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陈慧敏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术, 早期康复护理
摘要:髌骨骨折是临床骨折的常见类型,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将张力带技术应用于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及护理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因此,本文着重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通过对某院收治的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疼痛、饮食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旨在提高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脑静脉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重度子痫前期与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患有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3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样孕期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孕妇的神经影像学特征(磁共振、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CT、CT 静脉血管成像等)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脑脊液、颅内压、血常规),并比较差异。结果:观察组的36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大脑出血、出血性梗死或脑水肿;19例患者的颅内压>300mmH2O,9例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异常,5例脑脊液中存在红细胞;12例患者的白细胞数显著增高,9血小板数量显著变化,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而对照组孕妇的颅内压、脑脊液成分均正常,仅1例患者出现脑水肿,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测中白细胞偏高,1例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结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与脑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相关性,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对脑静脉血栓的形成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张云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乐安治疗前列腺增生20例观察

    随访观察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普乐安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经过直肠指诊和 B 超检查确认诊断所有患者为 BPH,患者年龄为48~73岁,中位年龄为59.5岁。治疗方法:口服普乐安,服用三个月,每天三次每次三片。观察:夜间排尿状况及程度、有无副作用。判定:在服药7日之后,如果排尿有力无尿液滴沥判定为“控制”;如果排尿较为有力尿液滴沥现象较为缓解判定为“有效”;如果尿频不明显或者尿液滴沥现象减轻判定为“显效”;如果患者临床表现毫无好转判定为“无效”。结果:患者发现病情有所缓解并且并发症大量减少。20例中有3例控制;有效9例;显效6例;无效2例;所有口服普乐安之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静脉药物治疗配置中心出现医务人员和病人都有重要的意义,保障了医务人员的安全,优化了药师和护理人员工作配置;也保障了病人的用药安全,减少了医疗成本。静脉药物配置药物对配药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否则对配药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配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药物和载体的配伍禁忌、注意配药的加入顺序、以药物溶解标准规范配药操作规范药物配置过程中的操作,保证药物配置质量。

    作者:李文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骨科疼痛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在骨科领域中,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疼痛进行护理时的护理特点。方法:对骨科患者第一时间内采取对症护理,大程度的缓解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患者的疼痛缓解减轻了,身体状态明显得到改善,身体的功能恢复也比较好。结论:及时有效地对骨科患者进行止痛护理能起到很好的成效,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洁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与消毒工作研究进展

    托幼机构是指0~6岁婴幼儿数在10人及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公立和私立)场所[1]。托幼机构是机体免疫力及身心各方面均未发育健全的儿童人群集中的场所,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健全,对病原体的免疫力等抵抗力还不强,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极易发生手足口病、流感、水痘、伤寒、菌痢等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群体性暴发、流行。目前,除了免疫预防等措施外,预防性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对消毒效果的监测和正确评价是保障这一措施能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2008年以来在我国出现的手足口病的大规模流行,给婴幼儿群体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主要原因除了病原体(病毒)的致病因素外,与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和消毒工作的有效与否有极大的关系。托幼机构是3~6岁幼儿人群聚集生活、活动、学习的重要场所,应归入公共场所范畴,其卫生保健工作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领域,是我国儿童保健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托幼机构的内、外环境、大型玩具,特别是室内设施、装饰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改变和增加,除了带来各种病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外,还带来了化学性的污染[2,3,4],故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保健工作和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加室内空气污染、微小气候等监测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值和监测管理办法。

    作者:钟柳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4周,体重低于2000g 的早产低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在喂养中容易产生喂养不耐受,因营养滞后,其生长发育常落后于正常新生儿,同时由于先天不足,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其生长发育需要一个追赶过程。如何通过干预加快其生长发育,降低低出生体重的危害是一个重要的优生优育问题[1]。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g 的活产婴儿。由于 VLBWI 胃肠功能不成熟。吞咽、排空,消化、吸收能力差,容易引起并发症,造成喂养困难。因此合理的喂养成为治疗 VLBWI 的重要部分。随着 NICU 的建立,VLBWI 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喂养问题是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喂养方法的选择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频彩超在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在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的功效和价值,总结经验,提高实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高频彩超在某院临床检查的50例患者并发症情况的综合收集和整理,确定隆乳充填物的不同表现,并根据此制定手术方案,其得出的结果和高频彩超检查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看高频彩超实际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的超频彩超检查结果的分类整理发现,在全部患者中,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为丰乳填充物的15例(20只)患者乳房出现明显变硬感,10例(12只)患者左右乳房出现不对称,注射的填充物出现了位移现象。13例(20只)患者乳房局部区域出现了硬结。采用硅凝胶作为填充物的隆乳患者中假体纤维出现囊性薄膜挛缩7例,硅凝胶填充物假体囊破裂3例,填充物位移患者2例。结论:高频彩超在对上述患者的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硅凝胶假体)术后的并发症诊断结果和实际手术记过吻合,是诊治隆胸术后并发症有效科学的方法,能够为临床检查提供准确直观的诊治依据。

