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祥霞;张祖平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方案为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桂芝茯岑胶囊;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即使用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0d。结果:治疗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14例,良效7例,微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高达93.1%,对照组即西医组治疗显效5例,良效11例,微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2.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毒副作用明显减轻。
作者:孙卫月;邱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接收的妊高症孕妇患者118例,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健康宣传、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产前检查、培训等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率、剖腹产的概率、顺产的概率及低体质新生儿的出生率对比上,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孕妇患者进行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及产前检查、培训等系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产妇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
作者:闫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透受者锁骨下双导管置管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锁骨下双导管置管术治疗的血透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置管后用酒精、碘酒进行消毒然后使用碘伏纱布包扎固定,进行血透封管时使用生理盐水对置管腔进行仔细冲洗,然后用浓肝素2ml左右封管。在置管术前后对患者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护理、置管穿刺伤口的护理、妥善处理血透前后导管、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预防空气栓塞、导管栓塞的预防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几个方面。结果:置管术后70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局部感染,患者导管细菌培养和血液培养均为阳性。结论: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标准操作、杜绝各种感染源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佳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颅内动静脉畸形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在全麻或局麻+强化下,应用ONYX胶栓塞剂行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结果:21例颅内动静脉畸形完全或近全栓塞9例,部分栓塞12例,其中9例明显缩小达到可行伽玛刀治疗程度,术中1例出现少量出血,1例微导管留滞于患者体内。结论:ONYX胶栓塞效果可靠,是颅内动静脉畸形安全理想的栓塞剂。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汪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液基9细胞学检查用于妇科普查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共10000例进行巴氏涂片细胞学(即CS)普查的人群和7000例进行液基细胞学(即TCT)普查的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巴氏涂片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标本的满意度。结果:CS组对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有0.037%的检出率,标本的满意度为59.000%。TCT组对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有0.283%的检出率,标本的满意度为94.000%。结论:TCT组与CS组进行比较,TCT对宫颈癌前病变有更高的检出率,标本的满意度也更高。在临床工作中,TCL可以替代CS进行宫颈癌的癌前筛查,值得推广。
作者:陈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能够对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病情严重,心理反应复杂。心理、社会因素等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直至愈后。方法:在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随机选选取70名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分组。按照先后顺序,A组3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心理信息收集,不做心理护理干预。B组实验组35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调查两组患者在心里监护室期间的心理变化。结果:B组患者心理走向更积极,患者满意度也比A组高很多。结论:为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卢咏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期望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被诊断为轻、中度高血压的患者5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氯沙坦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氯沙坦钾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比单独使用氯沙坦钾治疗效果好,并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炳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06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定期产检出现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56例(观察组),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fFN检查,观察其妊娠结局,并与同孕期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56例先兆早产患者中,fFN阳性27例,阳性率为48.2%,对照组50例孕妇中,fFN阳性者仅为2例,阳性率为4.0%;fFN阳性组临产时孕周<35w的发生率为78.3%,fFN阴性组临产时孕周<35w的发生率为21.2%,fFN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fFN检测在先兆早产孕妇早产预测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向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而妊娠不足月的产妇发生胎膜破裂后常合并早产,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临床处理较为复杂。本文对114例不足月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相关问题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3517例,同期胎膜早破379例,而妊娠28-36周+6胎膜早破者114例。不足月胎膜早破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3.2%,占整个胎膜早破的30.1%。该组病例平均妊娠周数34.3周,平均年龄27.5岁。其中初产妇103例,经产妇11例。单胎105例,双胎9例,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共121例。新生儿死亡1例,共存活新生儿120例。
作者:宋建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工作,而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临床护理,对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34.56±3.21)分高于对照组(26.54±5.23)分,住院时间(10.54±3.45)d 少于对照组(15.46±6.04)d,临床疾病并发症发生率10.00%小于对照组30.00%,p <0.05。结论: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时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谭春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常出现下列症状: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或者引起慢性胃炎。本研究即和大家探讨一下幽门螺杆菌以及其临床检验方法。
