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脂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万小萍

关键词:护理干预, 高血脂,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针对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3月的50例高血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护理结果。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悉心护理,50例患者全部得到了非常好的康复效果,患者血浆中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全部得到了明显好转,患者的临床各项数据和实施护理干预之前1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高血脂患者的病情得到积极的恢复与保障,不断增强护理方式,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能够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产后大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晚期产后大出血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晚期产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清宫术及时进行抢救,并配合精心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一旦出现大出血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方案。结果:本组孕妇中行子宫全切者1例,其余19例孕妇均痊愈出院,治愈率达到95%。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晚期产后大出血发生风险,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关义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的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3年8月本院诊治的120例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 DSA 表现及分流速度情况采取不同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分析患者分型、封堵情况及临床疗效等。结果:DSA 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流情况进行分型后针对性治疗,患者一次封堵并成功率71.67%(86/120),肿瘤情况改善总有效率80.00%(96/120)。结论: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应用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封堵效果较好,且患者肿瘤改善情况较明显。

    作者:胡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过程中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86%;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2.86%,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36例诊治体会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增多,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也相应升高,患病时有其自身的特点。本人2004.1-2013.12期间收治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7岁。急性阑尾炎8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6例,穿孔性阑尾炎2例。

    作者:朱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从以往的病患围绕着护士转换到现在的护士围绕着病患这样的模式,护患之间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改善护患的关系,反之则会恶化。本文对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沟通做了简要分析,旨在更好的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

    作者:邓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校教师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中的工作总结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是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大检阅,对被评院校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由教师来实施,因此教师在迎评促建工作中应位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有序的实施。

    作者:秦泗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因素及中医护理

    便秘是以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大便间隔时间延长,常伴有排便不尽感及肛门下坠感为主要表现。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手术,及环境改变等原因使便秘的发生率达90%,而便秘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麦海芬;欧艳;李尔勤;全小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护理

    糖尿病足主要由末梢神经病变,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微血管特殊病变,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病变。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预防重于治疗,早期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及足部保健护理,可显著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致残率。

    作者:华丽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资源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分析与相应对策探究

    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我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工作进展,对我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并对此提出改善我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应对策。方法:抽取近十年资源县5000名7-18岁男女中小学生的体检报告,分别算出2003年~2008年各年中小学健康体检数据的平均值与2009年~2013年各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的平均值,以此来对我县男女中小学生的体格检测的数据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近年资源县中小学生视力平均值呈下降趋势,到2013年达到5.0以下,从身高体重方面来看,中小学生得肥胖率有所增加,在肺活量方面,同年龄组男女学生水平均不如2003年的水平,经 X2检验计算,其差异非常明显(P <0.01)。结论:我县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近年来更加明显。

    作者:雷学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对78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对症护理、一般护理、冠脉介入手术护理,总结经验。结果78例合并糖尿病的 UAP 患者均好转出院或达到临床治愈,未发现发生严重并发症。26例患者进行冠脉介入诊疗,无明显出血及渗血情况于血管穿刺部位,愈合情况良好。结论通过一般护理、整个过程观察各项体征、对症护理、冠脉介入手术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心绞痛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大限度预防,使介入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亚红;赵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在重症胸外伤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机械通气对于重症胸外伤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中选取30例因胸外伤致 ARDS 病例,通过机械通气对该组患者进行抢救,观察应用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6.67%,死亡患者均为多器官及循环系统功能衰竭伴有弥漫性出血,引发败血症致死。结论:有效及时的机械通气及全身综合治疗可有效提升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广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综合发展在儿童保健中的运用初探

    对于早期综合发展对于儿童保健的运用效果,应该进行具体的实践之后进行系统的评论,对于要进行整体研究的儿童,分成六百例,从而进行系统的观察,每组分成三百例,观察对照之后,对于三百例儿童进行早期综合发展的指导和干预,从而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求证,对于另外的患者,应该进行常规的干预,从而对比两组的智商发育情况和整体营养状况,整体来说,不管是情商智商,还是社交和佝偻病等的发病率都减少了,这种早期综合发展的方式应该在全部的儿童保健中进行推广。

    作者:严幼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体肋软骨联合 Medpor 耳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自体肋软骨联合 Medpor 耳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例先天性小儿畸形行耳廓再造术的患者,术前进行耳部皮肤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密切观察患者术区伤口敷料及负压引流管的情况,以及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宣教。结果:18例患者的再造耳均成活,术后效果满意。另2例中有1例因对 Medpor 耳支架产生排异反应,再造耳未能成活;1例因为患者瘢痕体质导致术后瘢痕增生,耳廓形态不佳。结论:自体肋软骨联合 Medpor 耳支架行耳廓再造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则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朱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左右髂总静脉高位汇合成下腔静脉1例

    目的:在解剖一具87cm 女童尸体时,发现左右髂总静脉高位汇合成下腔静脉,并伴有肾静脉与膈下静脉多处变异。方法:使用定位针,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神经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结果:左、右髂总静脉汇成下腔静脉时注入处外径分别为12.68mm、8.48mm,汇入时形成52.7°分叉角度。下腔静脉汇合处距腹主动脉分支处距离为50.54mm。讨论:可见本例标本为左右髂总静脉高位汇合成下腔静脉,导致肾静脉与膈下静脉汇入异常,经查询国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值和临床腹部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作者:陈翱;张智锋;刘宁;李俊;谢东东;田凤娟;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且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文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作交流。

    作者:曾金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太田痣术后护理

    目的:观察特殊波长激光对太田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特殊波长(Q1064及 Q755)的激光,根据太田痣病变的色泽、深度及密度分别治疗,每次治疗间隔为3-6个月。结果治疗6次以上、5次、4次、3次、2次和1次的显效率分别为:95%、90%、88.9%、83.1%、67.3%、37.8%。一般需治疗3~6次,4次以上的治愈率为40.7%,5次治愈率达85.7%。6次以上治愈率达96%结论特殊波长激光治疗太田痣有明显疗效,且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方便、易控制,比现有的常规治疗方法优点更多。

    作者:苟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心得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 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应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孙香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手术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采用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治疗,B 组接受采用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镇痛、麻醉并发症等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 A 组对比,我们发现 B 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 等时间点 VAS 评分明显较低,恶心、呕吐、嗜睡等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麻醉并发症少,今后可将推广应用。

    作者:周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教训与经验,以提高对该病护理质量水平,提高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的 SAP 患者,观察并记录护理过程及措施,然后作出分析。结果: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成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给予正确治疗方法及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抗凝全血充分混匀,取血小板检测结果异常血液标本100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采用显微镜进行手工计数;另外取血小板检测结果正常血液标本100例作为对照,使用显微镜手工计数,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结果,做好详细记录。结果血小板小于100×109/L血液标本80例,血小板大于300×109/L 血液标本50例,血小板在100×109/L 至300×109/L 之间的血液标本70例。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试剂质量、药物等因素均可对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精度产生影响,故需排除检测过程中干扰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可靠的参考数据。

    作者: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