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及体会

田秀玲

关键词:直肠癌, 术后, 化疗患者, 肿瘤细胞, 治疗, 先兆症状, 杀伤作用, 人类健康, 免疫功能, 化疗药物, 化疗病人, 护理体会, 死亡率, 预防, 伤害, 人体, 科学, 疾病, 机体, 方法
摘要:直肠癌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它的先兆症状不明显,不易被人们察觉,常常来势凶猛,死亡率高,难以预防。而化疗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一方面对肿瘤细胞予以杀伤作用;另一方面又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一定的伤害作用,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在化疗过程中,科学的护理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使直肠癌病人能顺利地接受治疗,现将化疗病人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妇产科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手术患者分为C1组(妇产组42例)与C2组(对照组44例)。C2组:常规切口护理;C1组:全面切口护理,对比C1组与C2组患者临床分别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C1组与C2组手术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针对C1组患者,完成手术后的4天-13天,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4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2例。针对C2组患者,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10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18例。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结论:针对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实施全面切口护理的过程中,将护理细分成各个阶段分别实施,保证患者腹部切口在手术周阶段能够获得有效护理,成功将患者切口甲等愈合率提高,有效增强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能力,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赵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

    目的:针对经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腹胀情况要高于参照组,同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低于参照组患者,两者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经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的患者围术期间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模式效果显著,值得被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62例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1例观察组与31例参照组,均给予62例患者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全过程中采用干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有效性(100%)高于参照组(93.5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在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许宏;赵郡;刘茜;刘华柱;章静;陈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会阴侧切术的有效护理措施和体会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2012年1120例会阴侧切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5整天拆线,除23例患者发生感染外其余患者均达到甲级愈合。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会阴侧切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甲级愈合。

    作者:沈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选择性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分析。方法:根据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的原因分为自然分娩、选择性剖宫产和非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剖宫产率、选择性剖宫产率的变化及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并发NRDS的胎龄分布情况。结果:5年来,我院剖宫产率无明显增加,但选择性剖宫产率有逐渐增高趋势,选择性剖宫产率从2008年的11.85%增加至2012年的14.50%,选择性剖宫产儿并发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也随着孕周不同而变化;选择性剖宫产并发NRDS发生率为2.22%,而自然分娩足月儿并发NRDS发生率为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选择性剖宫产并发NRDS发生率为0.43%,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儿NRDS发生密切相关,降低剖宫产率,将有助于降低足月新生儿RDS发生率。因此在选择剖宫产时需慎重,尽量避免剖宫产分娩,如万不得已,则在条件许可下好胎龄达到39周后进行,这样可以降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

    作者:陈淑芳;钱颖;方旭仙;王爱珍;王有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导致ICU 院内压疮高发生率的原因,针对找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活动,提高了对院内压疮的认识,同时加强了对危重病人的皮肤护理,明显的降低了ICU院内压疮的发生。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率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杜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改良式微创包皮环切美容整形术

    目的:探讨一种微创的包皮环切术式。方法将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式进行改良,仅切除过长的包皮,保留真皮下组织及血管。结果146例患者均取得了治疗及美容的效果。结论改良术式虽手术时间比传统术式略长,但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愈合质量高,达到了现代整形美容功能与外形的完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清召;邓金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星形细胞瘤中微血管图像定量分析及其病理意义的研究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21例星形细胞瘤中微血管进行图象定量分析和病理研究。结果显示:星形细胞瘤内微血管各参数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P<0.01)。微血管面积、直径、形状因子、CD31相对含量变化均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及分级呈正比;微血管面积、直径、形状因子、CD31相对含量,在客观评价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星形细胞瘤诊断分级、良恶性鉴别、预后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用的参数。

    作者: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创新

    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影像专业课,是学生掌握临床影像操作技能的桥梁课程。它的特点是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既有X线、超声波、磁共振等的原理和特性,又有机械构造、电子电路、计算机、摄影及设备的参数、性能、功能等内容。它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大量图像的课程。以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为基础的技能训练和创新的多媒体教育教学对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通过改革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对医学影像设备学抽象知识的理解,为达到适应新时期创新型医学影像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运用PowerPoint为主体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和信息量大的优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志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PACHEⅢ评分在感染性疾病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

