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

吴琼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复位内固定术,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患1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病患分别为50例。对观察组病患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效32例,治疗显效9例,治疗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8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内固定术治疗有效20例,治疗显效14例,治疗无效16例,治疗有效率6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髋骨关节置换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式有助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恢复,是一种良好的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有利于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多西紫杉醇治疗。结果观察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的为27例,有效率为87.1%,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5例,一年生存率为80.6%,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共31例患者,其中患者近期治疗有效为24例,有效率为77.4%,患者生存期一年或以上的有20例,一年生存率为64.5%,15例出现不良反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宫颈炎利普刀术前保妇康栓阴道上药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宫颈炎利普刀术前保妇康栓阴道上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确诊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LEEP 刀治疗,观察组除接受 LEEP 刀治疗之外还接受术前保妇康栓阴道上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利普刀术前保妇康栓阴道上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小于不接受保妇康栓阴道上药治疗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变异一例

    目的:在观察一具172cm 老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并双胆囊动脉走行变异。方法:使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米尺测量身高(cm)。结果:肝总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走行23.70mm 肝总动脉;胆囊动脉起自肝右动脉,走行9.06mm 处分为上、下两支。讨论:观察可知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伴有双胆囊动脉,经查阅文献该型变异较为罕见,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据和临床腹部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作者:谢东东;张智锋;刘婷婷;谭琴文;王娟;田凤娟;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透明质酸在鼻面部注射中引发缺血性障碍并发症的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总结透明质酸在鼻面部注射时引发缺血性障碍并发症的治疗体会,观察治疗效果。方法:从2012年6月到2013年2月于我院门诊治疗因鼻面部注射透明质酸引发缺血性障碍并发症的患者中选取6例病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抗炎扩血管对症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抗炎扩血管治疗后,于1周时间炎症及脓肿均基本消除,局部存在少量结痂,经预防瘢痕护理后,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不存在有明显疤痕的病例。结论:透明质酸应用于鼻面部美容时,可导致缺血性障碍等并发症,及时对患者采取抗炎扩血管对症治疗,可有效消除炎症,避免明显瘢痕产生。

    作者:陈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外套管柔韧、刺激性小,不易刺破血管,可随意弯曲、不易脱出,便于肢体活动,在临床上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对病人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有利于危重病人的临床用药和抢救,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已越来越被广大病人及护士所接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进行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者为11例,治疗有效者为13例,治疗无效患者6例。2组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者为21例,治疗有效者为6例,治疗无效者为3例。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风险较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黄文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试析对慢性病病人的护理

    老年人由于系统功能均有下降,很多都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残疾。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在走下坡路,易出现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疾患,并易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侵袭。出现各类并发症,再加上器官老化营养吸收不良,使得疾病迁延难愈。对此作为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修养,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还要加强对护理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要了解有关心理、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情感交流的技能,全心全意护理每一位老人,及时发现问题,大限度的满足其安全、自尊、爱与归属感的需要。

    作者:杨传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中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建立护理风险评价体系及科学的管理机制,研讨防范护理风险对策,提高抗风险意识。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改善了护患关系,加强了整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结论:内科病房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症状。方法回顾从2004年2月至2011年8月所治疗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的资料,并以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对照组,以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主要从性别差异、疾病的诱发因素、高脂血症以及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并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和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的比较发现,女性的发病率较低,诱发因素较多,两组的合并高脂血症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青年组与老年组的急性心肌梗死各有特点,在青年组中常出现持续性的胸痛,在常规的检测中应该做好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从而更好地诊断该病。要针对心肌梗死发病诱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工作。

    作者:吕从改;孙明宇;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洪江市艾滋病初筛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洪江市艾滋病初筛结果,并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洪江市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接受艾滋病筛查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标本58290份,利用 ELISA 法分析体检结果,并明确体检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阳性检出者192例,阳性率为0.3%。经进一步检查,得知有5份阴性标本,比例为2.6%。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试剂的使用对检测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结论在艾滋病初次筛选中,要想保证检测准确性,必须使用合格的标本与试剂,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控制假阳性发生率,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彭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甲亢并发的临床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甲亢的发病率为0.05%~0.12%。甲亢和妊娠可相互影响,对妊娠的不利影响为早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死胎等,而妊娠时可加重甲亢病人心血管负担。因此,提高对甲亢妊娠的认识,及时恰当的诊治和护理,对母亲和胎婴儿的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科护理学技能改革与探索

    内科护理学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整体性强,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学校的扩建和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出现了临床见习不足、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使以临床见习为主要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建立能适应新型医疗形势的临床专业课实践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

    作者:赵喜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国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CP)是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该病症状多变,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尚不统一,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还未完全明确。患者虽然长期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加之其易导致男性不育和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本文就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沛锭;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位管理与产程进展

    目的:研究产程中进行体位管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入产房分娩的孕妇620例作为研究组,产程中选择自由体位,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产房分娩的孕妇58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分娩体位,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小时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平均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小时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O.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05)。结论在产程中应用体位管理,可以明显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洪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 MRI 表现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乳腺炎症,因其炎症周围组织里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其名。临床也被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闭塞性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及“慢性乳腺炎”等[1]。该病是因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紊乱,乳头和乳晕下大乳管内含脂质类分泌物积聚,引起乳管扩张,以后积聚物分解,产生的化学物质不断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目前,MRI 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协助乳腺疾病的诊断,并且具有无辐射、无创伤、软组织间对比度明显等优势。

    作者:侯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饮食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血糖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饮食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 A、B 两组,给予 A 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之上,给予 B 组患者饮食及运动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糖尿病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之干预前均有显著变化,但 B 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压则比之干预前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饮食及运动护理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海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护理过程中,观察组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1±1.05)d、(9.87±1.15)d,对照组分别为(9.56±1.13)d、(14.63±1.49)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中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用药护理、巡房的满意度分别为94.44%、93.33%、94.44%、9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结核病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快速且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到2013年4月我院普外科的手术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随机抽取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45例作为实验组,对其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龙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胃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通过实验分组的方式来探讨中医辨证疗法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西医治疗同中医辨证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而参照组采用的是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9%,而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的疗法来治疗慢性胃炎,可以减少治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和可靠,进一步地对治疗效果进行改善,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庹进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

    [目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结论]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袁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