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封波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 心力衰竭,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 NT -proBNP 的水平变化,探讨 NT -proBNP 用于评价心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97例,其中冠心病67例,高血压心脏病42例,心肌病37例,瓣膜性心脏病51例,以及健康对照2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NT -proBNP 浓度,同时采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末内径、左房内径及左室的射血分数,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法)比较 NT -proBNP 在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 NYHA 分级间的差异。结果:在所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NT -proBNP 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且 NT -proBNP 浓度随 NYHA 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地升高(P <0.05);在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NT -proBNP 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EF)呈负相关,即 NT -proBNP 浓度随 EF 值下降而上升(P <0.05),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现 NT -proBNP 与射分数等指标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NT -proBNP 均显著升高,其水平值的高低可以反应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中护理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的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的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治愈成功29例,1例因病情过重治疗无效死亡。对照组30例治愈26例,4例治疗无效死亡。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时血液透析是使患者心衰症状快速改善的有效方法,同时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起到了纠正作用,加强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得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燕;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科住院病人的舒适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逐步提高,护理工作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所谓舒适就是指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感觉。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模式”引起了护理界的重视,减轻病人痛苦,增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促进病人的舒适度,是目前护士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效、直接的办法,这也是是护理学面临的重大考研,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50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陶娴;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修复前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修复学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使用正畸治疗后的30例修复体在形态、功能、美学等方面均达到了较完美的效果。结论:修复与正畸治疗配合,可以明显改善修复效果。

    作者:余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肝硬化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1.0g,3次/d,服用6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 和 AST)、肠粘膜屏障血清标志物(D -乳酸、二胺氧化酶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 ALT、AST、血浆 D -乳酸、二胺氧化酶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谷氨酰胺能降低肝硬化患者肠道通透性,保护患者的肠道粘膜,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并促进肝功能恢复。

    作者:甘畅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详审病机,小儿感冒三步论治

    小儿感冒是小儿常见病,目前大多以风热、风寒论治;但笔者认为因为小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和社会的变迁,小儿感冒不能简单以风热、风寒治疗,而应根据小儿的生理特性,辩证用药,笔者以疏风、清热、健脾益气三步论治治疗小儿感冒,效果良好。

    作者:张国辉;聂忠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绝育术后13年宫内宫外同时受孕一例

    患者42岁,以停经53天,下腹痛7天,加重3小时入院于2013年5月6日,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3年3月23日,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于7天前无诱因自觉右下腹撕裂样疼痛,后渐感整个下腹胀痛,于2小时后略有缓解。于当地私人诊所诊断盆腔炎给予静点抗生素7天,自觉仍下腹疼痛,于3小时前自觉疼痛加剧,伴肛门坠胀感急来我院。病来无头晕、心悸、晕厥、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婚育史:23岁结婚,顺产二次,子女体健。29岁行绝育术。体格检查 T.36.8℃,P.96次/分,R.23次/分,BP.100/80mmHg.痛苦面容,扶入病室,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肌紧张阳性,肝脾未触及,整个下腹压痛阳性,以右下腹为著。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白带稍黄,无血,后穹隆饱满,宫颈光滑,举痛摆痛均阳性,子宫前位增大约孕50天,于右下腹接上及条索状包块4.03.0cm 大小,压痛显著。辅助检查:尿 HCG 阳性,血 HCG 待回报,WBC:14.6109/L,血小板216109/L,血红蛋白83g/L,凝血指标正常,给予后穹窿穿刺,抽出5ml 不凝血。妇科彩超回报:子宫前位略大,宫腔内可见3.02.5cm 大小妊娠囊,可见胎芽及胎心搏动,右附件区可见4.22.6cm 大小混合性包块,血流丰富,盆腔积血5.36.8cm.提示:早孕,附件区混合性包块--异位妊娠待除外,盆腔积血。入院诊断:宫内宫外同时妊娠。诊疗计划:立即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因患者无生育要求,要求同时行人工流产术。腹腔镜术中所见:腹腔内积血及凝血块约800ml,子宫前位增大孕50天大小,左侧附件正常,右侧卵巢正常,右侧输卵管壶腹部4.03.0cm 大小包块,表面紫蓝色,可见一破裂口活动性出血。术中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纵向切开输卵管可见完整绒毛组织。同时给予人工流产术,可见另一个完整绒毛组织。标本皆送病理,病理回报:右侧输卵管妊娠,宫内妊娠。

    作者:王雅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碘酊与酒精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共收治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带状疱疹患者,予以碘酊搽拭、酒精湿敷、口服阿昔洛韦片、复合维生素B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昔洛韦片、复合维生素B片口服;两组治疗期间常规使用青霉素预防感染。结果: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皮疹消退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治疗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疗效,经济实惠,缩短病程,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杨登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康教育作为传播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增进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护理作用为了使健康教育发挥治疗效果并融于护理职责中,近年来我院更新观念,大胆实践,将工作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上来,建立起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健康教育的人文理念,运用相应的护理程序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将护理学知识融于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治疗、护理全过程,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每一名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帮助患者大限度地达到生理与心理、社会的平衡与适应。在护理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种根管内封药方法对慢性牙根尖周炎瘘管闭合疗效的比较

