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右动脉与卵巢静脉变异一例

李俊;张智锋;罗青蒲;王娟;陈俊毅;田凤娟;孙建永

关键词:卵巢静脉, 胃右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左髂总静脉, 解剖变异
摘要:目的:在解剖一具80cm女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左卵巢静脉汇入左髂总静脉,并有胃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多处变异。方法:使用定位针,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结果:胃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处外径3.00mm)自起点走行2.88mm处发出胃右动脉(起始处外径1.58mm)讨论:该标本卵巢静脉注入了左髂总静脉,胃右动脉起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变异,经查询国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值和临床腹部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雷公藤茶饮剂治疗类风湿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复方雷公藤茶饮剂对患有类风湿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类风湿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尼美舒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尼美舒利与复方雷公藤茶饮剂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类风湿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类风湿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接受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类风湿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复方雷公藤茶饮剂对患有类风湿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罗益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助产工作中存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对助产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旨在为提高产妇分娩安全和新生儿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并接受助产的孕妇26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孕妇给予医院常规助产,研究组孕妇首先分析助产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并给予综合防范的助产方式,统计两组产妇生产出血量、剖宫产感染率、助产满意率及医疗纠纷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生产出血量为237.7 ml、剖宫产感染率为4.51%、助产满意率为97.74%、医疗纠纷率为2.99%,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助产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积极防范能提高助产有效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陈玉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心内科住院并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介入术后6、12、24 h 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术后腰痛、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将理论直接应用于临床护理决策,充分地利用了各种医学护理资源,且能够显著地减少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蓝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腋臭微创手术治疗防皮瓣坏死方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腋臭手术中防皮瓣坏死的方法及疗效,预防并发症【方法】采用防皮瓣坏死处理的方法治疗腋臭15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48例痊愈,2例皮瓣小面积坏死,经治疗痊愈,腋臭复发率低。[结论]防皮瓣坏死技术疗效可靠,提高了手术治愈率。

    作者:戚东峰;杨玉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众多疾病的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因子激活,微血管中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终出现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等综合征[1]。DIC 引起的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并不高,但该病变化快、病程异常凶险,母婴病死率极高。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有15例患者出现产科 DIC,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重点介绍如下。

    作者:颜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泛子宫全切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总结了广泛子宫全切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术后导尿管管理、拔管后的排尿指导、排尿诱导、药物及康复治疗及导尿。认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或缓解尿潴留,利于广泛子宫全切后的恢复。

    作者:周苗;戴蝉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6例,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患儿术前、术后 X 线片进行分析,分级评定肘关节功能 Flynn 肱骨髁上骨折,并对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46例患儿均随访成功,手法复位均成功,其中8例因肘关节产生张力性水疱而发生骨折再次移位,5例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4例采取尺骨鹰嘴牵引治疗方法。评定患儿 Flynn 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优16,良20,一般6例,差4例。结论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重要的地位,临床应用时一定要对患肢多观察,及时对治疗策略进行调整避免发生并发症。

    作者:田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 MRI 表现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乳腺炎症,因其炎症周围组织里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其名。临床也被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闭塞性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及“慢性乳腺炎”等[1]。该病是因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紊乱,乳头和乳晕下大乳管内含脂质类分泌物积聚,引起乳管扩张,以后积聚物分解,产生的化学物质不断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目前,MRI 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协助乳腺疾病的诊断,并且具有无辐射、无创伤、软组织间对比度明显等优势。

    作者:侯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道手术患者全麻后插胃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胃肠道手术患者行全麻后插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普外科住院的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各50例,对照组行清醒状态下的常规插胃管法,观察组行全麻后插胃管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一次插胃管的成功率为70%,观察组为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3,P <0.05);在插胃管过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742,P <0.01);两组插胃管需要平均时间方面,观察组一次插胃管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621,P <0.05)。结论:对于胃肠道患者实施全麻后插胃管方法,其插胃管成功率高,插胃管平均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邓小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胆囊切除的手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70岁以上老年人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5例胆囊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5例手术21例痊愈,1例好转,1例二次手术。术前合并各种不同疾病和功能异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与术前合并疾病有关。结论:年龄、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糖尿病及其它等因素是老年胆道手术的危险因素,具备多因素者危险系数更高。临床上应高度警惕,进行周密详尽的围手术期处理,老年人手术也能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赵晓华;张文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当前,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心血管疾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之一,但是,只要老年人长期接受健康教育,并且遵循科学的治疗方式和服药方法就会减少心血管病发的死亡率。本文主要探究了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应用问题。

    作者:林丽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强膝通痹汤内服联合膝痹方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强膝通痹汤内服联合膝痹方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3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强膝通痹汤内服联合膝痹方热敷可明显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改膝关节的功能活动。

    作者:梁治学;胡燕;丁永红;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护理中无菌技术的使用技巧分析

    在临床护理护理中,熟练掌握无菌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对于护士来说是非常重要一项必备职业技能,同时也是护士必须掌握且必须要非常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作者从评估环境;入手并逐一对操作和使用物品等做了详细阐述,希望可以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唐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血栓栓塞在骨科的预防与治疗

    近年来很多经历过骨科手术的病人相继患上了静脉血栓栓塞,这是一种在骨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这种病症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使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饱受痛苦。本文简要介绍了静脉血栓栓塞症及其危害,并就如何对它进行预防与治疗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何亮;李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整形美容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过去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围术期患者208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试验组患者96名,对照组患者112名。其中针对试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工作,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工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在满意程度以及恢复时间的具体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试验组病人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的态度方面,都要比对照组表现得要好一些,两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间,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水平,让病人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表示很满意,让患者在短的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这种方法应该在临床实践中普及开来。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PH 术治疗直肠黏膜松弛型便秘3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松弛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一次性肛肠吻合器对35例直肠黏膜松弛患者进行 PPH 治疗。结果35例患者术后经1年以上随访,治愈34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PPH 治疗直肠黏膜松弛效果确切,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高艳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通过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56%,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确定,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人际沟通技巧在门诊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是促进病人健康,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基础,是双方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它能有效地表达患者对医疗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护患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树立医院良好形象的的需要。

    作者:苏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疾病之一,老年人更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对于老年人自身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地危害。在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中,患者自身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对于疾病的康复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极大的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有效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如此,本文阐述并研究了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能够引起相应的思考,并提供一定得借鉴和思路。

    作者:邵缀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药库的管理体会

    为了更好的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结构,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及时了解各类药品的使用情况,特对我院药库药品的购进、药品的库存保管、药品的出库和药品使用后的信息管理进行综合性管理。管理人员的水平、高效的信息系统和完善的制度有助于做好医院药库的管理工作,值得在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