    作者:任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前来就诊的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人,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80人和女性患者70人,年龄范围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2)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85人和女性患者65人,年龄范围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58±2.2)岁,两组患者的平均病程均为5~7年,并且都排除其他重大疾病的干扰。两组患者在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病史因素和病程因素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对基本治疗认知度、护理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方式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据数据统计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通过对我院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微创临床路径介入护理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的有效率,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加大了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

    作者:吴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5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名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5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并且把这5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4人,实验组26人;对照组只单独的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阿莫西林结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显著效果的人数为16名,所占的比率为66.67%,有效果的人数为4人,所占的比率为16.67%,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4人,所占的比率为16.67%;实验组治疗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19人,所占的比率为73.08%,治疗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7人,所占的比率为26.92%,资料没有明显效果的人数为0人,所占比率为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治疗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任建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渴从厥阴论治浅析

    消渴病临床表现各异,大多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与《伤寒论》厥阴病有诸多相似或相符。作者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研读《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的感悟,认为消渴病其位在厥阴,其病机关键在于阴竭阳郁,阳郁化热伤津,阴阳气不相顺接,其治疗大法应以养肝生津,寒温并用,通调阴阳为核心。以乌梅丸为主方加减,收效颇佳。

    作者:张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人员是患者用药的直接执行者,又是药品使用终把关人。护理人员给药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保证医院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对护理人员从医嘱的处理到给药的执行工作链中,对可能出现的给药安全问题进行了浅析,并就如何规范性、合理性的提高临床给药提出了防范措施和护理对策。

    作者:王耿熙;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假阴性分析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很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儿童疾病。智力发育和后天性学习都会受到被听力障碍制约。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手段就是听力筛查,通过对引起迟发性或先天性听力减退的因素进行筛查并进行积极治疗,以其达到减少迟发性听力减退和改善先天性听力障碍的目的,达到促进儿童正常成长的目的。

    作者:朱学珍;马惠军;吴学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48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分析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经预后处理的客观因素进行探讨,为百草枯中毒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中毒后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中毒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内科的常规治疗即进行彻底的洗胃并在静脉处使用大剂量激素以及抗自由基药物。结果: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26例死亡,22例存活;存活组中中毒距洗胃时间(min)、中毒剂量(ml)、WBC(*109/ML)、BUN(nmol /L)、CO2CP 等指标进行监测。结论:在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的早期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彻底的清理胃肠道内的毒物,尽可能的减少毒物对内脏重要器官的侵害,做好口腔护理工作以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工作,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中毒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贺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治疗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基础上,同时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天,治疗终止后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分析心电图ST-T改变。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情况方面,有效率87.5%,在心电图ST-T改善情况方面,有效率90.6%,,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

    作者: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关于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各项指标也优于对照组患者指标。结论:无痛护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腹部体症观察、心理护理、胃肠减压、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30例急腹症患者,手术治疗有24例,保守治疗6例,全部治愈。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例,经过医护人员换药后好转;腹腔包裹积液患者1例,通过 B 超行穿刺后好转。没有出现1例死亡病例。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腹症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喻兴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病房的护理风险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心血管内科病房患者多数年龄偏大,表面看似平静,却常常突然发病,病情危、重、急、险,护士工作紧张,压力大,而患者或家属认识不到疾病的危险性,发生病情变化时往往不能接受,导致护理风险系数增大。因而,加强心血管内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情况,在心血管内科病房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阴癌4例围手术期护理

    外阴癌较少见,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常见于60岁以上妇女,以外阴鳞状细胞癌常见。近年来有发病增高趋势。[1]由于手术范围广、创面大,极易感染,常常引起皮瓣坏死和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外阴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2013年6月一2014年4月,我院行外阴癌根治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胡艳;罗贝贝;黄根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发热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通过对300例发热患儿家属的心理调查,有98%家属认为发热时需要频繁测体温;95%家属认为发热必须服退热药;78%家属不知正常体温范围;69%家属认为发热是患了重病;51%家属认为患儿发热就会抽搐。

    作者:刘学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

    [目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结论]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袁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