    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严重且变化迅速,病死亡率较高,因此如果能掌握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疾病的预后有初步预测,可以为临床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护理方案,预防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益帮助。APACHEHⅢ评分是目前在国内外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危重病人病情评价系统,在评估重症疾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将APACHEHⅢ评分运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情、预后的评估工作中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估感染性疾病患者,了解APACHEⅢ评分与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范娟;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护理模式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将8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及体会

    直肠癌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它的先兆症状不明显,不易被人们察觉,常常来势凶猛,死亡率高,难以预防。而化疗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一方面对肿瘤细胞予以杀伤作用;另一方面又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一定的伤害作用,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在化疗过程中,科学的护理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使直肠癌病人能顺利地接受治疗,现将化疗病人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田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肿瘤科护士素质的培养

    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而医方和患者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人民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成为患者及家属是否满意较为直接的因素。因此,为更好的服务于患者,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促进社会的和谐,提高护士的素质成为必要条件。本文就肿瘤科医方、患者双方的心理特点及人文素质等对肿瘤科护士的素质培养提出初步探讨。

    作者:吴琳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构建外科手术学深层次培养体系的价值探讨

    在外科的实践性教学中,手术操作基本技术是临床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也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而技能的获得又必须获得反复的操作训练。笔者认为外科手术学是一门强调操作与临床思维高度统一的课程,在新时期医学教育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之下,其操作教学时段已并非局限于哪一个学期,而是一个多时段反复强化的过程;其教学对象也只非某个年级五年制或八年制医科生,而是面向在校本科生,外科系统研究生以及年轻住院医师等范围,无学校界限之分,尽可能全面普及惠及更多专科医师;其教学内容亦已非既往教学大纲局限,除无菌技术,切开缝合,腹腔探查等内容外,还应尽快纳入显微外科基本技能训练,腔镜手术基本操作训练以及机器人手术等新的元素。如能这样,则能系统培养基本功扎实,可具备多元化深入的外科医师,为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人才储备。

    作者:朱颉;成柯;曹萍;张懋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肝硬化患者继发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肝硬化患者继发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8例(观察组)和同期来我院作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尿素(Urea)及血清酐(Cr)水平,并将两组结果坐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ysC、Ur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观察组CysC阳性率明显高于Urea 及Ser阳性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肝硬化患者早期肾损害时血清CysC 已有变化,检测CysC可以有效评价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

    作者:任家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细胞癌术前诊断的新进展

    1肾肿瘤概述肾细胞癌是指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肾细胞癌占整个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2彩超在肾癌中诊断价值局限性肾癌可单独采用手术治疗就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局部进展性肾癌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方法。泌尿系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反映原发灶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从而较准确做出术前TNM分期,从而反映肾癌的早晚和可手术性。

    作者:王超;肖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重型精神病房家属物品的管理及对策

    一个病区管理水平的好坏,与护士长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有着直接的关系。精神科病房因服务对象是精神病患者,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所以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在护理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通过提高对重型精神病房家属物品的管理,杜绝危险物品进入精神科病房,防止或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保证精神科护理安全。

    作者:马全坤;梁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I、Ⅲ型Hoffa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空心钛拉力钉治疗I、III型Hof a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0例Hof a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使用空心钛拉力螺钉固定骨折。【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应用空心钛拉力钉治疗Hof a骨折避免了关节过度暴露,同时可以确切地监视骨折复位,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郭明锋;王粟;韩秀英;王东军;田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的结合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西药常规治疗,此外实验组患者联合给予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效果的中药汤剂,随后连续进行2周的观察。结果在治疗的显效率上,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FEV1、FVC和FEV1/FVC水平的改善情况上也比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相结合的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放射性肺炎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胸部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大部分肿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放射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放射治疗的剂量,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危及生命,目前没有可以逆转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有效药物,我国学者在预防和治疗中做了大量研究,尤其在中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

    作者:周晓红;唐力;齐亚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