14例;病程在1h~3d,平均为(1.3±0.4)d;明确诊断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意识改变。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认知、肢体功能恢复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临床并发症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病患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有一定积极作用,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术后胆囊综合症(Postcholecystestomy Syndrome,PCS)发生率间的差异。方法电话随访2009年至2011年我科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249例和LC 126例患者术后1~6月的恢复状况,比较两组间PCS发生率。结果开腹手术和LC术后PCS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胆囊切除术后PCS的发生率较慢性期高(P <0.05)。结果 LC术后PCS的发生率较开腹胆囊切明显减少。
作者:王道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