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80例对比观察

奉鹏飞

关键词:小儿肺炎, 氨溴索, 给药方式, 雾化吸入, 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小儿肺炎患儿应用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儿分为口服组(20例)、静脉滴注组(30例)、雾化吸入组(30例),对比观察三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患儿肺部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口服组(P <0.05),且雾化吸入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静脉滴注组(P <0.05)。三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相比口服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均可作为小儿肺炎治疗的有效手段,雾化吸入给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时间更短,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可作为氨溴索治疗的理想给药方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与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NT)厚度评价其在胎儿发育异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孕11~13+6周胎儿测量1053例 NT 厚度,并对增厚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发现36例 NT 增厚病例,其中22例为正常胎儿,14例异常胎儿。结论超声检测 NT 值对胎儿发育异常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对于NT 增厚者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染色体及胎儿形态学的超声筛查。

    作者:周遵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行择时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行择时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124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患者择时护理,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实施后血压值和体重指数均明显改善(P <0.05),焦虑抑郁情绪与是实施前对比,明显好转(P <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择时护理路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负面情绪,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糖尿病是因体内糖利用障碍而导致高血糖状态的一种新陈代谢异常疾病。如果高血糖持续得不到控制,将会引起视网膜、脑、和肾脏等方面显著和广泛的病理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上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孟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实施护理干预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4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既: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儿实施进一步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实施护理干预治疗,对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作用迅速,大大缩短了患儿治疗时间,对患儿家属的知识掌握以及配合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杨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急腹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而又十分复杂的病症,对急腹症要尽量明确其原因,积极抢救重症病人,诊断未清楚前禁止使用止痛剂,给予禁食补液是必要的,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早期诊断和予以正确的治疗,这对降低死亡率、及早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肝硬化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1.0g,3次/d,服用6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 和 AST)、肠粘膜屏障血清标志物(D -乳酸、二胺氧化酶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 ALT、AST、血浆 D -乳酸、二胺氧化酶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谷氨酰胺能降低肝硬化患者肠道通透性,保护患者的肠道粘膜,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并促进肝功能恢复。

    作者:甘畅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管径和斑块。方法以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血管腔内径、斑块生长位置、大小及性状。结果6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无创性和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在 TIA 患者颈动脉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0例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疼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19例,占6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11例,占36.7%,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中医治疗法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9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0例,分为内分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手术及化学治疗,内分泌组在化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5年内总生存率及发生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情况。结果:5年内,内分泌组患者的生存率为84.44%,无病生存率为80.00%;对照组的生存率为71.11%,无病生存率为66.67%,差异明显。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对于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田锦玲;张欢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种植技术在口腔美容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技术在口腔美容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这个时间段所治疗的962例口腔种植患者进行抽取并分析这些口腔种植患者的治疗信息,如植入的方法和患者的部位以及所使用的修复办法等,而且定期的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院运用德国 BEGO 种植系统对口腔患者进行种植,口腔种植的患者随着年数在不断地递增。在这些患者里面采用植骨手术的有730个,有232个没有采用植骨手术。下唇麻木和出血的现象在进行种植手术的时候患者都有部分出现过,其中采用植骨手术出现的比例达到9.7%,没有采用植骨手术的比例达到1.3%,其中采用植骨手术的口腔种植患者有1.2%的比例出现了牙龈炎和感染病发,没有采用的也达到了1.7%的比例。结论对于口腔患者来说口腔种植技术能够对其重建牙齿功能的需求进行满足,更甚的是能够保持牙齿的美观性。因而,在口腔美容中值得推广口腔种植技术。

    作者:王秋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龄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龄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9月-201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住院时间以及药物依从率。结果:予以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有上升,且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餐后2h 血糖与药物依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高龄糖尿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控制患者血糖意识,进而相对降低患者因糖尿病就医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书芳;林慧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且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文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作交流。

    作者:曾金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后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4.3%,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72%)(P <0.05),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

    作者:胡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士角色转换与心因性护理失误防范

    护理失误的心理因素是指失误发生同护士的工作态度,职业素质等没有关系,而与其当时的身心状态有关[1]。护士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一系列的社会角色,总是处于一种经常性的角色变迁中,当个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时,不良情绪致使个体无法正确、及时的转换角色,在工作中把其角色带入护士角色,此时,即使是个非常尽心尽责的优秀护士,也难免会因心境失调而导致一些失误的发生。因此,控制心因性护理失误发生的关键是及时正确引导角色转换,成功塑造护士角色,以良好的心境胜任护理工作,减少失误的发生。

    作者:范玉玲;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从以往的病患围绕着护士转换到现在的护士围绕着病患这样的模式,护患之间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改善护患的关系,反之则会恶化。本文对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沟通做了简要分析,旨在更好的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

    作者:邓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伴多脏器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并伴多脏器衰竭的护理。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吸氧,改善肺功能,治疗及预防感染等。结果:15例患者中急性感染控制、心肺功能明显改善者13例,占86.7%;死亡2例,占13.3%。结论:通过正确有效排痰、合理给氧、行机械通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控制感染等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是一种综合症,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或血管床聚然扩大的一种临床表现,使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表现为循环、内分泌、代谢、神经系统的严重障碍。正确及时地治疗和适当的体位,可以防止由于微循环障碍而导致的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有助于改善病情,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华丽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菌种管理内容与策略初探

    标准菌种是在卫生检验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标准参考物质,它对提高卫生检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几乎每个检测实验室中都保存着不同类型的标准菌种,以作不同的用途。本文主要针对卫生检验中标准菌种的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标准菌种管理效率的策略。

    作者:向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薄层色谱法鉴别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中薄荷脑

    本文主要应用薄层色谱法来鉴别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中的薄荷脑,文中将实验方法数据等进行了一一详尽的说明,通过实验数据终得出有效结论。

    作者:张渝果;张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效急救措施。方法:将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急诊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咳嗽、喘息及肺部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0.00%,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魏文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