作者:刘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觉健康的现状和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以及自觉健康控制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62.82±13.23)分;自觉健康控制评价包括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其各评分分别是(18.45±7.27)分、(25.55±4.38)分,(21.01±5.55)分;自我效能与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差异(P<0.01),与外部命运控制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差异(P<0.01)。结论: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自觉健康控制概念加以强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患者主观控制健康的思想,并提升自我效能。
作者:陈闯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在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使用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7年~2011年在我院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的1000名病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1000名病例,分成两组,一组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连硬外麻醉,另一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之后对二者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连硬麻醉组阻滞平面到达T10平面所需的时间为(7.61.2)min,腰硬联合组的阻滞平面到达T10平面所需的时间为(5.4±1.6)min,两组所用的时间具有显著差异。腰硬联合组的镇痛效果可达到100%,而连硬外组的镇痛效果仅能达到6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手术的疗效比连硬外麻醉疗效好,但在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调控麻醉平面,确保安全还应注意血流动力的变化等。
作者:周晓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伴进食吞咽困难中的临床应用,并为临床开展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实践性指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且伴有进食吞咽困难,设为对照组。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且伴有进食吞咽困难,设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康复训练。待治疗第4周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吞咽功能情况。结果(1)研究组显效28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效18例,无效1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8.9%,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待康复训练第4周末,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099,P<0.05)。结论对于进食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而言,开展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食物逆流及误吸的危险,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鲜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根管显微镜在牙髓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78例牙髓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治疗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采用根管显微镜治疗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患者治愈率为48.72%,治疗有效率为33.33%,治疗无效率为17.95%,总有效率为82.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76.92%,治疗有效率为20.51%,治疗无效率为2.56%,总有效率为97.44%。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治疗中无论是医生的治疗视野、操作的舒适程度,还是照光效果,治疗组均优于对比组。结论:根管显微镜治疗术不仅能够为主治医师提供更好的治疗视野、更充足的治疗光照,而且还能显著提高牙髓疾病的治疗结果,该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重点推广。
作者:单反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因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致的急性代谢紊乱,患者常有严重失水、酸中毒、休克,甚至昏迷等危急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乏力、恶心、呕吐等,常伴有意识障碍、呼吸深而快并带有烂苹果味。其病程发展迅速,常致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抢救中及时急救护理尤为重要。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老年病人,经及时急救治疗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进行验证试验,确定适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及结果细菌采用薄膜过滤法,当冲洗量为1000 mL 时可消除抑菌作用;真菌采用常规法检验,人工污染真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1000 mL ;真菌采用常规法检验,大肠埃希菌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800 mL。
作者:刘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配合膝痹方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5例,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配合膝痹方热敷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张宇;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67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与症状自评表(SCL-90)为调查工具,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职业任务紧张状况为高水平,总分194.513±18.884、个体紧张状况为低水平,总分109.357±16.547、个体应对资源为中水平,总分136.456±19.452;心理检测各项检测因子检出率抑郁14.5%、焦虑16.3%、敌对28.3%、人际敏感22.8%、躯体化8.1%、强迫18.3%、偏执19.4%、恐怖9.4%、精神病性2.3%,总分大于160分的比率为28.7%;SCL-90均分与职业任务呈正相关(P<0.01),与个体应付资源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紧张状况有关,两者均受社会支持、职业任务、个体应对资源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林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肩难产的发生率、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分析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加强监护与紧急处理以降低母婴的并发症。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5年间的肩难产病例,并抽取同期阴道分娩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孕妇在产前、产时指标和胎儿径线等方面有无差别。分析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及肩难产的处理方法。结果5年间分娩总数为2000例,肩难产23例,其中巨大儿12例,占52.17%,有4例并发新生儿损伤,占17.39%,肩难产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孕妇在宫高和腹围、第二产程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肩难产是产科少见并发症,巨大儿发生肩难产的比例高,但根据高危因素仍很难预测肩难产,正确助产手法与及时有效处理肩难产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俊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