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目的:总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轮状病毒肠炎患儿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愈197例,外转诊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艳芳;高小英;张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它的早期预防、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如何预防感染,促进血压循环,避免足部受伤及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知识宣教,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关键,许多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护理缺乏认识,故开展护理、健康宣教,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晖;陆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目前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并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参照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等,对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的使用与管理中,相关人员的培训及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发放等方面都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结果通过对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的全程化和规范化加强管理,确保医院外来器械的安全和质量,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的使用与管理中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加强监督和规范管理是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白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了解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瘢痕子宫再妊娠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试产30例,试产率(15/30)50%,阴道分娩11例,试产成功率73.3%,其中使用催产素7例;剖腹产4例。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只要病例适当,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分娩;催产素并非瘢痕子宫绝对禁忌症,专人监护下可运用。
作者:卢艳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合并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1例股骨头坏死合并骨性关节炎(56髋)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总结手术治疗方法,术后随访12~24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髋关节屈曲、背伸范围、活动总范围大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8髋,良18髋,优良率为82.1%。术后无感染出现,随访期间X线检查未见股骨柄假体松动、假体内外翻。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满意。
作者:万里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层单位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重要性,建立一种适合于基层医疗单位对宫颈癌筛查的更加便捷有效的方法研究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对辖区内2563例年龄在25-65岁的妇女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宫颈癌筛查。结果2563例宫颈脱落细胞普查中检测出宫颈原位癌3例、癌前病变16例。结论:VIA、VILI适用于基层单位展开宫颈癌筛查,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筛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农村宫颈癌高发区,这对于促进基层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蓉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增强普外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掌握标准预防原则在临床工作职业防护中的应用,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推广使用安全的护理器具。结果:护士熟练掌握标准预防技术能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工作中提高了防患意识,大大减少了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术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护士身体健康。
作者:施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我国在医疗技术方面也相应在提高。现当代人门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多,易导致神经紧张,我国也特别重视神经内科的技术发展。本文就简要阐述了神经内科治疗的技巧。
作者:苏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给予早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术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并对两组良好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伤后6个月随访预后结果(6-GOS),观察组恢复良好22例,重残植物状态25例,死亡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9例,重残植物状态18例,死亡13例,两组比较,死亡率差有显著性(P<0.05),通过术后的早期治疗,观察组颅内压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早期治疗可以提高促醒成功率,为恢复期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缪昌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结合书本知识及操作实践,总结如何指导病人正确煎服中药,以提高疗效。同时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方法:煎药器皿:目前通常用砂锅。砂锅的性质稳定,不易于中药内所含化学成份起化学变化,且传热性能和缓,受热均匀,煎出的汤液质量好,价格又低廉,故应首选砂锅。其它如搪瓷或玻璃等制成的器皿也可以作煎具用,此类器皿的性质亦较稳定,不会发生化学变化。若用金属器皿,尤其用铁锅煎药,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中药所含有鞣质量易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鞣酸铁,从而影响中药的疗效,故均不宜采用铁皿煎药。结果:而中药汤剂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早、广泛的一种剂型,具有悠久的历史。晋代的《针灸甲乙经》中就有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的记载。结论:正确的煎服中药可以增加疗效,还容易被吸收,作用强,价格低廉。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骨孔与鼻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要点。方法选取10个干颅标本(20个鼻骨)进行肉眼观察,CT扫描加容积再现(VR)重组,分别统计孔状鼻骨孔的阳性率、大小、形态及位置,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对临床高度怀疑鼻骨骨折的10例患者,分析鼻骨骨折与鼻骨孔的影像表现。结果标本观察组孔状鼻骨孔出现4例,标本影像组孔状鼻骨孔出现3例。病例组非螺旋横断层面高分辨扫描诊断单发骨折7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结合VR方法诊断,3例为单发骨折,1例为多发骨折,2例为鼻骨孔,1例为鼻骨下缘正常变异;非螺旋横断层面高分辨扫描诊断多发骨折3例,采用MPR结合VR方法诊断,2例为多发骨折,1例为单发骨折。标本观察组和标本影像组孔状鼻骨孔阳性率分别为66.7%和61.7%。结论鼻骨孔为鼻骨上正常解剖结构,认识鼻骨孔及其影像表现,可以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白玉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内口切开双侧结扎法治疗,并探究该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的3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采取对照法,一组为治疗组,采用内口切开双侧结扎法,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挂线疗法。结果:跟踪访问32例患者,两组患者完全治愈率大致相同(P >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术后肛门变形和肛门疼痛少于对照组(P <0.05),无肛门失禁及等情况,两组肛门狭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口切开双侧结扎法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孟乔;戚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诊断中检测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白细胞计数和全自动散射浊度法测定C-反应蛋白,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统计。结果: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占20%;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增高占25%;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占35%;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正常占19%。结论: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辅助诊断中C-反应蛋白应与白细胞计数同时检测,并与患者临床症状相结合进行诊断,可减少误诊率。
作者:阿力马斯·阿斯哈尔;高维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取介入治疗肺结核并咯血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6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介入治疗做好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结果16例介入治疗患者术后14例咯血停止,2例4天后停止咯血,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止血手段,及时精心的护理是保证临床治疗的关键。
作者:张晓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由于人员流动以及工作压力等原因,手术室护理中存在护理人员任意识薄弱、法制意识薄弱、专业技术不过关等安全隐患,针对上述措施拟采取开展技能培训、典型案例分析、模拟练习、其他各类培训、不断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观念,责任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健全管理机制,落实奖惩制度等措施可以切实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作者:陈美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介绍中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表现,分析影响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针对影响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作者:江长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为了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寻找既安全、简便、又有效的镇痛方法,我站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将安定与利多卡因联合运用于妊娠6-10周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立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研究中药坐浴对混合痔手术后疾病恢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混合痔手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A、B两组。A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中医熏洗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各类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患者应用针刺穴位联合中药熏洗做鱼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使用常规药物患者总有效率90%(P<0.05)。B组患者各类不适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药坐浴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并促进水肿消退。通过药物熏洗坐浴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创面以发挥药效。可促进创面局部气血经络温通,改善局部功能并加快受损创面修复。
作者:顾荣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观察组予以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单纯采用硝酸甘油降压。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各点MAP较诱导前(T0)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观察组经诱导后,T2(手术开始15min)与T3(手术开始30min)时HR较诱导前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经诱导后术中各点HR较诱导前相比,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可以能迅速达到降压效果,有效减缓心率,降低心肌氧耗,使控制性降压可以稳定实施。
作者:钟婉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2013年9月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为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健康人群或者其他疾病患者不在选取研究对象之内。本次调查的100名恶性肿瘤病人,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51.56±13.16岁,病程1-16个月,平均39.12±14.28月。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药物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作者:周盈盈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