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不典型性低血糖症的护理干预

邱传芝;陆会

关键词:糖尿病, 低血糖, 危象, 护理干预
摘要: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无自我感知的不典型性低血糖症。因无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较轻不易察觉。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07例,其中出现不典型性低血糖症者10例,经及时处理而转归。总结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由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原发性胸膜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MPE 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5%,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于MPE治疗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9月采用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并腔内灌注顺铂+白介素-2等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同时配合应用中医中药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何士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支原体和病毒感染季节分布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肺炎支原体以及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不同季节支原体以及病毒感染的分布特点。结果:较为常见的新生儿肺炎病原体按照发病率从高至低依次为EB病毒(52%)、肺炎支原体(33%)、呼吸道合胞病毒(5%)、柯莎奇病毒(4.2%)、腺病毒(3%)、巨细胞病毒(1.6%)、轮状病毒(1.2%)。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夏季(43.6%)和春季(21.2%);EB病毒感染主要集中于春季(26.2%)、夏季(35.4%),春、夏季感染率高于秋冬季;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夏、秋、冬季的发病率均高于春季(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春、夏、冬季的发病率均高于秋季(P<0.05);腺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春季(40%)和冬季(33.3%);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夏季(33.3%)和秋季(33.3%);柯莎奇病毒感染在春季、夏季、秋季的发病率均高于冬季(P<0.05)。结论:目前,新生儿肺炎支原体以及病毒感染率逐渐上升,研究不同季节新生儿肺炎病原体的流行规律可为临床病原体感染的诊断以及抗维生素药物选用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余保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对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多种类别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进行临床表现、诊断检查、治疗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肠系膜种瘤临床表现不一,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判别依据;穿刺,CT和 MRI等手段可以加强诊断。囊性肿瘤大多是良性,手术切除率高;实性肿瘤多是恶性,手术方面切除率低。结论: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恶性肿瘤预后差,早发现并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期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海云;李冬斌;许香梅;康书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草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目的:探讨福善美合仙灵骨葆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中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8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钙尔奇D片的药物治疗,同时,研究组治疗中给予福善美合仙灵骨葆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骨密度、骨钙素以及降钙素的改善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更优,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骨钙素以及降钙素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结论: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要寻找适宜的治疗方式,结合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福善美合仙灵骨葆在治疗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在治疗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2000年约为1.5亿,2010年患病人数达到2.21亿,2025年将增至3亿⑴。目前我国已经列入了世界3大糖尿病大国之列,预计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人数达到5930万⑵。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并发症的防治需要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如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运动、定时服药、监测血糖、心理应对等对策。这些自我管理知识与技能一般都通过健康教育而获得,因此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及治疗的重要基石,我们国家这方面起步晚于国外发达国家,虽然近几年开展了糖尿病教育工作,但是我国糖尿病人群的并发症控制达标情况依然不够理想⑶,生活质量普遍很低⑷,说明我国的糖尿病教育效果不理想,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更好提高对糖尿病人群的健康教育是提高疾病控制的重要因素。就如何加强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李潇潇;陈美玲;吴泓雁;曲春叶;郝雪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中国医药企业的发展

    一中国医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企业规模有限,在国际影响力不足中国的企业数量可以说是很多的,可是却没有在国际上著名的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之间的差距有的甚至在几十年,而且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总结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202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多胎,妊娠高血压;出血量超过1500mL以上严重危及生命。结论:做好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工作,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王衍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本文总结两年来我科7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分析探讨利用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主要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以及指导性的康复训练,术后强化基础护理,前期进行功能锻炼,对并发症积极预防,促进术后老年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吴巧红;张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对动物组织液体积变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对动物组织液体积的变化。方法:采用毛细管法对动物组织液定量测定。结果针灸后动物的组织液明显增多。结论针灸作用机制可能与组织液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敬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研究新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影响了女性健康,迄今为止内异症的治疗仍是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发明和试验新的治疗药物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根据内异症发病机理,控制血管形成将可能成为内异症治疗的有效新途径。

