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芳
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预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10%)、复发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复发,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林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颈椎性肩周炎患者,分别采用针灸治疗和常规西医治疗。针灸治疗组为研究组,西医治疗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32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后,治愈有23例,有效有19例,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1.3%。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愈有11例,有效有20例,总体有效率68.9%。研究组患者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肩关节,而且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文里;李生文;周秀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皮神经炎。主要症状为大腿外侧面感觉异常,如蚁走感、烧灼感或麻木感、针刺感等,也可出现局部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或疼痛。笔者自2012年以来临床采用四指推法推拿结合中医刮痧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石龙;陈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访观察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普乐安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经过直肠指诊和 B 超检查确认诊断所有患者为 BPH,患者年龄为48~73岁,中位年龄为59.5岁。治疗方法:口服普乐安,服用三个月,每天三次每次三片。观察:夜间排尿状况及程度、有无副作用。判定:在服药7日之后,如果排尿有力无尿液滴沥判定为“控制”;如果排尿较为有力尿液滴沥现象较为缓解判定为“有效”;如果尿频不明显或者尿液滴沥现象减轻判定为“显效”;如果患者临床表现毫无好转判定为“无效”。结果:患者发现病情有所缓解并且并发症大量减少。20例中有3例控制;有效9例;显效6例;无效2例;所有口服普乐安之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05月-2013年09月间收治的5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5至14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愈合时间为5至6个月,未出现感染、畸形愈合、骨不愈合和肢体短缩等症状。根据相关评定标准,治疗后运用功能优的有41例,运动功能良有12例,运用功能一般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运用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顺应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休克是一种综合症,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或血管床聚然扩大的一种临床表现,使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表现为循环、内分泌、代谢、神经系统的严重障碍。正确及时地治疗和适当的体位,可以防止由于微循环障碍而导致的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有助于改善病情,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华丽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疼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19例,占6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11例,占36.7%,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中医治疗法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舒适护理模式组与临床常规护理组,各50例患者,以下简称舒适组与常规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舒适组50例患者中心率加快超过20%有27例,发生不良反应3例,常规组心率加快超过20%有41例,发生不良反应22例。舒适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临床护理效果(P <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常规临床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秦菊;徐娟;秦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骨科领域中,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疼痛进行护理时的护理特点。方法:对骨科患者第一时间内采取对症护理,大程度的缓解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患者的疼痛缓解减轻了,身体状态明显得到改善,身体的功能恢复也比较好。结论:及时有效地对骨科患者进行止痛护理能起到很好的成效,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洁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甲状腺肿瘤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度进行分析,并对患者住院时间给予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还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杨丽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托幼机构是指0~6岁婴幼儿数在10人及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公立和私立)场所[1]。托幼机构是机体免疫力及身心各方面均未发育健全的儿童人群集中的场所,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健全,对病原体的免疫力等抵抗力还不强,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极易发生手足口病、流感、水痘、伤寒、菌痢等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群体性暴发、流行。目前,除了免疫预防等措施外,预防性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对消毒效果的监测和正确评价是保障这一措施能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2008年以来在我国出现的手足口病的大规模流行,给婴幼儿群体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主要原因除了病原体(病毒)的致病因素外,与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和消毒工作的有效与否有极大的关系。托幼机构是3~6岁幼儿人群聚集生活、活动、学习的重要场所,应归入公共场所范畴,其卫生保健工作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领域,是我国儿童保健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托幼机构的内、外环境、大型玩具,特别是室内设施、装饰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改变和增加,除了带来各种病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外,还带来了化学性的污染[2,3,4],故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保健工作和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加室内空气污染、微小气候等监测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值和监测管理办法。
作者:钟柳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梗塞是目前临床诊疗领域为常见的老年病症,占据相当的比例,因此及时、快捷、准确、合理的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尽可能控制脑梗塞发病率、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要点,并就脑梗塞病人的特点、治疗护理等有关情况作了总结,仅供同行工作参考。
作者:李海珠;樊英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专项知识教育对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产生的主要影响。方法调查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及防护的实际情况,将调查结果作为确定教育内容的依据,并同时在专项教育中重点培训护理人员的防护技能,选择护理人员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知识教育。结果教育前后的职业防护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知识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与能力,可以在供应室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是临床诊疗中的主要猝死原因之一。但是由于这种病症处于内外科边界,在诊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分歧。就目前的急性胰腺炎诊疗分析,其中有九成以上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而只有15%左右的患者采用了自限性痊愈方法。本文通过急性胰腺炎的概念以及临床诊疗特点,针对药物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展开了深入的阐述。
作者:曲秀梅;樊英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肺栓塞是指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和(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病死率高。开胸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大,卧床时间长,缺乏活动,使用止血药物,原发下肢血管性疾病或并有慢性心肺疾病等原因,血液循环处于淤滞状态,使已激活的凝血因子不易被抗凝物质抑制而形成纤维蛋白,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当患者突然活动或用力过度时栓子即脱落而发生肺栓塞。2009年3月-2014年3月本科实施胸部手术151例,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应用家庭干预模式对肺结核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12月在本院治疗的48例肺结核病患者,随机选择24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24例采用家庭干预模式进行干扰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和调查,对患者的依从性、自护能力、健康行为、满意度及临床治愈率情况进行统计,并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采用家庭干预模式进行干扰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0%、依从性、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等明显提高和改善,并且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有2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3.3%,对照组有13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54.2%,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家庭干预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的防治,在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以及治愈率方面均优于采用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患者,并且家庭干预模式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强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时的配合程度,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效果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
作者:甘金苑;汪家兴;李彬;姚剑锋;梁雪霞;卢银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九寨沟县2008~2012年血液应用和管理情况。方法对九寨沟县五年的成分血使用和血液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九寨沟县五年的成分血输注率逐年递增,近三年达到100%;血液报废率较高,平均年报废达25.14%。结论九寨沟县成分输血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品种应用、血液管理等方面依然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作者:张佳春;阮开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优势。本文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研究现状,对其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主动脉夹层的基础病理变化是遗传或代谢性异常导致主动脉中层的囊样退行性病变,部分患者伴有结缔组织异常的遗传性先天性心血管病,但大多数基本病因并不清楚,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灌注动脉壁内,造成内膜与中层和外膜之间隔离形成一个假腔,假腔可以顺向也可以逆向扩展至主动脉的各个分支而出现相应脏器的灌注不足、心包填塞等综合征或者瓣叶的关闭不全。【目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意识【方法】调查患者本人及住院资料。
作者:马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肺炎患儿应用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儿分为口服组(20例)、静脉滴注组(30例)、雾化吸入组(30例),对比观察三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患儿肺部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口服组(P <0.05),且雾化吸入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静脉滴注组(P <0.05)。三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相比口服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均可作为小儿肺炎治疗的有效手段,雾化吸入给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时间更短,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可作为氨溴索治疗的理想给药方式。
作者:奉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