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80例疗效观察

周仁慧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剖宫产, 腹胀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用西药治疗更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腹胀对伤口的张力,有利于术后恢复,缩短病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绝经后取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为医院在此类操作的药物选择上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我院进行绝经取环的患者中,选择宫颈萎缩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的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实验组的40名患者在进行取环术前,患者阴道给米索前列醇600 mg,在3-4小时进行常规的取环手术;对对照组的40名患者在进行取环手术前,不做处理,直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取环。比较两组患者的取环成功率、取环所使用的时间、患者在取环手术中的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两组患者进行取环的手术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患者的子宫穿孔等等手术并发症,实验组的40患者在与对照组40患者在手术时间、取环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出血量方面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更短,取环成功率更高,出血量更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妇女的绝经后取环,能够提高取环手术的成功率,以及能够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值得医学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克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诊治60例分析

    目的:分析了解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临床特征。方法:对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临床救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经过我院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51.7%恢复良好,21.7%患者死亡。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治过程中,应该从手术前的急救、及时手术以及手术后护理治疗工作等阶段进行重视,才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治愈人数,大化的降低死亡率。

    作者:侯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亓道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的护理体会

    前置胎盘是妊娠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产科产前、产时、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母儿围产期死亡率及发病率均高。1对孕产妇的危害1.1出血1.1.1产前妊娠晚期,由于子宫下段伸张,附着于子宫下段的胎盘发生错位剥离,导致反复出血,患者可突然大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作者:周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手术治疗是目前直肠癌临床治疗所采用的普遍方法,而对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临床操作技术的一个考验,做好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是每个护理人员要做到的基本职责,本文就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及心理变化,给予临床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等综合性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医疗效果,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邱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与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4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0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50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8.8%,感染例次为9.6%,显著低于对照组20.5%及19.2%。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0%,显著高于对照组50%。两组患者在感染率、感染例次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护理时,严格贯彻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原则,医护人员依据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就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海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均经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并经过手术病理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结果:52个恶性肿块中,$4分的有45个,70个良性肿块中$4分的有9个,恶性组的弹性成像评分$4分的占86.5%明显高于良性组的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及广泛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悬挂式排气法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悬挂式排气法与传统排气法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3年6月本院门诊静脉输液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法,观察组采用悬挂式排气法,比较二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排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挂式排气法可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循征护理在现代骨科150例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护体会

    目的:结合EBN相关理论,探究应用三级预防于现代医院骨科手术后DVT患者防护,提升基层医院DVT防护意识,寻求对现代骨科临床的护理启示。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月骨科手术后DVT患者共150例,在EBN指导下,进行三级预防,确立DVT防护三级防线范畴,积极在做好基层医院“三早”基础上行三级预防。结果:在骨科手术后建立新型防护模式,实现EBN两个“三防”,可以为现代骨科临床疾病防护提供新的临床护理途径。结论:现代骨科手术后采用EBN,能有效指导现代骨科临床手术后患者疾病防护,可以使得DVT大大减少,提高现代骨科临床疾病诊疗水平。

    作者:陈东;孙朝文;王浩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的存活率及再次心性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再次心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率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德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丹草汤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草汤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1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实验组给予丹草汤水煎坐浴,对照组予妇炎洁洗液外洗,两组患者均联合甲硝唑片阴道内给药,结束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75.4%,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草汤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鹿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麻醉效果的对比

    目的:研究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ASAⅠ级剖宫产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术,根据腰椎穿刺点,分为2组,分别为Ⅰ组、Ⅱ组,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Ⅰ组明显的大于Ⅱ组,麻醉平面大于Ⅱ组,调整床位和硬膜外用药例数Ⅱ组明显的大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穿刺点选择L3-4,辅助床位调整或者是硬膜外用药,围术期安全性大大提高。

    作者:杨紫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炎症细胞因子在牙周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了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反应,包括B细胞的浸润、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抗体介导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等。目前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牙周病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且可通过参与介导某些非炎症细胞的功能活动而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为了进一步了解炎症细胞因子在牙周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我将对几种牙周炎相关细胞因子在牙周病变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娜;王丽丽;卢浩;甘抗;李正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熏蒸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与红蓝光联合治疗应用于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寻常型痤疮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实验组35例给予中药熏蒸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2、4、6周的治疗,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11.43%、48.57%、62.86%;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25.71%、57.14%、85.71%,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月的跟踪观察发现,对照组有12例治愈的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25%;实验组有17例治愈的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11.76%,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熏蒸与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普及。

    作者:喻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结构及舒张功能的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治高血压病提供可靠信息。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级原发性高压血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1、2级原发性高血压组左房增大发生率为83.3%(40/48),左房内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左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左房增大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心脏改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级原发性高压血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变化,对诊断早期高血压病与及时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庄;卢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观察分析该护理方式对患者的效果以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8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速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愈合优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前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后者,各项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切口的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对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工作水平都有积极作用,应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吴海燕;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及体会

    直肠癌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它的先兆症状不明显,不易被人们察觉,常常来势凶猛,死亡率高,难以预防。而化疗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一方面对肿瘤细胞予以杀伤作用;另一方面又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一定的伤害作用,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在化疗过程中,科学的护理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使直肠癌病人能顺利地接受治疗,现将化疗病人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田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饮食处方卡对慢性湿疹患者红斑程度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饮食处方卡对湿疹患者红斑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抛硬币的随机抽样方法,将100名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饮食处方卡给予观察组患者饮食指导,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饮食指导,比较患者在两种健康教育方式下红斑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红斑程度在健康教育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红斑程度在健康教育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合饮食处方卡的饮食指导优于常规饮食指导,减轻了患者的红斑损伤程度,是一种有效、值得推广的饮食教育方式。

    作者:徐雅婷;白美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影响

    总结分析了370例围手术期内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通过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入院正确评估、心理护理、血糖的控制监测、病情观察、健康知识教育、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和合理营养饮食的指导,使病人的血糖在围手术期内控制在适合手术的范围,顺利地为病人实施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者:李雪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处方中的延胡索及细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含量测定。用Inertsil C8-3柱,乙腈-0.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TLC特征斑点明显、专属性强。芥子碱硫氰酸盐线性范围为20~200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n=6)。结论:所建的新标准可用于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玲;李明艳;王亚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