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绝经后取环的效果分析

陈克芳

关键词:宫内节育环, 绝经后, 米索前列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为医院在此类操作的药物选择上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我院进行绝经取环的患者中,选择宫颈萎缩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的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实验组的40名患者在进行取环术前,患者阴道给米索前列醇600 mg,在3-4小时进行常规的取环手术;对对照组的40名患者在进行取环手术前,不做处理,直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取环。比较两组患者的取环成功率、取环所使用的时间、患者在取环手术中的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两组患者进行取环的手术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患者的子宫穿孔等等手术并发症,实验组的40患者在与对照组40患者在手术时间、取环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出血量方面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更短,取环成功率更高,出血量更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妇女的绝经后取环,能够提高取环手术的成功率,以及能够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值得医学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师决策查房工作流程的研究

    现行医生独立决策分级护理尚不能认为是佳决策方式,护理专家认为分级护理应由护士独立决策,医疗专家认为应由医护共同决策,医护共同决策的认同率高。运用 Delphi 法确定了分级护理决策护士的资质评定及培训大纲。同时2009年由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规定,护理级别可以由医生也可以由护士来确定,为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提供一定的法规支持和依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山西省34名医护专家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专家咨询,以期为今后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试点及实施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耿熙;陶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静脉滴注给药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目的:针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设计临床配伍应用。方法:对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分类、临床配伍稳定性等进行了综述分析。结果:在输液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配伍原则。温度、药物浓度、pH、放置时间及光照等因素是该类药物配伍稳定性的关键,是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毒副作用用小、抗菌谱广、疗效高等优点,自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一来,一直受到受到医生青睐,为治疗人类细菌感染做出巨大贡献。但因其具有β-内酰胺环不稳定易被水解,因此,找寻事宜的配伍方式,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姜晓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例 III ~IV 期带入压疮患者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20例 III ~IV 期带入压疮患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的护理能力,以促进压疮愈合,预防和减少带入压疮的再次发生和加重。

    作者:王巧玲;田美琴;郭金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5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名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5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并且把这5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4人,实验组26人;对照组只单独的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阿莫西林结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显著效果的人数为16名,所占的比率为66.67%,有效果的人数为4人,所占的比率为16.67%,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4人,所占的比率为16.67%;实验组治疗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19人,所占的比率为73.08%,治疗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7人,所占的比率为26.92%,资料没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0人,所占比率为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治疗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任建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对急性脑出血应用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详细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包括心理护理、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多种护理方法,总结在急性脑出血中应用这些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66例急性脑出血通过急救和护理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63例(95.5%),死亡3例(4.5%)。死亡原因以脑疝(1例,占1.5%)和脑干出血(2例,占3%)两种。治疗过程中有7例出现发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0.6%。所有患者短住院时间(13.5±2.9),长住院时间(26.1±1.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出血过程中能够给予针对性且有效的护理服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疾病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应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髌骨骨折是临床骨折的常见类型,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将张力带技术应用于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及护理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因此,本文着重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通过对某院收治的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疼痛、饮食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旨在提高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37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40例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查看两组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的异同点和有效护理措施,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特点是主要是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等,与对照组不同。观察组经有效护理后,死亡率13.51%,生存质量评分(38.62±2.74)分,对照组死亡率15%,生存质量评分(28.31±1.85)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时,首发症状可能被掩盖,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等变化,做出合理推断,对症治疗配合有效护理,可合理规避高危因素,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曾加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伴癫痫护理体会

    目的:对特发性甲状旁腺技能减退症伴癫痫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相关要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对1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癫痫患者进行了相关护理工作,并总结出一定的护理体会,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相应的依据。结果:该院的这位患者经 CT 检查发现,有对称性的基底节钙化与小脑齿状核的钙化问题,其临床反应是伴有症状性的癫痫。在经过一定的护理之后,这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缓解。结论:特发性甲状旁腺技能减退症伴癫痫患者需要进行癫痫护理、心理护理、日常饮食护理等,使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理解与关心。

    作者:李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管径和斑块。方法以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血管腔内径、斑块生长位置、大小及性状。结果6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无创性和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在 TIA 患者颈动脉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核素治疗患者的心理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患者核素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以提高治疗质量。方法:对我科不同疾病患者的核素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找出共性以指导护理工作。结果:针对核素治疗前、中、后找出不同治疗时期的护理方法。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护理可以避免差错、降低患者的恐怖情绪,异常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菊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护理心得

    目的:研究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护理的16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护理的16例患者中有14例疗效明确。结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护理应以综合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献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研究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总结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大限度地控制了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了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结论制度健全、人员重视、控制措施得当,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得到了有效预防。

    作者:姚翠兰;巩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了解超声检查技术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患者二维声像图特点,分析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并综合手术病理结果予以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3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3例宫角妊娠,13例宫颈妊娠,24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符合86例,误诊6例,其中29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1例宫角妊娠,13例宫颈妊娠,24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应用价值。

    作者:欧江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纯疱疹在皮肤病临床中诊断与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在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诊断进行全身及局部药物治疗。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本病常以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异方法检查予以诊断。中西医结合全身抗病毒药物及局部对症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甘秋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在面部整形美容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了解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术在面部整形美容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接诊的59例面部整形手术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面部整形美容完美者22例,有效者30例,一般者5例,无效者2例,有效率为96.6%。结论: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术在治疗各类型面部畸形、凹陷、疤痕方面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叶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小切口在治疗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周围神经卡压病症中常见的一种,在发病早期主要采取保守治疗,疗效不佳且进行性加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设计及应用改良小切口作腕管切开术,并分析其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手掌部第三指蹼与掌长肌腱尺侧缘的连线上,掌浅弓与屈肌支持带下缘之间作一约1.5~2.0cm 切口,直视下切开腕横韧带,显微松解正中神经。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24例症状完全消失,18例大部分症状缓解。拇、示、中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术后6例大鱼肌萎缩者,肌萎缩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2例术后出现伤口疤痕痛,无一例产生尺神经及掌浅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小切口进行神经松解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我院自2007年4月~2013年3月治疗腕管综合征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仕林;郑有卯;吴立志;王成;易利奇;李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取癌栓术,其中30例患者手术后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观察组,另外1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31.25%、12.5%、6.25%,观察组为85%、60%、46.67%、26.67%,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9年,观察组患者为2.22年,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的肿瘤复发率为50%,对照组为30%,两组差异显著(P <0.05)。4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采取肝癌切除术联合门静脉取癌栓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术后继续接受 TACE,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春城;卢艳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病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如不要某护士阿姨打针等等。在临床,我们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家长的恐惧感、悲哀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但家长与患儿对疾病的主体感受不同,又使家长有一些患儿没有的心理表现。便如希望角色转换,代替患儿接受痛苦的治疗等。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作者:石亚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9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0例,分为内分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手术及化学治疗,内分泌组在化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5年内总生存率及发生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情况。结果:5年内,内分泌组患者的生存率为84.44%,无病生存率为80.00%;对照组的生存率为71.11%,无病生存率为66.67%,差异明显。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对于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田锦玲;张欢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6例,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患儿术前、术后 X 线片进行分析,分级评定肘关节功能 Flynn 肱骨髁上骨折,并对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46例患儿均随访成功,手法复位均成功,其中8例因肘关节产生张力性水疱而发生骨折再次移位,5例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4例采取尺骨鹰嘴牵引治疗方法。评定患儿 Flynn 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优16,良20,一般6例,差4例。结论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重要的地位,临床应用时一定要对患肢多观察,及时对治疗策略进行调整避免发生并发症。

    作者:田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