    作者:钟秋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残角子宫合并单角子宫妊娠流产一例报道

    2013年10月,我院收治一例残角子宫合并单角子宫妊娠流产患者一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21岁女性,因停经44天,阴道流血3天入院,入院血HCG646.46mIU/ml,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颈糜烂,子宫前位,稍增大,质软,活动正常,宫骶韧带无增粗,无结节,无压痛。左侧附件区增粗,无压痛,右侧附件区未扪及包块,无压痛。 B超宫内未见明显孕囊回声,左侧附件区见范围约45mm ×42mm 混合回声包块(宫外孕?残角子宫妊娠?),盆腔、腹腔少量积液。入院后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0.5ml 不凝血。诊断考虑异位妊娠?残角子宫妊娠?为避免患者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即于2013-10-04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探查见子宫呈类似双子宫畸形,经阴道探查发现右侧子宫与宫颈相通,左侧子宫与右侧宫腔及宫颈不相通,考虑:左侧残角子宫,右侧宫内妊娠流产?予行腹腔镜下左侧残角子宫切除术+诊刮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复查血HCG 48.26miu/ml,病理检查提示1.分泌期子宫内膜,间质蜕膜样变,部分腺体见A-S反应。2.(残角子宫)镜检为腺肌症。结合手术及病检结果,诊断符合III型残角子宫。患者术后恢复好,于2013-10-09康复出院。

    作者:覃庆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0例脑系感染患儿引起医疗纠纷原因分析

    医疗纠纷是目前各医院非常头疼的问题,发生医疗纠纷后,给医务工作者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给医院造成经济及名誉损害。对如何防范医疗纠纷的论述较多,但对那种疾病容易引发纠纷报道甚少。总结本地区2000年1月-2012年9月12年来,发生在我市儿科的14起比较大的医疗纠纷中,发现脑系感染患儿在儿科是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病种。

    作者:安晓武;窦钧年;彭文刚;李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观察相应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初次行放化疗且出现Ⅲ度口腔溃疡的60例鼻咽癌患者,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肿瘤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物理方法、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等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物理方法、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治疗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可起到抗感染、杀菌、镇痛以及加快黏膜修复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防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关键

    脑卒中(Stroke)是脑卒中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论是舒张压还是收缩压的升高均造成卒中危险度升高,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预防脑卒中重要有效的措施。

    作者:沈卫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进行探讨。方法以相关的风险管理办法为根据,将在使用留置针护理中门诊患儿常见的风险问题找出来,从而将相应的护理对策制定出来,对风险问题在对策实施以后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现留置针静脉炎、堵塞、脱出以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与风险管理实施之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方法门诊输液患儿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可以使护理的连续性以及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证。

    作者:丁丽;郑玥;张茜;丁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和临床上对于该症状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4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入院资料进行详细研究,本文把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作为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有21例(52.5%)孕妇自然分娩,6例(15%)孕妇出现羊膜腔感染4例(10%)孕妇出血劣等均劣与对照组孕妇(P<0.05);实验组新生儿中17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新生儿死亡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实验中,67.5%患者存在胎膜早破发生相关因素,其中,构成比居前3位的依次为生殖道感染(27.5%2)、人工流产史(22.5%)和胎位异常(17.5%)(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剖宫产率很高。因此,临床上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刘运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83例难免压疮管理分析

    近几年,我国卫生部在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检查中护理安全管理成为重点,而压疮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尤为重要,同时又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而难免压疮又是压疮管理的重点、难点。

    作者:冯燕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血管畸形的 MRI 诊断--与CT、脑血管造影对比分析

    脑血管畸形是指颅内血管的先天性病变,致颅内某一区域形成异常血管团。可以分为以下几型:①动静脉畸形(AVM);②毛细血管扩张;③海绵状血管畸形;④静脉畸形。脑AVM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畸形。过去脑血管畸形主要依靠脑血管造影确定诊断,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使脑血管畸形,尤其是脑AVM的发现率和确诊率有了明显的提高。1989年5月~199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MRI诊断了72例脑血管畸形,现将材料总结如下。

    作者:裴瑞兵;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螺旋 CT 诊断

    目的:讨论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螺旋CT特点,提高该病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18例,研究其在增强螺旋CT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肿瘤位于肝右叶12例,肝左叶1例,跨越肝左右叶生长5例。其中15例表现为肝内单个实性包块,3例为多发性结节。11例包块呈向肝外膨胀性生长,包块大多包膜清晰。 CT平扫时包块密度略低于肝脏密度,增强后包块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略低于肝脏,其内部坏死区无强化。结论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对肝母细胞瘤的定位准确,定性诊断率高,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诊疗信息。

    作者:郑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试论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

    临床医生对症开出的药方,患者服用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疗效,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中药的质量、炮制、配用不合规范。从中药成分、中药剂量、中药炮制、中药配伍、机体状态5个方面探讨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中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郑东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