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80例对比观察

奉鹏飞

关键词:小儿肺炎, 氨溴索, 给药方式, 雾化吸入, 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小儿肺炎患儿应用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儿分为口服组(20例)、静脉滴注组(30例)、雾化吸入组(30例),对比观察三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患儿肺部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口服组(P <0.05),且雾化吸入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静脉滴注组(P <0.05)。三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相比口服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均可作为小儿肺炎治疗的有效手段,雾化吸入给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时间更短,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可作为氨溴索治疗的理想给药方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查在腹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在腹部损伤的临床诊疗中,超声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它能迅速准确地显示损伤的腹腔脏器位置、范围和程度及出血量。现对本院428例腹部损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的常见并发症及发生原因,探讨术后护理对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54例,对其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患者19例(35.18%),其中因并发症严重2例不治死亡(3.7%),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住院平均20d。结论:老年患者进行腹部手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致死率高,应该给予严格的护理操作及精心照顾。

    作者:贾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囊留置尿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气囊导尿管因在组织相容性、引流效果、固定方法方面优于传统导尿管,早在临床各科应用,如导尿操作护理不当,由此而引起医源性尿道损伤或并发症,导致医患纠纷,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现提出留置气囊导尿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作者:姜崇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作者:李华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80例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肺炎患儿应用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儿分为口服组(20例)、静脉滴注组(30例)、雾化吸入组(30例),对比观察三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患儿肺部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口服组(P <0.05),且雾化吸入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静脉滴注组(P <0.05)。三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相比口服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均可作为小儿肺炎治疗的有效手段,雾化吸入给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时间更短,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可作为氨溴索治疗的理想给药方式。

    作者:奉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结肠镜检查前不同肠道清洁方法的效果观察与比较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疾病有效的方法,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是决定检查成败的关键,清洁的肠道是顺利插镜、观察结肠粘膜、活组织标本的准确留取及其他相关治疗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18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对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子宫肌瘤手术的麻醉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40例子宫肌瘤患者病例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四大生命体征、疼痛反应、疼痛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时间与疼痛程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前超声诊断58例胎儿肾积水及出生后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积水及出生后动态观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58例(79只肾)的胎儿肾积水发生的时间、肾血管阻力指数(RI)、肾实质的厚度、积水程度、有无伴随畸形及羊水指数等进行随访分析,按肾盂前后径值(APD)法进行分级(I 级-V 级)。结果 I 级33例(41只肾)与 II 级12例(18只肾)积水消退。III 级7例(10只肾)手术治疗。IV 级4例(7只肾)手术治疗。V 级2例(3只肾)手术治疗。结论对于胎儿肾积水产前及产后 I 级、II 级肾积水可自然消退,III 级以上胎儿肾积水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作者:马少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20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接受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而言,必须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石秀;李海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护理研究

    对1例老龄化及老年痴呆病人进行日常的生活护理,从饮食评价、排泄评估、皮肤护理、认知障碍等四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护理,患者经过护理后病情得到很大改善,终出院。对护理病人进行情况跟踪,对患者家属进行专业护理知识的培训及普及,使家属掌握对该类病人的护理措施,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康复快,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付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6例改良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术体会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正与重睑成形同期完成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眦赘皮的单睑或者内双患者,进行重睑成形术同期联合改良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56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患者内眦处切口均无明显瘢痕,无复发,重睑形态自然美观,患者对上睑外形比较满意。结论改良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术对于美化东方人上睑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颈椎病的诊治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又称颈椎综合征,它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为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宜早期治疗,大部分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症状得以控制或治愈,对于脊髓型颈推病,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手术治疗。

    作者:邹立学;刘军;鲁厚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在重症胸外伤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机械通气对于重症胸外伤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中选取30例因胸外伤致 ARDS 病例,通过机械通气对该组患者进行抢救,观察应用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6.67%,死亡患者均为多器官及循环系统功能衰竭伴有弥漫性出血,引发败血症致死。结论:有效及时的机械通气及全身综合治疗可有效提升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广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继续医学教育持续发展呼唤继续教育立法

    继续教育立法是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各国政府干预、管理和控制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比较欧美主要国家的继续教育立法情况与我国继续教育立法现状,重点阐述了实行继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今后我国继续教育立法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曲素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呼吸衰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且病情相当严重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地采取救护措施,患者很容易窒息死亡,现在医院一般采用机械通气来抢救该类患者,但是有创通气会带来很多的并发症,而无创通气拥有着诸多的优点。因此,本研究将浅谈下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希望对急救呼吸衰竭患者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于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火针治疗难治性周围型面瘫的治疗体会

    目的:为了建立起难治性周围型面瘫患者的治疗信心,寻找一种短期内见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火针疗法,观察患者10天内的疗效。结果48例患者,显效8例(16.7%),有效30例(62.5%),无效10例(20.8%),总有效率79.2%。结论火针疗法对难治性周围型面瘫短期内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关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不安全事件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干预措施。结果本次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共28例(35.0%),患儿自身因素共25例(31.25%),医疗设备因素共11例(13.75%),沟通因素共10例(12.5%),其他因素共6例(7.5%)。结论儿科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好儿童、家长、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责任心,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何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有效应用

    目的:进一步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收集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集的52例骨科创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26对照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26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2%)显著优于对照组(76.9%),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2%)显著优于对照组(76.9%),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几率,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姚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临床表现74例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常见的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近年来 MP 感染的几率渐呈上升的趋势,MP 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的呼吸道疾病,还可以累及其他系统而表现出肺外的临床表现。本文通过观察74例患儿支原体感染小儿的肺外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作者:李秀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胃炎采用胃康汤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胃炎采用胃康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行胃康汤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情况,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20.0%,治疗总有效率为65.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胃康汤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昆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