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瘢痕整形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钱海燕

关键词:烧伤瘢痕整形, 围术期, 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烧伤瘢痕整形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对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探讨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围术期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平均住院时间(11.2±0.4)d,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成都地区儿童七种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了解近年成都地区儿童七种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3月住院的25547例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的七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VA)、流感病毒B(IVB)、副流感病毒1、2、3(PIV1、PIV2、PIV3)和腺病毒(ADV)。结果:25547例标本中共检出9205例阳性,阳性率为36%。其中RSV感染为5739例,阳性率为62.35%;IVA感染为478例,阳性率为5.19%;IVB感染为120例,阳性率为1.30%;PIV1感染为158例,阳性率为1.72%;PIV2感染为32例,阳性率为0.35%;PIV3感染为1483例,阳性率为16.11%;ADV感染为728例,阳性率为7.91%。结论:小儿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存在不同的病毒感染率,婴幼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儿童,RSV,PIV3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感冒颗粒治疗103例患儿的疗效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感冒颗粒治疗患儿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3例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小儿感冒颗粒治疗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小儿感冒颗粒,并给予严密的护理观察后对两组患儿护理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有效率为82%,治疗组服用小儿感冒颗粒的患儿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小儿感冒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并经过护理观察,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叶玲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强化情商在门诊护士中的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和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公众形象,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护理服务质量是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成员,其情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能否真正做到关心、同情、理解、宽容病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社会医疗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门诊医疗,在医院,患者首先接触到的是门诊分诊护士,他们的言谈举止、人格素质会给患者留下第一印象,门诊护士除了具备高尚的爱岗敬业精神,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外,还必须注重情商的培养,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杨梅;张雪芹;杨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B型钠尿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发展与B型钠尿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9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测定CRF患者代偿期、失代偿期以及尿毒症期以及正常人的全血BNP水平,对比观察CRF患者肾功能与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RF患者三个不同阶段的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CRF病情的发展,BNP水平逐渐升高,两两差异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RF疾病严重程度与BNP水平呈正相关,BNP水平检测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辨别、诊断CRF疾病分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CRF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天珍;董天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呼吸困难误诊漏诊9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小儿呼吸困难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误诊漏诊的呼吸困难患儿96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容易导致小儿呼吸困难误诊漏诊的原因依次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并肺炎(26.04%)、喉、气管、支气管软化、狭窄(21.88%)、先天性心血管疾病(15.63%)、腹部疾病(10.42%)、代谢异常(9.38%)、神经系统疾病(8.33%)和中毒(7.29%)、肺出血肾炎综合征(1.04%)等。小儿呼吸困难如果出现误诊漏诊,很容易危及患儿的生命,临床上应该及时进行确诊。结论小儿出现呼吸困难误诊漏诊的原因多为呼吸道误吸等,对于单独使用呼吸系统疾病无法合理解释的患儿应该尽早进行相应检查,以便及时确诊,以此提高患儿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欧阳珍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支原体肺炎序贯疗法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序贯疗法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序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30%,且无中断治疗情况,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仅为69.57%,且3例患者由于严重不良反应无法耐受中断治疗;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3.04%,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17%,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获得理想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手术与常规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伴息肉疗效的比较观察

    目的:对鼻内窥镜手术与常规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需行手术治疗的鼻窦炎伴息肉患者共100例进行本次研究,研究开展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划分,可划分为实验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鼻窦手术治疗)两组,各50例,对两组临床效果及术后1年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且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出现2例复发,复发率4.7%;对照组出现4例复发,复发率为11.1%,差异显著。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息肉,可取得较常规鼻窦手术更高的临床效果,且术后复发率低。鼻内窥镜手术基础上,加强手术操作和术后随访治疗,可进一步提高鼻窦炎伴息肉治疗效果,应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姜集成;庄孔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0例肝功能检验使用抗凝血的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肝功能检测使用抗凝血的检测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肝炎患者为实验组,再以40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普通法与抗凝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两种检测方法下肝功指标是否一致。结果:两种方法下两组患者9项肝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凝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佩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方法: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对骨科住院患者全方位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工作积极性,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减少护患纠纷,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作者:孟留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益母草胶囊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42例按照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仅使用缩宫素,实验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加用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1h、2h、24h的出血情况和子宫恢复情况的不同。结果:对照组产妇在术后1h、2h、24h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9.2±59.3g,术后两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78.2±13.7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429.3±98.2g;实验组产妇在术后1h的出血量为195.4±45.6g,术后2h的平均出血量为29.6±9.4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321.4±25.1g。对照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6.1±0.35cm、15.2±0.27cm、15.0±0.31cm、15.0±0.15cm;实验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5.9±0.29cm、14.3±0.31cm、13.8±0.51cm、12.9±0.17cm。结论:联合使用缩宫素和益母草胶囊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加快子宫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唐建娣;陆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用于妇科普查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液基9细胞学检查用于妇科普查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共10000例进行巴氏涂片细胞学(即CS)普查的人群和7000例进行液基细胞学(即TCT)普查的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巴氏涂片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标本的满意度。结果:CS组对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有0.037%的检出率,标本的满意度为59.000%。TCT组对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有0.283%的检出率,标本的满意度为94.000%。结论:TCT组与CS组进行比较,TCT对宫颈癌前病变有更高的检出率,标本的满意度也更高。在临床工作中,TCL可以替代CS进行宫颈癌的癌前筛查,值得推广。

