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长春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患病人群以女性居多,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男女患甲亢病的比例为1:4[1]。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食量增多,逐渐消瘦、多汗畏热、极易激动、心慌心悸、突眼等,这种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高代谢引发的。对于原发性甲亢病而言,还有一种病因,即多器官累及,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甲状腺肿大以及颈部血管杂音、神经及血管兴奋增强等。甲亢病严重时还可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甲亢病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2]。但是,这种手术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随其而来的可能是并发症以及复发的危险。基于此,对甲亢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娟;王耿熙;杨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总结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根除治疗期间的护理资料和护理的体会。结果通过用药和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心理护理、用药和饮食指导是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重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潇潇;井玉芳;房庆华;于金玲;杨丽华;邵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交流总结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使用规范的健康教育,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促进伤口一期愈合。方法;针对患者诊疗时间短、对健康知识渴求强烈的特点,对患者有步骤地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290例清创缝合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术后相关知识掌握率达93%,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投诉减少。结论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清创缝合患者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和自护能力,同时能提升护士知识架构,丰富了急诊特色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经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为适应人们的健康要求,开展及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知识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对临床专业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提出改善预防医学教学的措施,以期对预防医学教学有借鉴作用。
作者:赫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研究探讨泰利必妥滴眼液在细菌性角膜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眼科进行治疗的细菌性角膜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卡那霉素滴眼液进行滴眼治疗,观察组给予泰利必妥滴眼液进行滴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9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中,痊愈49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泰利必妥对细菌性角膜炎进行治疗,药理作用明显,能够对多种细菌产生抑制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丁艳红;殷志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115例施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对疗效及术前、术后的护理要求,护理措施及体会进行整理,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了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及坐浴的作用。结果:经手术及精心护理后,11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4天。肛门恢复正常,大便通畅,无复发。结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是经典的、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复发率低,费用低。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在预防出血、止痛、预防尿潴溜及抗感染方面加强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天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吡柔比星行神经鞘膜内注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12~2010-7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口腔科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00例,其中男性356例,女性344例,均采用手术显露神经支后行鞘膜内注射吡柔比星。并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术后24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口头数字化分级表(VNRS)评估。结果将术后四个时间段记录的VNRS分数,分别与术前VNRS分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四个时间段记录的VNRS分数相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鞘膜内注射吡柔比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赵和平;朱晓瑜;张建英;董潇;陈小燕;赵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至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牙周病至前牙移位患者,均在基础治疗后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本组30例患者通过口腔正畸治疗后,全部矫正成功。且与治疗前相比,在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前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以及牙周出血指数等方面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能够改善牙齿松动程度,复位效果显著,保持牙齿美观大方。
作者:张万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死亡率高,应尽早进行病因学治疗。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对59例颅内动脉瘤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中慧;习志强;孙晓立;姚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加强高危孕产妇酌管理,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我区2013年10月-2014年4月间的筛查出高危孕产妇在册材料进行分析。结果:9600名孕妇筛查出高危2450名,筛查率25.52%,前3位高危因素为流产史≥2次或自然流产≥3次、年龄<18岁或≥35岁、疤痕子宫。结论: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提高保健工作质量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余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自制压力指示糊剂在全口义齿初戴的作用。方法用隆力奇护手霜与氧化锌粉调成糊状,置于全口义齿的组织面,少量多次调磨,提高义齿与粘膜的密合性。结果在全口义齿初戴时应用自制的压力指示糊剂,可以使义齿与黏膜达到好的贴合。结论应用自制的压力指示糊剂,节约了成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史立红;胡瑞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免煎中药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总结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免煎中药颗粒存在的优势、缺陷以及展望前景。结论:免煎中药具有溶解性好,容易吸收,携带和保存方便,药量易于控制,质量标准控制严格等优势,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杨开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有研究认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可有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1〕。但两者复合的适浓度,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结果也不尽相同〔2〕。本文通过近年我院采用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复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观察结果,探讨两者复合的适宜浓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杜诚;王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法。方法对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综合疗法。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随访六个月,总有效率9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法效果满意。
作者:李彩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就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患者共2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36.6岁,脑脊液鼻漏患者16例,耳漏患者8例,鼻漏合并耳漏患者2例。本组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结果:经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并发症,均治愈出院。脑脊液漏分别于受伤后2-17天停止,平均5.8天。结论: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每日补充果汁或菜泥、香蕉等,也可用温开水冲适量蜂蜜口服以保持大便通畅。昏迷及年老体弱的患者可给予静脉营养。禁食过于干燥和刺激性食物。若出现便秘,可应用开塞露或缓泻剂以免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升高,漏口裂开。
作者: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院呼吸内科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 VITEK -2 Compact 系统鉴定细菌,K -B 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老年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1542份痰标本分离出病原菌442株,革兰阴性杆菌332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念珠菌属85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25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复方磺胺甲恶唑都有一定程度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老年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较高,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阑尾炎性包块的经典观点主张非手术治疗2~3个月后再择期手术。但其存在炎症消散时间长、易复发、需再次手术等情况。但主要认为是由于阑尾急性炎症反应后阑尾周围出现脓肿和炎性包块,多由细菌感染。阑尾炎性包块粘连型、脓肿型和肿块型。一般临床诊断较为容易,患者多有转移的疼痛,且腹痛是常见的早症状、胃肠道症状、乏力、发热,且病程在48h 以上者,经查体可触及右下腹包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阑尾炎性包块治愈的关键。本院为加强临床诊治手段,对30例阑尾炎包块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险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口腔美学设计是口腔临床中的热点,在前牙美学修复中,检查获取患者的前牙信息从而分析患者美学缺陷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美学修复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成像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阐述口腔美学设计中数字化设备应用的优势与患者参与设计的必要性,进而对数字化口腔美学设计辅助前牙美学修复的前景。
作者:蔡文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低血容量性休克分为失血性休克及创伤性休克,对于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即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液体复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液体复苏,强调即刻大量快速补液,使机体收缩压迅速上升至90mmHg以上,但在大量液体复苏过程中常遇到出血量增多的情况,死亡率较高。休克期液体复苏是一项关键性工作,是否补液得当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熟练掌握和应用有密切的关系,要求护士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加强专科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技能,提高救护质量。本文就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低血容量性休克应用中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邓小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护理行为及心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笔者对87名手机依赖中学生进行护理行为及心理干预。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行为和心理干预,87名手机依赖中学生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积极的护理行为及心理干预,对出现手机依赖倾向的中学生心理行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霏霏;王卓诣;周能;张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