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穿龙薯蓣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王烨;裴银辉;宋鸿儒

关键词:穿龙薯蓣皂苷,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摘要: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产地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地区[1]。穿山龙是穿龙薯蓣的根茎,又称穿地龙、地龙骨等,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甾体皂苷。薯蓣皂苷( Dioscin)为甾体皂苷中水不溶性皂苷,平均含量2.01%[2]。甾体皂苷类水解后产生薯蓣皂苷元,分子式为C27H42O3,分子量为414.6,白色轻质粉末,无异臭,平均含量0.93%-2.26%[3]。薯蓣皂苷元是穿山龙发挥作用的真正有效成分。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呼吸衰竭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收治呼吸衰竭患者40例,对其诊治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动脉气血分析,检查结果中 PaO2<60mmHg,不伴有 PaCO2升高患者15例,为Ⅰ型呼吸衰竭;25例患者动脉气血分析PaO2<60mmHg,且PaCO2>50mmHg,为Ⅱ型呼吸衰竭。18例患者呼吸衰竭发生发展迅速,致病因素影响通气换气功能严重,为急性呼吸衰竭;另22例病情缓慢进展,为慢性呼吸衰竭。结论:呼吸衰竭的诊断依赖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动脉气血分析、呼吸功能检查,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呼吸衰竭的治疗应依呼衰的类型和病因个性化治疗。

    作者:经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XT -1800i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与手工镜检分类结果一致性的比较

    目的:对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与手工镜检分类计数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131例标本中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不一致的30份标本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在30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P >0.05,统计学无显著差异。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P <0.05有统计学差异,或相关性不好。结论: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结果一致性较好,但对异形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则存在漏检和错误分类。手工镜检可以从细胞形态直观的进行分类,是不可替代的“金标准”。

    作者:李骁;周蔚;胡建华;黄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总结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202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多胎,妊娠高血压;出血量超过1500mL以上严重危及生命。结论:做好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工作,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王衍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1]。一般人对白血症都望而生畏。病患在被告知相关病情之后,因为受到病死威胁、经济负担以及体象受损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焦虑不安、抑郁不振等之类的情绪,这对病患的病情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病患会拒绝治疗或者自暴自弃等。展开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病患的治疗工作顺利进行,达到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病患生命的目的。我科50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报道。

    作者:林紫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行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89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小骨窗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89例在显微镜下行小骨窗微创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设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8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患者死亡率、术后并发症以及血肿清除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死亡率、术后并发症以及血肿清除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显微镜下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预后情况较好,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于肾癌手术治疗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关指标与疗效。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50例为腹腔镜组,开放式50例为开放组,比较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组人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分别为(100.8±23.0) min、(55.1±19.6)ml、(6.0±1.5)d、(2.5±0.6)d优于开放组(130.5±22.5)min、(253.5±44.9)ml、(10.6±2.4)d、(4.0±1.6)d,腹腔镜组并发6例次低于开放组13例次,差异显著(P<0.05);所有手术均获成功。结论:腹腔镜应用于肾癌根治术中,具有创口小、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元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BV -DNA 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检测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在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核酸扩增(PCR)检测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标本的HBV-DNA含量。结果:所有乙肝病毒血清两对半检测组合(HBVm)模式中所占比例高的是小三阳模式449例(44.9%)和大三阳模式358例(35.8%),两种检测组合模式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大三阳模式的HBV-DNA阳性检出率(62.3%)明显高于小三阳模式(33.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乙肝患者的 HBV-DNA含量检测结果分析,提示HBeAg阳性的病毒复制旺盛,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结论:HBV-DNA的定量检测可直接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是诊断乙肝以及临床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作者:董天珍;董天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手术患者90例麻醉心理浅析

