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瑞兵;张祖平
随机对照的运动干预研究显示,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显著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低、中强度运动的降压作用更有效。运动降低静息血压,预防和减少由于剧烈运动引起血压增高而造成的心血管事件,还可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剂量、医疗费用及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游离皮瓣移植术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8例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面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结果18例患者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全部成活,平均愈合时间为13天,无一例感染,也无发生淋巴回流水肿,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游离皮瓣移植术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侯小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蒙医传统复方制剂对萨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08例萨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传统蒙医复方制剂治疗组54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54例;治疗周期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同时记录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不良反应等,统计其结果。结果:蒙医传统复方制剂治疗组:蒙医组有效率达96.3%,无效率为3.7%;西医对照组有效率达85.2%,无效率为:14.8%。经统计学统计,组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蒙医辨证治疗萨病疗效显著,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风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的预防、发现ICU危重症患者的皮肤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ICU收治的235例危重症患者出现的皮肤问题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解决。结果:无1例出现压疮等皮肤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对ICU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的及时观察,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是预防皮肤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菲菲;石兴美;张春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应防范对策;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外科患者36例,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结果:通过对神经外科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护理,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所有患者均安全出院;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不良事件大大减少,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姜娜;杨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邱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对煤矿井下工人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平顶山市某煤矿54名井下工人为对象,以同一煤矿42名地面检修工为对照,应用一般状况调查问卷及职业紧张量表收集资料,测量血压及血脂,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井下工人组职业任务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个体应变能力总体评分低于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职业紧张对煤矿井下工人的血压有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环境。
作者:李志恒;方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80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引发患者心功能恶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复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安全性较好,明显的区别就是普罗帕酮复律时间要低于胺碘酮。
作者:魏淑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相应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初次行放化疗且出现Ⅲ度口腔溃疡的60例鼻咽癌患者,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肿瘤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物理方法、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等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物理方法、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治疗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可起到抗感染、杀菌、镇痛以及加快黏膜修复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50例护理差错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导致50例护理差错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中有22例为教育培训因素,2例环境设备因素,12例沟通因素,4例组织管理因素,10例工作任务因素。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主要的是教育培训,其次是沟通因素,因此要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降低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潘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进行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手术的患者62名,之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硬模外麻醉的方法使用到观察组中,而对照组使用的是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后对这两组人员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麻醉起效方面,效果方面,对照组比观察组好很多(P<0.05)。而在并发症、术中、后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要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生命体征在麻醉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这两种方法在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手术中的应用各自有各自的特点,麻醉效果都比较好。因此,医生在选择麻醉方法时要根据病人的实际状况进行,这样麻醉效果才会达到佳。
作者:蔡有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CT及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MRI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CRCC 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①病灶均位于肾皮质区,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境界清晰,均由多个囊腔和分隔构成;②囊壁及间隔多菲薄,形态规则,均不见附壁结节,部分可见囊壁、间隔点状钙化;③CT 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囊壁、间隔呈进行性延迟强化,分泌期囊壁、间隔显示清楚;④MRI T2WI 能清晰显示薄而规则的囊壁及间隔,囊腔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强化方式同CT。结论:CT 及MRI 的特征性表现对MCRCC 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范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作者:周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众多中老年重大疾病中脑血栓是危险的疾病之一,而脑血栓的治疗与护理存在着重大的关系。当前脑血栓的理想疗法是在缺血的脑组织坏死之前保证进行再通,进而保证血管通畅。动脉内溶栓的治疗方式是将溶栓药物通过导管的方式使得血栓溶解,达到降低致残率的目标。那么在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脑血栓病人的过程中的护理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卫;杨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梗塞病人的护理状况。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9月间收治199例脑梗塞病例,并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为99人,另一组为100人,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为结合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后对比两个小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当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忧郁程度、发生感染的几率、恢复期、以及焦虑程度要明显的高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4%,并且各方面的情况对比之下,治疗组的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脑梗塞患者要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身心治疗成效的提升,并且该治疗方法值得大力的推广应用。
作者:赖秀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近2年内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及术后随访回顾分析,结果:68例患者有效率92.6%,其中31例临床治愈,11例显著改善,21例好转,5例无效,后经胶原酶溶盘术或二次射频治疗出院,患者满意度100%。结论: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龚新宇;代铁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应用纤维桩进行牙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体损伤患者80例(80颗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金属铸造桩修复损伤牙体,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损伤牙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玻璃纤维桩进行牙体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美观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主要分析周围静脉输液中穿刺失败原因,并提出几种静脉穿刺法提高周围静脉输液中穿刺的成功率,为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医学实践提供有用的参考。
作者:姚如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多层螺旋CT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特检科近年来收治进行 CT检查的12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扫描的三维成像后,均能够得到清晰图像。结论:多层螺旋 CT在加三维处理后可以得到清晰的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图像,对准确诊断治疗泌尿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福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受并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55例,女性患者为45例,所有研究对象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62例,肺结核患者有20例,支气管哮喘有8例,支气管扩张的有10例患者。所有对象均采用心理护理、呼吸观察护理、咳嗽咳痰护理、氧疗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观察其护理的效果和特点。结果:在所抽取的100例研究对象中,通过护理后治愈89例患者,治愈率为89%,无效的为7例,死亡4例。结论:在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中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提高了治疗的水平和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