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王宏宇;齐颖
目的:通过观察总结采用硫酸镁静滴的方法治疗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中高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给予酚妥拉明、呋塞米等药物,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镁静滴的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硫酸镁静滴方法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降低,且Apgar评分在8分以上的新生儿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硫酸镁静滴方法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的提高中高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杜砚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血管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例肝血管瘤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各项术前准备,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腹腔引流量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组术后病情平稳,恢复良好,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下床活动早、恢复肛门排气早、切口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特点,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腹腔镜下行肝血管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成功率。
作者:胡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65例行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手术时配合精心的护理。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例利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防治及健康指导,能够让患者树立抗击病魔的信心,提高手术依从性,康复更快速。结论:腹腔镜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伤口微型、痛苦小、康复快等优点,加强了手术的整体配合,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蔡璇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但是肿瘤也分为恶性和良性肿瘤,对肿瘤的的病理分析就需要对肿瘤内部进行采样分析,但是现有的肿瘤取样器比较简陋,采样效果不好,多为类似于注射器一样的结构,完成还需要繁琐处理,在临床医疗当中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诸多麻烦。针对此现象,我科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研制出新型肿瘤取样器,克服了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临床实践两年多的时间里,对124例患者进行肿瘤取样实践中,效果良好,受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可与好评。
作者:宋明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情感障碍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脑卒中患者100例使用脑CT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及性质。并使用自拟患者情况调查表;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量表、简易智能速查表、伴发疾病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患者100例急性期SDS自评测试,有情感障碍(>50分)的患者49例,发生率49%。多因素回归分析选出7个对脑卒中急性期情感障碍有影响的因素,按照其作用程度从小到大依次列为:病前是否吸烟、病变部位、家庭负担、治疗依从性、生活事件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结论:除了针对脑卒中而进行的积极治疗以外,还应当根据情感障碍程度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发病率约占全脑卒中的60%一80%。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其中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笔者通过对8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康复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娟;王耿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联合应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和长托宁疗重症有机磷中毒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治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和长托宁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抢救治疗,给予洗胃、催吐等治疗。观察两组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时间、长托宁及阿托品用量和给药次数、患者昏迷时间等指标。结果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chE恢复时间、患者昏迷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给药次数及长托宁和阿托品的用量,治疗组在次数和用药量上都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和长托宁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疗效十分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永刚;徐自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治疗前后中心24°视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对54例56只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认的中浆病人。单眼54例,其中28只眼造影中呈“炊烟状”或“晕渍样”改变,视乳头-黄斑纤维束之外,离中心凹200um以上,浆液性脱离严重,作为激光治疗组,26只眼造影中渗漏点位于视乳头-黄斑纤维束之内,离中心凹200um以内,浆液性脱离轻,作为药物组,给予曲克芦丁、维生素C,迈之灵药物治疗。(3)对激光治疗组激光治疗后的中心24°平均光敏感度进行t检验,对于激光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发病后1个月、3个月的CVF变化比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激光治疗组中心24°平均光敏感度在治疗前平均为25.8±1.2db,治疗后平均为30.3±1.2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8,P<0.001)。激光组平均恢复时间为30.22±10.72天,药物治疗组与药物组平均恢复时间为118.12±37.12天,激光治疗组中心视野(central visual field,CVF)正常为85.71%,CVF异常为14.29%,药物组CVF正常为46.15%,CVF异常为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95,P=0.002)。结论对于CSC初发者,建议早期行激光治疗,激光治疗较药物治疗预后快、复发少;激光后中心24°视野明显恢复;视野检查能反映黄斑区中心凹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定性、定量,视野检查比较普及,操作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对于CSC患者,视野检查是一种良好的视功能的评价。
作者:唐中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患者。其中,研究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同组之间的比较皆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3.8±4.9)mmHg和(80.2±5.1)mmHg,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办法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蔡建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与城镇相比,农村卫生人才紧缺,基层卫生服务质量也因此而难以提高,进而很多农村居民患病后更加倾向于到市区甚至是更大型的医院就医,造成大型综合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压力过大,患者就医难,医患关系紧张。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能够为农村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卫生服务。
作者:刘国秋;黎飞;曹韬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3年10月收集患者资料,将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梦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保证安全护理,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在护理的管理方面,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永恒话题通过正确评估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20例,应用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对照组20例,应用低分子右旋醣酐500 ml加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同时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胞二磷胆碱500mg静滴,每日一次,应用一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倒;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3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50%。结论:脑心通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作者:何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常规法和远中舌侧分牙法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对舌侧骨板损伤以及相应并发症的不同。方法:选取40例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分两组用不同方法拔除阻生牙,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舌侧骨板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远中舌侧分牙法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可以明显减少舌侧骨板损伤。结论:远中舌侧法对舌侧骨板损伤更少,术后疼痛更小。
作者:余剑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纯西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的中药疏肝健脾汤,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胃溃疡的复发率。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胃溃疡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胃溃疡的复发率,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忠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鼻腔后部出血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和后孔纱球填塞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填塞鼻腔,对照组采用后孔纱球填塞鼻腔,比较两组填塞所需操作时间、填塞后的疼痛程度、填塞后48小时内睡眠时间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41秒,对照组为75秒,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鼻部疼痛程度Ⅰ级17例,Ⅱ级3例;对照组Ⅰ级8例,Ⅱ级12例,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轻。观察组鼻腔填塞后48小时内平均睡眠时间为13.35?1.42小时,对照组为11.15?1.15小时,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鼻腔填塞后48小时内平均睡眠时间更长。观察组鼻腔填塞后再次出血3例,对照组为6例,两组比较P>0.05,两组止血效果相同。结论:鼻腔后部出血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填塞操作时间更短,患者耐受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莉莎;彭涛;杜经纬;李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6例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5O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A15-3、CEA水平,并将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A15-3、CEA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5-3、CEA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是评价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感冒颗粒治疗患儿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3例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小儿感冒颗粒治疗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小儿感冒颗粒,并给予严密的护理观察后对两组患儿护理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有效率为82%,治疗组服用小儿感冒颗粒的患儿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小儿感冒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并经过护理观察,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叶玲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对孕产妇妊娠的影响,探讨剖宫术中处理子宫肌瘤的合理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但未合并子宫肌瘤的50例孕妇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孕妇在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并探讨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剔除术的可行性。结果:观察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孕妇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情况与单纯剖宫产术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孕妇妊娠具有严重影响,会大大增加剖宫产率,只要严格掌握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症,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也是一种相对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符琼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三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采取右侧股静脉置管、双腔导管,建立体外循环。主要实施了以下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出入量、电解质、酸碱平衡,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加强抗感染及营养支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导管穿刺口清洁干燥;注重心理护理,该病情重、进展快,易使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情绪,应及时给予鼓励。本组一例合并急性肾衰患者抢救无效死亡,一例明显好转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一例痊愈出院。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