    手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对每一个患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有各种顾虑,其中对麻醉的顾虑尤为突出,常表现出优心忡忡、疑虑满腹。种种疑虑使患者在手术麻醉之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为了使患者能安全度过麻醉这一关,我科医护人员针对麻醉患者的种种心理,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做好解释和动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支原体感染进行药敏分析。方法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及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615例,男性患者取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女性患者取宫颈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送检,进行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615例患者标本中,解脲支原体阳性237例,阳性率为38.5%;人型支原体阳性52例,其中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均阳性的43例,阳性率为8.5%。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较高,超过90%以上,而环丙沙星、司巴沙星、红霉素对解脲支原体耐药率则大于50%以上,Uu+Mh混合感染的除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四种药物敏感外,其余耐药率几乎在70%以上。因此作为检验人员应定期向临床医生通报信息,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株的快速出现。

    作者:丁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管理者的思维品质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探讨管理者的思维定势在管理能力中的重要性,这种品质对工作的影响程度不容忽视,是评判能否胜任角色的关键标准,[1]思维卓越会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突破物力维艰的工作现状,激活不尽人意的处境。反之,滞后性和局限性的思维方式不但影响团队的发展,而且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会因此出现危机。

    作者:刘屹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对比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中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流流入脑蛛网膜下腔所导致,主要类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与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脑出血(ICH)也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是由于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导致,主要致病原因是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有着一些相同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全面、仔细、科学的护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与预后。本文主要对比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孟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医院急诊急救管理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必要性。这也显示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仍然不是很乐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改进可以说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作用。

    作者:徐绍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血管畸形的 MRI 诊断--与CT、脑血管造影对比分析

    脑血管畸形是指颅内血管的先天性病变,致颅内某一区域形成异常血管团。可以分为以下几型:①动静脉畸形(AVM);②毛细血管扩张;③海绵状血管畸形;④静脉畸形。脑AVM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畸形。过去脑血管畸形主要依靠脑血管造影确定诊断,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使脑血管畸形,尤其是脑AVM的发现率和确诊率有了明显的提高。1989年5月~199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MRI诊断了72例脑血管畸形,现将材料总结如下。

    作者:裴瑞兵;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温阳益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ET、CGRP 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内皮素(ET)、降钙因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温阳益心汤配合辩证施治加减用药,对照组采用参麦注射液3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降钙因素相关肽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ET”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GRP”呈上升趋势,观察组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表明温阳益心汤可以上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 CGRP的含量、下调ET的含量,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卢少华;李图均;王建敏;陈安芳;刘宝国;卢敬;春波;李成申;王晓艳;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有关外科护理工作优化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迅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让百姓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在不断上升,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外科护理是医疗工作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的了解,优化外科护理工作。

    作者:藏伟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层螺旋 CT 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多层螺旋CT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特检科近年来收治进行 CT检查的12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扫描的三维成像后,均能够得到清晰图像。结论:多层螺旋 CT在加三维处理后可以得到清晰的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图像,对准确诊断治疗泌尿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福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β受体阻滞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随机将我院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总的有效率达到了92.9%,且患者治好后较治疗前的心率有所下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正确的护理策略可使患者的疗效有效提高。

    作者:潘海燕;李赫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的诊治水平以及降低病死率。方法总结分析33例收住本院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的病例。结果33例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中以左向右分流居多,肺炎治愈22例,心衰纠正20例,14例手术治疗,5例因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功能改善不理想自动出院。3例心衰控制后再次发生、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衰竭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心力衰竭重及缺氧发作。结论先心病的婴幼儿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出现早、易反复、难以控制,病死率高,如果未能早期手术治疗,抗炎、强心、利尿、扩血管、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仍是降低婴幼儿先心病肺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雁;李克蓉;周锦妍;曹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肛肠病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肛肠病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肛肠病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尿潴留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术后当日、术后第1d、术后第2d发生尿潴留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肛肠病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给予尿潴留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明显降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加快康复进程,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谢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80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引发患者心功能恶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复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安全性较好,明显的区别就是普罗帕酮复律时间要低于胺碘酮。

    作者:魏淑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