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外伤瘫痪患者针灸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吴瑶;宋培胜

关键词:中医针灸, 康复, 脑外伤瘫痪,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脑外伤瘫痪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94例脑外伤瘫痪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人,观察组采用针灸与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几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经针灸治疗后所需的治疗疗程比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所需的治疗疗程短,见效比较快。结论针灸疗法能够促进瘫痪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的萎缩,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确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高血压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

    目的:浅析高血压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用途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73例(实验组)和无高血压疾病的正常自愿者71例(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分别计算和比较两组震荡斜率和振荡起始。结果:实验组的震荡斜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震荡起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现象逐渐减弱,此项检查可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预后参考条件。

    作者:曾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8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术后护理

    目的:进一步研究分析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术后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诊疗护理方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8例甲状腺癌侵犯喉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治疗护理方案。结果:28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患者中25例行气管切开、3例行气管造瘘,均恢复良好出院,3例终身佩戴气管套管。出院后门诊及电话随访,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正常。结论:甲状腺癌侵犯气管行气管切开或气管造瘘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差,临床上须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需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等,以保障治疗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英;谌永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循证护理模式运用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100例急诊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急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纠纷,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CT应用于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56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对其行CT平扫,5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显示,52例低密度,45例密度不均匀,;51例边缘模糊不规则,35例出现钙化,其中23例细颗粒钙化,12例混合性钙化。50例增强扫描显示,32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8例肿瘤边缘出现“半岛状”瘤结节强化,10例可见“强化残圈”征。38例肿瘤侵犯周围器官组织,1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CT应用于甲状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去红细胞临床输注情况调查

    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给临床输血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我们就要对影响红细胞临床输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对相关的数据信息的采集,以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其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红细胞临床输注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在通过临床试验的方法,来对红细胞临床输注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提供参考。

    作者:李莹;杨程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5例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护理体会

    探讨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回顾近年来,我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25例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25例患者切口I期愈合,形态,质地好,疤痕不明显。结论: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确定,操作简单,是修复面部小创面较好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到广泛运用,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及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为患者提供主动,热情,细致的护理服务,为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麦海芬;全小冬;欧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管理手段,是实现上述途径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然而,由于医院与企业在会计制度、业务类型、机构设置等诸多方面都明显不同,能够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的手段应用到内部管理中的医院很少。研究如何把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应用到医院管理中去,对于切实解决医院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定义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大化的一种管理方法。由此可见,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二字上,它具有全员、全额、全程的特点。“全员”是指预算管理过程的全院发动,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让每一个人参与者都建立起成本、效益意识;“全额”是指预算金额的总体性,包括财务预算、经营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全程”是指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落实到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以此为指导,构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作者:王耿熙;陶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35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分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寻找更为有效和便捷的微创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5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40-90min,术中出血20-100ml,术后住院时间3-5d,术中未发生胆道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翁红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菌类型及感染情况,为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妇科及门诊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送检的1000例妇科疾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BV试验及妇科白带染色多项速测等。结果:1000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有655例,占总数的65.5%;细菌性感染210例,占总数的21.0%;滴虫性感染数量为172例,占总数的17.2%;239例真菌性感染,占总数的23.9%;混合型感染24例,占总数的2.4%。淋菌性感染10例,占总数的1.0%。结论:导致妇女罹患阴道炎的致病菌种类较多,其中占有较大比例的为真菌、细菌、及阴道滴虫,对其进行检验分析很有必要。

    作者:谢露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生素药物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妇产科的使用情况,提高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回顾了解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妇产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本组共调查560份病历,抗菌素的使用为41.7%,以预防性用药为主占86%。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性。