    作者:陈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高血压患者420例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缬沙坦,疗程6周。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都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中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改善程度更好。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有效果的有20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5.7%;而对照组中治疗效果有效果的有178例,无效患者32例,有效率为84.8%,低于观察组。结果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

    作者:葛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脏介入术后拔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状动脉介入检查(造影)及治疗(PC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1)。由于拔管时间离局麻时间较长,拔管时局麻药已失去作用,拔管时方法不当,动作过猛,压迫用力过大,加压包扎过紧均可加重疼痛。疼痛刺激可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张力突然增强,导致内脏及肌肉内大量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心率迅速缓慢。剧烈疼痛还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2]。拔管前加强局部麻醉,可在鞘管周围注射1%利多卡因,拔鞘管时动作要轻柔,不宜过猛过快,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压迫股动脉,按压力度以能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避免过度用力或压迫面积过大。同时给于心理上的支持,并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

    作者:卞修蕊;刘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地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或“彻底性溃疡手术”,术后配合以溃疡的内科药物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不典型症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地及时治疗,多有赖于及时准确的进行腹腔穿剌,积极的手术,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高征的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

    目的:分析和回顾66例妊高征的病例,探讨对于妊高征的整体护理中的问题,并着重提出如何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对我院产科2009-02~2012一03收治的妊高征病例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病例无一例产妇死亡,发生产后出血率为1.5%;产前子痫率为3.03%,产后子痫率为1.5%;新生儿死亡率为1.5%;新生儿出生窒息率为9.09%。结论:对于妊高征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实施,加上正确的处理,对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红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处理方式的探讨

    目的:观察并研究女性患者在经过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处理方式。方法:本实验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平均每组50例。对每组中的一半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另一半患者进行清宫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采用保守治疗方式的阳性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及出血量明显高于采用保守治疗的阴性组患者,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清宫治疗方法的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出现阴道流血不止,且超声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出现不正常时,可采取清宫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杨翠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普外科护士腰背痛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普外科护士腰背痛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50名普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名合同护士中,90%护士不同程度出现腰背痛,护龄与发病率呈正相关,36%护士认为腰背痛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只有12%护士因为腰背痛就医,护士认为腰背痛的因素排序前三位依次为长时间弯腰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容易致腰背痛的操作排序前三位依次为搬动病人、翻身、倾倒引流液,只有28%护士表示接受过力学原理的相关知识培训。结论:护士的腰背痛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加强知识宣教,以降低临床护士的职业损害。

    作者:李美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患者。其中,研究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同组之间的比较皆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3.8±4.9)mmHg和(80.2±5.1)mmHg,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办法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蔡建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IgA肾病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IgA肾病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07-2013年收治的134例IgA肾病患者,检测患者的血肌肝水平,按照检测结果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不全者,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探讨分析IgA肾病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男性、蛋白尿、高血压发生率、尿蛋白水平、血IgA等多项参数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免疫沉积物半定量分析显示肾功能正常者的IgG的沉积高于肾功能不全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但病程长短以及IgA、IgM、C3、C4、C1q和Fg的沉积比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影响肾功能的危险因素众多,以蛋白尿高,其余依次为男性、高血压、高龄、血IgA等;病程的长短以及IgA、IgM、C3、C4、C1q和Fg的沉积比不是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曲巍;王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数均为34人,其中实验组患儿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及体征及症状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提高,咳嗽症状消失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显著缩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患儿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米克令舒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蔡建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