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立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中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流流入脑蛛网膜下腔所导致,主要类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与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脑出血(ICH)也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是由于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导致,主要致病原因是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有着一些相同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全面、仔细、科学的护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与预后。本文主要对比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孟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意义。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臂丛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照组30例: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组臂丛阻滞方法一致。结果: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有效率较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疗效肯定。
作者:贺国涛;王英杰;代铁柱;吕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将健康管理方法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以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及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护理评估量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来评定健康管理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健康管理组治疗3个月后通过健康风险性评估及健康干预,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在治疗期间借助健康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实现身心及社会关系的自身调节,达到增强抗肿瘤信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的目的。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29例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观察。结果严密观察,细致护理,准确用药,指导功能锻炼,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显著。结论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术后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作者:杨文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同时服用天舒胶囊及氟桂利嗪,对照组仅服用氟桂利嗪,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服用镇静、止痛药物,均以4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缓解程度。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41.46%,治疗组为69.05%;两组患者的头痛缓解程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天舒胶囊能明显缓解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
作者:王学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膜炎、感染及营养失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路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体质调查掌握中原地区青少年的体质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改善偏颇体质做准备;对象与方法:通过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量表对高校学生进行体质普查;结果:平和质348例,气虚质86例,阴虚质78例,阳虚质76例,痰湿质34例,气郁质33例,湿热质22例,特禀质14例,血瘀质8例。
作者:刘锋;陈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受并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55例,女性患者为45例,所有研究对象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62例,肺结核患者有20例,支气管哮喘有8例,支气管扩张的有10例患者。所有对象均采用心理护理、呼吸观察护理、咳嗽咳痰护理、氧疗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观察其护理的效果和特点。结果:在所抽取的100例研究对象中,通过护理后治愈89例患者,治愈率为89%,无效的为7例,死亡4例。结论:在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中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提高了治疗的水平和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应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及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9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A、B、C组。全部患者均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并应用予艾司洛尔,A组给予0.5mg/kg、B组给予1.0mg/kg,C组为参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B组的丙泊酚用量与瑞芬太尼用量、清醒时间、留观时间均显著少于C组;A、B组与C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剂量的艾司洛尔应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及麻醉复苏,能够减少有害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用量,大大缩短了复苏时间。
作者:张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输卵管是女性生殖器官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组织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肿瘤,而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即是输卵管肿瘤。近年来,输卵管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妇科疾病输卵管肿瘤的病症以及防治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率奠定基础。
作者:赵莹;陈莉;张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的血液检测方法对于控制输血风险残余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集的成品血液样本346份,对其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及艾滋病抗体(抗-HIV)测定,同时对其中的100份显示为HBsAg阴性的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进行 HBV 标志物及 HBV -DNA 测定。结果再检测不符率:HBsAg4.9%,抗 HCV4.0%,抗HIV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00份显示为HBsAg阴性的血样检测结果中,2.7%为HBV-DNA阳性,1.1%为HBV其他四项标志物阳性,HBV-DNA的定量为103~107cp/mL。结论为对输血风险残余度进行有效控制,要求对试剂质量标准进行规范,并在实际检测中不断应用成熟的血液检测技术。
作者:程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对煤矿井下工人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平顶山市某煤矿54名井下工人为对象,以同一煤矿42名地面检修工为对照,应用一般状况调查问卷及职业紧张量表收集资料,测量血压及血脂,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井下工人组职业任务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个体应变能力总体评分低于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职业紧张对煤矿井下工人的血压有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环境。
作者:李志恒;方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前牙美容修复应用光固化树脂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上颌前牙缺损行光固化树脂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只单纯对前牙缺损局部进行美容修复,而研究组40例患者对牙冠进行全覆盖式美容修复,并对两组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6-18个月牙体美容修复效果的随访发现,研究组修复总成功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修复总成功率7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光固化树脂前牙缺损患者进行美容修复时,选择牙冠全覆盖式修复方法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且在术后患者的修复牙体不易脱落、缺损、变色,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手术室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创伤性休克患者50例病例,对其手术室常规护理与优质急救护理进行研究。常规组20例患者给与的为一般手术室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护理,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急救物品四固定和与医生的配合等;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的为优质急救护理,主要包括扩容、改善组织灌容量、调节体温以及呼吸道通畅等护理。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救治结果如下,实验组成功率为96.7%,常规组为70%,其中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较常见;实验组抢救成功病例的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死亡病例的抢救时间较常规组长,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优质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手术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吴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李伟林主任中医师从事肝病研究数十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勤求古训,善于总结,在病毒性肝病的诊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学并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名,根据本病不同临床表现,与中医学“胁痛”、“黄疸”、“郁证”、“积聚”、“臌胀”等疾病的记载颇相类似,散见于历代中医学著作中。李主任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因外感湿热邪毒发病,当属于外感病范畴,有其发病的规律性。
作者:陈永青;李伟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80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引发患者心功能恶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复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安全性较好,明显的区别就是普罗帕酮复律时间要低于胺碘酮。
作者:魏淑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目前中医辨证治疗多从疏风宣肺、润肺止咳、清肝宁肺、补益脾肺等方面进行论治,较少从气虚风盛而至肺失宣发肃降方面辨证论治,笔者应用黄芪细辛汤治疗CVA,探讨益气疏风法治疗CVA气虚风盛型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牙列缺失口腔修复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提高牙列缺失口腔修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80例行人工种植义齿修复手术的牙列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共122颗人工种植义齿,对80例患者进行辅助康复与护理配合治疗。结果80例牙列缺失患者的122颗义齿在合理的护理下,110颗义齿种植修复成功,成功率为90.2%;77例患者修复成功,3例患者修复失败。结论对于牙列缺失口腔修复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心理护理、机械管理、无菌护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牙列缺失患者修复的成功率。
作者:罗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反向查对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发生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事件发生原因,并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反向查对,研究其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实施反向查对发生的差错隐患及纠纷分别为90起和5起,明显低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的177起和18起,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急诊科输液患者进行反向查对,可明显的降低纠纷事件及差错隐患,提高输液服务质量。
作者:文江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肝损害是恶性肿瘤化疗常见副反应之一,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出现肝功能恶化,不利于抗肿瘤治疗。我们观察了门冬氨酸鸟氨酸对化疗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