    作者:赵子英;马晓艳;闫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脓毒血症中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脓毒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患者中选取25例病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干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CRP、PCT及APACHEⅡ评分等情况,以此评价肠内营养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在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后其CRP、PCT及A-PACHEⅡ评分等情况均有大幅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式中加入早期肠内营养可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广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术前误诊率几乎达100%。现就我院收治的11例,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1临床资料2006至2013年12月,经开腹探查和病理检查诊断的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11例。11例患者均已婚及有生育史;年龄为29~70岁;其中已绝经者6例。临床表现概况见表1。手术探查所见腹水量约为200~3500 ml,平均为1230 ml,其中血性腹水1例。11例的盆腹腔脏器及组织均广泛受累,肝表面、肠管表面、子宫浆膜面以及盆腹膜均有散在大小不等的癌灶,其中1例腹腔内大癌灶者,为横结肠下方大网膜形成的饼状团块,约12 cm ×8 cm ×3 cm,并与横结肠粘连。11例中有10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手术及盆、腹腔癌灶切除;仅1例行单纯大网膜结节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不明的转移腺癌,由于盆腹腔有广泛转移癌灶,术后未做任何放、化疗,术后1个月死亡。11例中7例为性腺外腹膜苗勒氏肿瘤,主要呈浆液性分化。其中5例双侧卵巢无异常;1例肿瘤累及左侧卵巢表面上皮及皮质浅质,病灶微小,<5 mm;另1例右侧卵巢正常大小,镜下未见异常,左侧卵巢明显萎缩,手术时未作切除,此侧卵巢存在小灶肿瘤的可能性很小,仍归类于腹膜苗勒氏肿瘤。其余4例中,卵巢中分化浆液性腺癌2例,恶性间皮瘤1例,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腺癌1例。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玻璃纤维桩在修复残根残冠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对残根残冠进行修复时运用玻璃纤维桩例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160例进行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共184颗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92颗牙。对照组患者运用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观察组患者运用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均采用烤瓷冠对牙体外形进行修复,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牙龈黑线、桩核折断、桩核脱落、根折以及继发的龋、牙周根尖炎症。结果: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的牙齿为76颗,占82.61%;观察组修复成功的牙齿为88颗,占95.65%,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中,玻璃纤维桩的效果较为显著,明显优于铸造金属桩。

    作者:郭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0例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易患因素和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CT或MRI证实的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及肥胖者患病率高基底节部位多见。结论:预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合理控制体质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降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及改善预后。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护理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低血糖持续或反复惊厥发作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损害使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脑细胞肿胀、软化、坏死,临床出现智力低下,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及时发现高危儿,明确病因,采取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40例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l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2年5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40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其中男22例,女18例;25例为剖宫产,15例为顺产;29例早产儿,11例足月新生儿;1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新生儿窒息,8例硬肿症,6例败血症,5例肺炎。患儿体重2000~3800 g,并伴有哭声减弱、面色苍白、惊厥、震颤、体温不升、呼吸暂停等临床症状。

    作者:姚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实施饮食连续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昭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二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常用的二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梅毒甲苯胺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二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对梅毒患者的血清34份和非梅毒患者166份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200份,其中TP-ELISA、TRUST阳性率性分别为24%、16%。结论选用2种方法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在梅毒的确诊、预后及药物疗效方面都有很重要意义。

    作者:梅鲜艳;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医护工作者的执行,想要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的工作服务质量高标准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大限度的实现医院的科学管理和护理工作资源的合理配置。分层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人员的管理方式,本研究以某院30名护理为研究对象,对分层管理的具体效果进行了科学的讨论和评估。

    作者:金京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期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8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14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妊娠结局分析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而妊娠不足月的产妇发生胎膜破裂后常合并早产,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临床处理较为复杂。本文对114例不足月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相关问题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3517例,同期胎膜早破379例,而妊娠28-36周+6胎膜早破者114例。不足月胎膜早破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3.2%,占整个胎膜早破的30.1%。该组病例平均妊娠周数34.3周,平均年龄27.5岁。其中初产妇103例,经产妇11例。单胎105例,双胎9例,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共121例。新生儿死亡1例,共存活新生儿120例。

    作者:宋建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