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目的:为了分析联合使用米非司酮与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晚期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晚期孕妇74例,将这些孕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孕妇37人,两组孕妇均使用米非司酮与伍米索前列醇,但用药方法不同。每天早上七点为对照组中的孕妇提供米非司酮,连续口服3天,第四天7点为孕妇提供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组中的孕妇在第一天早上七点口服米非司酮,第三天早上7点为孕妇提供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并用氯化钠将伍米索前列醇湿化后,放进孕妇阴道内。使用统计学方法观察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出血量、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中孕妇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中孕妇的总有效率为86.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中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临床终止早孕晚期妊娠孕妇时,联合使用米非司酮与伍米索前列醇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安全有效,具有花费时间少、疼痛轻、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出血量少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显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碘仿和甲醛甲酚两组根管内封药方法治疗慢性牙根尖周炎瘘管闭合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科治疗的慢性牙根尖瘘管闭合患者共180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根管预备后置碘仿糊剂的封药方法,对照组采取甲醛甲酚封药方法,观察1周,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完全闭合55例(61.1%),瘘管缩小21例(23.3%),瘘管仍存在14例(15.6%),对照组闭合28例(31.1%),瘘管缩小21例(30.0%),瘘管仍存在14例(38.9%),观察组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用碘仿糊剂的封药方法对慢性根尖周炎瘘管闭合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上升明显,产后出血是剖宫产的并发症之一,重度产后出血因循环血量骤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而导致产妇死亡,因此,及早找到原因,早期诊断休克,并加以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使产妇转危为安。
作者:冯静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记录其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应用情况,了解其感染性与非感染并发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86例无营养风险,总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低于有营养风险者。在有营养风险的病人中,营养支持组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无营养支持组。结论有营养风险病人应用营养支持,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有巨大裨益。
作者:蒲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治疗前)与第90天(治疗后)GCS、残疾分级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 <0.05),但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经过早期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凯;魏进旺;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妊娠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已成为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7例妊高症产妇与同期随机抽取60例无妊高症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以探讨妊高症对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淑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评价蓝光联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经临床确诊的寻常型痤疮患者15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给予蓝光联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外涂。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皮损均有明显好转,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82.90%,对照组为55.5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蓝光联合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冯华;倪文琼;陈自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护理安全应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五官科专科性较强,治疗多而复杂,存在的安全隐患多,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操作技术、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具备处理各种风险预案的能力,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荨麻疹就是我们俗称的风疹块,它是皮肤黏膜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很多种因素都会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从而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表现在皮肤上就是一个个淡红色的风团,它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仅有10%~20%的患者能够明确病因,可以归总为:内源性与外源性。内源性因素指遗传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神经精神因素,外源性因素指药物,食物,环境中吸入性接触物质,物理、生物感染因素,临床上以皮肤、粘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中医学一般认为慢性荨麻疹系体内风邪炽盛,风善行面数变,发之于表,故成“风团”,风团者,游走不定之团块也。急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比较简单,主要为风邪内袭,风善行,发于皮肤,是为“风团”,中医称为“瘾疹”。而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发病机理为风邪炽盛,风善行而数变,易阻滞气机,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滞则血瘀,血瘀则脏腑功能失调,终致机体正气受损、阴气耗散,无力驱逐内袭之风,使风邪留恋不去,终致“风团”迁延不愈,既西医所讲慢性荨麻疹。目前发现西医西药治疗荨麻疹极容易复发,尤其是气滞血瘀型荨麻疹,西医药物治疗能够带来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的很多副作用,如抗组胺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但也存在着各种副作用,尤其高空作业的工人、驾驶员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作者:黄玲娟;钟江;王艺;冯杲;吴志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预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10%)、复发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复发,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林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如何在手术室实施护生护理教学。方法根据医院手术室临床特点的不同,应对在医院手术室进行实习的护生,根据其实际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由于护理教学计划的科学规范,实习期满后96%以上的护生均能达到要求。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护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更全面的护理知识。
作者:曹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从护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出发,分析了健康教育的作用以及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期通过简要分析能够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旨在减少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痛苦。
作者:马雪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头癌外科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1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手术治疗组(21例)、姑息性手术组(68例)、手术切除组(23例)。结果手术切除组1、3及4年术后生存率(78.26%、39.13%、17.39%,中位生存时间24.9个月),较姑息性手术组(30.88%、0、0,中位生存时间8.4个月)和非手术治疗组(4.76%、0、0,中位生存时间6.5个月)明显提高。结论外科手术切除主要用于胰头癌的治疗,特别是对性胰十二指肠的切除手术室保障治愈胰头癌治疗的唯一方式,与门静脉或者肠系膜上的静脉连接起来进行手术切除、半肝切除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提升了胰头癌的实质性根治性切除率、增强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加强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贺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做好基层医院感染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本院几年来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采取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消毒隔离管理及开展相关监测等措施。结果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收到一定成效。结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疗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张大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痔是消化外科常见病,Ⅲ、Ⅳ期脱垂性内痔的治疗既往多采取外剥内扎术,术后肛门部位疼痛时间长,创面愈合慢,肛门失禁以及肛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与传统外剥内扎手术相比该手术的大优点是:①由于不切除肛垫,术后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②由于肛门部皮肤及痔核不予切除,肛管及肛门部皮肤没有创面,术后没有传统手术后常见的肛门部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术后患者能够很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因为没有哪一种疼痛比肛门部的疼痛更多样化和更具主观性,患者对减轻疼痛的期望值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下探讨吻合器痔环状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价值和手术技巧。
作者:阿德力·托呼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随机选择,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血清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其中 B 超确定,询问病史确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9例,正常者64例做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酒精性脂肪肝组 BMI、WHR 及血甘油三脂更高(P =0.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更低(P =0.005),差异有统计意义。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具有影响的是 WHR 和胰岛素敏感指数。
作者:高胜君;高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发展已及各项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人们在医疗诊断过程中对 X 线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也就意味着在接受诊断检查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仅能够利用 X 线起到治疗的作用,同时受到 X 线的辐射作用也会随之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儿童接受 X 线诊断治疗的病例越来越多,儿童对于 X 线较成人更为敏感,加上医院防护措施的不完善,增加了儿童受 X 线辐射的危害几率。因此本文就 X 线对于儿童不同部位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阐述,并且寻找出有效的 X 线防护措施,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赵洪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独采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加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2例患者中痊愈30例,其痊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8,P <0.05)。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包块直径和血β-hCG 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包块直径和血β-hCG 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另外研究组在治疗后包块直径和血β-hCG 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21、8.92,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严重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而且经肝肾功能检测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氨甲喋呤单次肌注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静脉留置针输液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其操作简单,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便于临床用药。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较多,如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固定方法、封管液的选择与封管技术、药物因素等等。在临床工作中,我科针对相关因素,采取了相应护理对策,从而延长了留置时间,保护了血管,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马振华;肖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胃炎采用胃康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行胃康汤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情况,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20.0%,治疗总有效率为65.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胃康汤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昆仑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