    目的:对碘仿和甲醛甲酚两组根管内封药方法治疗慢性牙根尖周炎瘘管闭合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科治疗的慢性牙根尖瘘管闭合患者共180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根管预备后置碘仿糊剂的封药方法,对照组采取甲醛甲酚封药方法,观察1周,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完全闭合55例(61.1%),瘘管缩小21例(23.3%),瘘管仍存在14例(15.6%),对照组闭合28例(31.1%),瘘管缩小21例(30.0%),瘘管仍存在14例(38.9%),观察组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用碘仿糊剂的封药方法对慢性根尖周炎瘘管闭合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年的子宫内膜、月经量变化及子宫出血类型,以助于临床应用及咨询工作。方法对同期是三甲妇幼保健院曼月乐治疗的8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PBAC 评分法比较治疗前后焦虑症状评分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月经量的改变,并分析。结果:放置后焦虑改变 SAS 评分较放置前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的改变:治疗前后相比,PBAC 评分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 <0.01。放置曼月乐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置曼月乐能有效地缓解焦虑,减少月经量,子宫出血变化,表现为不规则出血逐渐转向正常月经、闭经,使围绝经期女性顺利过渡到绝经期,不良反应小,可避免手术切除子宫,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永毅;黄春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结核防治中家庭干预模式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应用家庭干预模式对肺结核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12月在本院治疗的48例肺结核病患者,随机选择24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24例采用家庭干预模式进行干扰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和调查,对患者的依从性、自护能力、健康行为、满意度及临床治愈率情况进行统计,并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采用家庭干预模式进行干扰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0%、依从性、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等明显提高和改善,并且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有2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3.3%,对照组有13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54.2%,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家庭干预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的防治,在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以及治愈率方面均优于采用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患者,并且家庭干预模式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强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时的配合程度,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效果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

    作者:甘金苑;汪家兴;李彬;姚剑锋;梁雪霞;卢银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综合治疗胰头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胰头癌外科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1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手术治疗组(21例)、姑息性手术组(68例)、手术切除组(23例)。结果手术切除组1、3及4年术后生存率(78.26%、39.13%、17.39%,中位生存时间24.9个月),较姑息性手术组(30.88%、0、0,中位生存时间8.4个月)和非手术治疗组(4.76%、0、0,中位生存时间6.5个月)明显提高。结论外科手术切除主要用于胰头癌的治疗,特别是对性胰十二指肠的切除手术室保障治愈胰头癌治疗的唯一方式,与门静脉或者肠系膜上的静脉连接起来进行手术切除、半肝切除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提升了胰头癌的实质性根治性切除率、增强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加强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贺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头面部皮肤严重毁损伴脑外伤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护理

    对1例被山林野猪咬伤致头面部皮肤严重毁损伴脑外伤的病人,行吻合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手术一期修复创面,预防因创面暴露而致的局部和颅内感染,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耿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论护士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常见危害及防护对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繁重的医务工作让医师和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危害。尤其是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医务人员,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危害。所以,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了解研究分析,以求寻找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中承受的危害。

    作者:唐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行为治疗和护理干预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类风湿因子阴性,累及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该病发病率在炎症性关节炎中占第2位,可引起腰痛、晨僵、脊柱活动受限等关节外症状,是患者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2]。该病好发于青年男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我们通过对26例 AS 的患者除采用药物控制、心理干预、运动指导等综合治疗,并实施了行为治疗和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整形美容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过去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围术期患者208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试验组患者96名,对照组患者112名。其中针对试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工作,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工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在满意程度以及恢复时间的具体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试验组病人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的态度方面,都要比对照组表现得要好一些,两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间,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水平,让病人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表示很满意,让患者在短的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这种方法应该在临床实践中普及开来。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型脑外伤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513例患者中的100例,并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早切组和非早切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结果:早切组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sgow Coma Scale,GCS)(7.41±2.09)高于非早切组(6.13±1.71),早切组低氧血症比率(14.0%)低于非早切组(34.0%),早切组肺部感染率(22.0%)低于非早切组(44.0%),早切组死亡率(16.0%)低于非早切组(36.0%)。结论: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型脑外伤患者住院时间、术后 GCS 评分、肺部感染率及死亡率有直接影响,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术对患者术后治疗和护理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做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方法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了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使用静脉留置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一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作者:徐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校教师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中的工作总结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是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大检阅,对被评院校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由教师来实施,因此教师在迎评促建工作中应位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有序的实施。

    作者:秦泗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阴癌4例围手术期护理

    外阴癌较少见,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常见于60岁以上妇女,以外阴鳞状细胞癌常见。近年来有发病增高趋势。[1]由于手术范围广、创面大,极易感染,常常引起皮瓣坏死和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外阴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2013年6月一2014年4月,我院行外阴癌根治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胡艳;罗贝贝;黄根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