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瑶;宋培胜
儿科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的原因,用药比其他门诊患者更复杂,特别是抗菌药物若使用不当或滥用,可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增加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危及患儿生命【1】。我们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用药分析,为儿科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代景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预见性护理指引骨科医疗护理当中所取得的相关应用对其进行严谨的分析,以便在今后对相关患者进行抢救时提升其成功的效率,为从而尽可能的为相关患者争抢到宝贵的抢救时间;方法我院将2013年4月到2013年6月骨科门诊所收治的共计120例相关患者并将其作为此次研究讨论的实验对象,并且我院将所有参与研究的相关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分到60例的患者,我院在对照组方对其施以常规传统性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除了在施用常规传统性护理的相关基础上还要加以实施预见性的相关护理方面的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所取得的相关数据的对比,其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预后效果比起对照组要更加的优越,同时之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较对照组要有十分明显的降低,其患者方面的满意度也是相对更高;结论通过观察了解到其预见性的护理可以十分有效的减少其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这对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在今后的相关临床医疗当中很具推广作用。
作者:缪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交接必须达到规范化,不能有一点遗漏,否则不法分子专空子,用于吸毒成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规范化管理、规范化交接,登记非常重要,以前的表格经院内、院外多次检查,感觉不全面,不规范,其表格改良很有必要。
作者:王长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研究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与意义,寻找适合的烫伤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烧伤科100例烧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对烧伤残余创面应用常规药物涂抹后进行包扎,B组患者使用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参与创面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处理创面药物后愈合时间,菌株清除率以及药物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使用德莫林患者其愈合时间为显著短于使用常规药物组(P<0.05)。用药后一周及两周后使用德莫林患者创面愈合率为(71.3±7.2)%,(96.3±4.2)%,显著优于常规药物组(52.2±8.3)%,(83.1±9.2)%(P<0.05)。结论临床应用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烧伤残余创面疗效显著。该药物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并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可促进创面在短时间内愈合并降低产生疤痕产生及遗留其他后遗症可能性。该药物换药简便且使用后患者疼痛感小,可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华;苏开新;刘哲伟;姚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乡镇流动人口增加,且人们性观念的日益开放,导致乡镇避孕药具管理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本文主要对目前乡镇避孕药具管理服务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药具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作者:张红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术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妇产科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宫腔填纱和环形缝合方式进行术中止血,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环形缝合方式进行止血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而言,术中采取环形间断缝合术进行止血的效果理想,降低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缩短了手术、止血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汪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前来就诊的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人,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80人和女性患者70人,年龄范围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2)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85人和女性患者65人,年龄范围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58±2.2)岁,两组患者的平均病程均为5~7年,并且都排除其他重大疾病的干扰。两组患者在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病史因素和病程因素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对基本治疗认知度、护理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方式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据数据统计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通过对我院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微创临床路径介入护理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的有效率,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加大了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
作者:吴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5月至2013年05月期间,科室114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5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不同产后时间出血量等临床指标。结果:护理组产后出血率5.26%,产后2h出血量(83.29±9.19)ml,产后24h出血量(137.87±17.28)ml,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不但可以降低患者产后出血概率,还可以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简要介绍了脾胃病名老中医董子亮先生对时下慢性胃炎中医病机的理解,及其治疗思路,对其经验方“舒肝和胃汤”的组成及功效作以介绍。
作者:刘琳;郭利军;张军领;董子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临床患儿的治疗效果采取对照比较的方法进行,具体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0~9岁之间患有水痘的儿童,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水痘,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水痘,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水泡结痂时间平均为2.96d,高热消退时间平均为1.57d,止痒时间平均为2.49d,痊愈38例,有效率为7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水泡结痂时间平均为5.63d,高热消退时间平均为3.02d,止痒时间平均为4.13d,痊愈33例,有效率为6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此种方法在临床治疗小儿水痘上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张华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半月板手术患者89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5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将两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手术患者的治疗中,在确保护理质量前提下,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对减轻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2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200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炎70例,内膜息肉60例,子宫内膜增生40例,萎缩性子宫20例,子宫内膜癌8例,宫腔脓肿2例。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以良性病变居多,但应排除恶性肿瘤。宫腔镜下进行诊断可提高其确诊率。
作者:康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治疗治疗骨科特殊创面的临床效果的分析和观察。方法:回顾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行骨科特殊创面治疗的46例患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创面进行处理,治疗组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处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46例骨科特殊创面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引流时间均为15~30天,平均为21天,形成健康新鲜的肉芽组织,肉芽生长的速度快,正常恢复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则为69.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特殊创面,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保持深部伤口的引流畅通,促进新鲜肉芽的生长加速伤口愈合,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蒲远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用西药治疗更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腹胀对伤口的张力,有利于术后恢复,缩短病程。
作者:周仁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牙根纵裂是根管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特点不典型、诊断困难、治疗难度较大且预后不佳。为减少临床操作导致牙根纵裂的发生率,本文针对根管治疗中的根管预备、冲洗消毒及根管充填三大关键步骤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路;王冠勋;林鹏;刘士维;杨涛源;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气道炎症反应为主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喘鸣、气短、胸闷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支气管哮喘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多数支气管患者始发病于1~6岁,3岁以内起病尤其多,因而加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及防治工作,对防治支气管哮喘疾病扩大化具有重大的意义。1临床表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起病表现与其年龄密切相关,低龄的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前1到2天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诸如流清涕、喷嚏、鼻痒、揉鼻子等,伴有刺激性干咳、咽痒及大量白黏痰。稍大点的儿童往往是突然性发病,以间歇性咳嗽开始,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喘息反复发作,呼吸困难,有哮吼声,胸廓饱满,呈吸气状,肺部可闻及喘呜音,全身冒冷汗,气短,吸入变应原皮试常呈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亦可阳性,言语模糊不连续,血清IgE升高,气道高应性高,夜间表现得较为严重,使用平喘药物后有明显地缓解效果。
作者:吴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血糖较对照组患者血糖降低,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陈良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高血压患者210例,对照组105例进行常规出院指导,护理组105例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健康干预方案制定、护士的延续护理培训、个性化延续护理实施),出院3月后通过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除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2个指标外,研究组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有助于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心理机能,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重视和推广。
作者:刘新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优质化的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3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抢救程序,3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抢救患者,从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室的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都要短(P <0.01),AMI的复发率要低(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化的护理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65例行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手术时配合精心的护理。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例利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防治及健康指导,能够让患者树立抗击病魔的信心,提高手术依从性,康复更快速。结论:腹腔镜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伤口微型、痛苦小、康复快等优点,加强了手术的整体配合,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蔡璇璇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