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张玲;李明艳;王亚洲

关键词:白芥平喘凝胶膏剂, 芥子碱硫氰酸盐, 质量标准
摘要:目的:建立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处方中的延胡索及细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含量测定。用Inertsil C8-3柱,乙腈-0.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TLC特征斑点明显、专属性强。芥子碱硫氰酸盐线性范围为20~200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n=6)。结论:所建的新标准可用于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质量控制。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探讨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应用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3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脊柱压缩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定期随访,时间10~16月,平均10.5±2.5月,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轻微缓解(MR),无效(NR)。结果:33例中26例CR,5例PR,CR+PR为94%。结论:小剂量骨水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疗效。

    作者:万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远中舌侧分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牙预防舌侧骨板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常规法和远中舌侧分牙法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对舌侧骨板损伤以及相应并发症的不同。方法:选取40例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分两组用不同方法拔除阻生牙,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舌侧骨板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远中舌侧分牙法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可以明显减少舌侧骨板损伤。结论:远中舌侧法对舌侧骨板损伤更少,术后疼痛更小。

    作者:余剑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在肱骨近端粉碎性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肱骨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患者45例,其中22例患者采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23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为81.82%,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可有效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且术中患者创面较小,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彭元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用药选择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药物选择芬太尼,均为静脉给药麻醉方式。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MAP、HR均较诱导前有所下降,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麻醉中,效果好,性能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刘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而各类药物都有其独特作用和适应证。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在临床中,要掌握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原则,采取科学的选药策略和合理的应用措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作者:于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的急诊接诊与护理

    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的急诊接诊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50例严重创伤性气胸病患的急诊接诊护和护理情况。结果:50例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病患经过及时且合理的诊治与护理,有48例病患均痊愈出院,有2例病患因心脏刺伤且伴有心包填塞症状,经过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在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急诊接诊中,采取合理、全面、系统且及时的护理,不仅可使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病患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还可使病死率得到有效地降低。对此在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不仅要做好急诊接诊工作,同时还应加强护理方面的工作,以此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寅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初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与指导

    糖尿病(diabetes mel itus 简称DM)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病因性的代谢性疾病。但由于多数患者文化水平低、对医学知识和疾病知识缺乏,不能主动配合医护治疗,更不能正确自我保健。为此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面对面零距离谈心式方对100例初诊DM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的需求,并有针对性的为此类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临床认知效果。

    作者:王洪梅;陈莲花;夏伶俐;龚兴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及护理

    论文王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并恶心呕吐和腹胀,腰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尿淀粉酶升高。约半数病人伴有胆道疾病。本病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有水肿型和出血型两种,水肿型病变较轻,较常见。出血型又称坏死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实确病变严重,易产生休克,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

    作者:董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和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如何应用疗效更佳。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针灸加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针灸联合颈椎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新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SNP的TLR9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自身免疫疾病。TLR9在自身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LR9基因多态性与SLE相关性研究对SLE易感基因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近年来TLR9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以期对SLE易感基因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作者:王燕;唐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临床实习期间所护理脑卒中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及临床护理风险的预测对有可能造成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有针对性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实施规范化的肺功能护理,比如体位引流、吸痰、清洁空气;改进鼻饲护理方法,严格口腔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并观察其效果。结果: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保障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唐楠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精神科青少年患者自杀行为及护理研究新进展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近年来呈现增高的趋势,其自杀行为也明显增多,因此,给患者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其自杀行为的特征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日益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为此,我院亦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临床预防以及护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作者:莫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高血压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

    目的:浅析高血压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用途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73例(实验组)和无高血压疾病的正常自愿者71例(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分别计算和比较两组震荡斜率和振荡起始。结果:实验组的震荡斜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震荡起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现象逐渐减弱,此项检查可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预后参考条件。

    作者:曾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护理风险防范,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的迫切问题。

    作者:王玉香;张晓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鼻窦炎的护理体会

    慢性鼻窦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手术治疗。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解除患者紧张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地进行和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我科对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桂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剩余牙槽嵴的吸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口腔内包绕牙根的颌骨成为牙槽骨,剩余牙槽嵴的吸收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的反应,它的发生受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机械应力因素以及义齿修复等多方面的影响。牙槽骨是义齿修复的基础,牙槽骨丧失是口腔修复面临的难题。关于牙槽骨的吸收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虽然获得了一些进展,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至今尚无重大的突破,尤其是牙槽骨吸收病因机制尚不明确。

    作者:杨涛源;吴梓齐;王冠勋;林涛;陈路;刘士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儿科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的原因,用药比其他门诊患者更复杂,特别是抗菌药物若使用不当或滥用,可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增加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危及患儿生命【1】。我们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用药分析,为儿科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代景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导致ICU 院内压疮高发生率的原因,针对找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活动,提高了对院内压疮的认识,同时加强了对危重病人的皮肤护理,明显的降低了ICU院内压疮的发生。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院内压疮发生率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杜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护理模式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将8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慢性骨髓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收集了在临床实习期间所护理的慢性骨髓炎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进行总结。结果24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并且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医疗效果明显,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帮助慢性脊髓炎患者顺利康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提高其工作效率。

    作者:王军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