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玲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积水及出生后动态观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58例(79只肾)的胎儿肾积水发生的时间、肾血管阻力指数(RI)、肾实质的厚度、积水程度、有无伴随畸形及羊水指数等进行随访分析,按肾盂前后径值(APD)法进行分级(I 级-V 级)。结果 I 级33例(41只肾)与 II 级12例(18只肾)积水消退。III 级7例(10只肾)手术治疗。IV 级4例(7只肾)手术治疗。V 级2例(3只肾)手术治疗。结论对于胎儿肾积水产前及产后 I 级、II 级肾积水可自然消退,III 级以上胎儿肾积水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作者:马少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30例顺产后有尿潴留的产妇进行原因分析和实施护理对策。结果: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产妇对产后休养知识的正确认知水平,降低了尿潴留发生率。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预防顺产后产妇尿潴留有效。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1例被山林野猪咬伤致头面部皮肤严重毁损伴脑外伤的病人,行吻合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手术一期修复创面,预防因创面暴露而致的局部和颅内感染,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耿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整形美容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过去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围术期患者208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试验组患者96名,对照组患者112名。其中针对试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工作,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工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在满意程度以及恢复时间的具体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试验组病人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的态度方面,都要比对照组表现得要好一些,两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间,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水平,让病人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表示很满意,让患者在短的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这种方法应该在临床实践中普及开来。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期对照组应用莫西沙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缓解期均给予流感疫苗注射、呼吸训练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与对照组14.7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防治结合,急性发作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提高疗效,缓解期应做好预防措施,以大限度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张玉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性诊断技术,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安华;张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介绍水合氯醛灌肠麻醉下小儿睑板腺囊肿手术护理工作。方法:随即抽取我院收治行眼科睑板腺囊肿手术的31例患儿,在相关护理同时,予水合氯醛灌肠联合局部麻醉,评估患儿的手术配合率及术后满意度。结果水合氯醛灌肠麻醉下小儿睑板腺囊肿手术,可极大的减少患儿产生焦虑、恐惧、抑郁情绪,增加手术配合性,提高医患满意度。
作者:徐婷婷;王燕萍;朱亚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各种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对本科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采取各种不同护理措施。结果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地减少脑外伤造成的并发症,使危重患者得以抢救成功,降低死亡率。结论加强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耿学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整形美容医学中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某整形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整形手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及满意度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研究组64例患者术后情绪平稳,心理状态及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各种术后情绪反应,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任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鼻咽部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鼻咽部手术患者共4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之后产生的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心理还有生理情况均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各项指标存在着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术后康复,体现并完善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
作者:田文莉;马君霞;张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地:探讨颈部银质针治疗在颈源性头痛中的作用。方法:对2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160例,对照组例:采用中药通窍活血汤治疗40例。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自觉症状(疼痛消失、好转、显效、无效)情况。结果显示:用银质针治疗治愈率为75%,中药药物治疗治愈率为37.5%。
作者:李丽琼;李宣;王余燕;屈泽;黄元芳;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冠心病患者96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护理组心绞痛发作(12.33±6.33)次,舒适度(106.33±1.94)分,护理满意度(92.86±2.28)分,住院时间(10.35±1.08)d,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带给患者理想的康复效果,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院护理人员是患者用药的直接执行者,又是药品使用终把关人。护理人员给药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保证医院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对护理人员从医嘱的处理到给药的执行工作链中,对可能出现的给药安全问题进行了浅析,并就如何规范性、合理性的提高临床给药提出了防范措施和护理对策。
作者:王耿熙;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代社会,人们对外在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细节到每一个牙齿。牙齿美容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在美容修复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介绍牙齿治疗中的相关原则,介绍全瓷贴面和光固化树脂两种牙齿美容的修复方式,实现牙体修复过后的自然、完整、美观的状态,消除牙体的疾患。
作者:双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为(3.3±0.5)d,总有效率为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居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繁重的医务工作让医师和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危害。尤其是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医务人员,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危害。所以,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了解研究分析,以求寻找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中承受的危害。
作者:唐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时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给予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8.13%,护理效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舒适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使疾病的治疗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并明显减轻心绞痛的症状,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周婷婷;张浪利;曾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该病症状多变,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尚不统一,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还未完全明确。患者虽然长期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加之其易导致男性不育和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本文就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沛锭;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肺栓塞是指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和(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病死率高。开胸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大,卧床时间长,缺乏活动,使用止血药物,原发下肢血管性疾病或并有慢性心肺疾病等原因,血液循环处于淤滞状态,使已激活的凝血因子不易被抗凝物质抑制而形成纤维蛋白,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当患者突然活动或用力过度时栓子即脱落而发生肺栓塞。2009年3月-2014年3月本科实施胸部手术151例,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免疫接种现状、伤者伤口处理方式等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狂犬病发病率。方法:选择我门诊处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47例犬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犬伤人群大多分布于青壮年,受伤区域主要以主城区为主,147例占124例(84.4%),受伤后12h 内就诊患者98例(66.7%),犬类伤害占82.3%,受伤部位主要在四肢,III 级暴露是普遍受伤程度。结论:暴露后采取规范化处理措施,对患者采取规范化处理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基础免疫力和免疫依从性,加强落实狂犬病健康教育,为对狂犬病实施预防的关键。
作者:宋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