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管治疗导致牙根纵裂的研究进展

陈路;王冠勋;林鹏;刘士维;杨涛源;石磊

关键词:根管治疗, 牙根纵裂, 综述
摘要:牙根纵裂是根管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特点不典型、诊断困难、治疗难度较大且预后不佳。为减少临床操作导致牙根纵裂的发生率,本文针对根管治疗中的根管预备、冲洗消毒及根管充填三大关键步骤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剖腹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探讨剖腹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有效护理、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剖腹产手术并出现产后出血的孕妇6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产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1021±120)、住院时间为7.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满意率为90.3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人性化的优质临床护理可以减少剖腹产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护患关系及处理技巧

    针对目前经常发生的护患纠纷案例事件,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护患关系紧张的常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护患关系的处理技巧。

    作者:贺文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补肾调经汤治疗肾虚型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验方补肾调经汤治疗肾虚型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0例,有排卵障碍者,两组都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3~12个月,观察内分泌指标变化,统计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肾虚证候量化积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单服中药患者治疗前后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妊娠率、流产率、肾虚证候量化积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调经汤可以调节肾虚型不孕症患者的内分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及进一步探讨其疗效机理。

    作者:徐春芳;苗苗;刘文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创伤检查法诊断胸出口压迫综合征

    胸出口压迫综合征(简称TOS)是指分布在上肢的神经血管束,在颈肩部受到周围组织结构的压迫而产生的神经血管症状。由于考虑压迫的原因不同,过去曾有称之为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肋锁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和肩臂综合征等。直至1958年才将其统一称之为胸出口压迫综合征。但此病至今尚无理想的客观诊断方法,现将我们近年来使用的无创性多普勒超声及光电容积描记检查的方法、结果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巩建义;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临床实习期间所护理脑卒中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及临床护理风险的预测对有可能造成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有针对性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实施规范化的肺功能护理,比如体位引流、吸痰、清洁空气;改进鼻饲护理方法,严格口腔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并观察其效果。结果: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保障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唐楠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2d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1-2h和术后2d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40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与对照组的31.6%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方面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平均发热时间(6.4±1.2)d,观察组平均发热时间(2.9±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适量的抗生素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敖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接受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术前和术后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26.4±2.7)相比,术后的Cobb角(4.95±1.6)明显降低(P<0.05)。术后椎体前缘高度(94.2±1.4)%、椎体后缘高度(97.8±3.3)%分别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33.4±2.3)%、椎体后缘高度(71.5±1.5)%相比,显著提高(P<0.05)。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有1~2级别的恢复。无任何病例出现断钉、松动等内固定失效以及脑脊液漏液、切口感染、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鲍承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金属烤瓷冠与全瓷冠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金属烤瓷冠与全瓷冠两种方式在临床应用时的疗效及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牙齿修复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属烤瓷冠的方式进行牙齿修复,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瓷冠的方式进行牙齿修复,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修复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瓷冠的牙齿修复方式易出现桥体断裂情况。结论全瓷冠牙齿修复方式的效果虽优于金属烤瓷冠,但两种方式均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取合理适宜的方式进行牙齿修复。

    作者:朱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由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易发生在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常见于瘫痪和长期卧床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轮廓可呈火山口状或者圆形,边缘质硬而且干燥,无痛。加重时可从表皮漫延至皮下以及深部组织;严重时可侵入肌肉层以及骨面,脓性分泌物增多,发臭,若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

    作者:林文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强化情商在门诊护士中的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和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公众形象,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护理服务质量是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成员,其情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能否真正做到关心、同情、理解、宽容病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社会医疗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门诊医疗,在医院,患者首先接触到的是门诊分诊护士,他们的言谈举止、人格素质会给患者留下第一印象,门诊护士除了具备高尚的爱岗敬业精神,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外,还必须注重情商的培养,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杨梅;张雪芹;杨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优质化的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化的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3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抢救程序,3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抢救患者,从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室的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都要短(P <0.01),AMI的复发率要低(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化的护理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患沟通的技巧及重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关注。护患沟通技巧的正确运用、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医疗护理计划,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认识和理解护患沟通的内涵显得很重要,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化解医疗纠纷,起到药物无法起到的作用,使患者配合治疗,顺利康复。

    作者:党茂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用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发生感染的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半年内平均再次感染的次数、感染持续的时间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再次感染的次数和再次感染持续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用药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的机体免疫力低下,当出现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时采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方法更有效,值得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注射微整形技术在颌面部软组织缺陷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局部注射属于微创整形之一,因其微创整形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的应用特点,在美容外科中逐步拓宽了应用空间。本文介绍近年来局部注射治疗所常用的药物、材料,逐一分析药物及材料的特性,阐述了局部注射技术在颌面部软组织缺陷修复中的应用意义。

    作者:张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天门市城区麻疹抗体检测情况分析与对策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特定对象人群的抗体水平分析,可以评估出该地域特定对象人群麻疹感染的机率。对我市城区范围类的1-15岁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抗体总体阳性率基本维持在95.02%以上,在各年龄组之间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X2=2.31 P>0.05),为今后指导我市城区麻疹的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倪明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窄谱uvb治疗白癜风的疗效

    目的:探讨并分析窄谱uvb治疗白癜风。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50例白癜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窄谱uvb对病患不同位置皮损实施照射治疗,每一周治疗1-2次,一共治疗50次,分别于30次与50次照射以后来实施疗效评价,同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利用窄谱uvb来治疗白癜风,30次与50次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97.5%,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从不同位置皮损治疗效果来看,疗效为显著的是面颈部皮损,其次为手足肢端,后为躯干。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白癜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窄谱uvb来予以治疗,所获疗效较高,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少,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以及安全性,对正常皮肤所产生的影响不明显,其治疗效果和皮损解剖位置有关,通过治疗次数的适当增加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效果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将81例小儿哮喘患儿均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呼气流速平均值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呼气流速回升快。

    作者:魏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妊娠结局的研究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妊娠结局的变化。方法:选取分娩的部分初产妇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观察组的待产妇进行个体化护理,进行一对一陪护及营养干预;对照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占74.73%,早产率占4.39%、剖宫产率占20.88%,对照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占56.05%,早产率占9.89%、剖宫产率占34.06%,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较低、产时疼痛较少、产后出血以及产程少、胎儿APGAR评分高、窒息状况发生率低、产妇满意度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孕产妇自然分娩率高,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且妊娠结局良好。

    作者:张翠芹;张应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 T和MRI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在X线平片、CT和MRI上的对比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对比其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相应分级,采取平行对照实验研究。结果:68例患者X线平片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检出率为73.5%(50/68),明显低于CT检出率92.6%(63/68)和MRI检出率98.5%(67/6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患者CT与MRI对其分级则更为准确,X线平片和CT、MRI分级方面差异显著(P<0.01)。结论:CT、MRI较X线平片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要高,对临床不能确诊但X线平片难以判断的早期病变,CT与MRI有更高的确诊价值。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常见外科护理方法

    简明扼要的介绍了常见的外科病症以及其常用的护理方法,并且探讨了在外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与缺陷,具有指导外科护理的意义。

    作者:王玉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