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立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民生的一部分,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优秀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医院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基本护理信念,严格建立行为准则以及建立与之相应的制度。
作者:孙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炎镇痛、护肝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蒙药篦齿蒿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阿明乌日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6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30例采用综合产前检查、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早期干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包括整洁利安静的病室环境、及时更换床单、正确的体位、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饮食等。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母婴结局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施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安全度过围产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梁晶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手术室作为医院诊疗活动的重要科室,始终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而言,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都可能给患者的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入手,深入的探讨了关于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从制度上有效的控制和减少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充分的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彭超;董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气管切开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3~12岁2例,20~60岁51例,61~79岁10例;病程2 d~5个月。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经过我们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切开护理,63例患者中治愈39例,好转12例,死亡12例。结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总结了气道护理的方法与经验。如病房管理、管道的护理及预防感染等等。可有效地防止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有效、细致地气道护理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
作者:申厚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临床使用观察,结合文献报道,总结归类其不良反应类型、程度、不良反应应对,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1日至9月30日37份关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不同程度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评价。结果:局部红肿疼痛浅静脉炎不良反应37份,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未见。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在我院临床使用中皮肤过敏红肿疼痛浅静脉炎较常见,但严重肝肾损害[1][2]、过敏性休克[3]、心动过缓[4]、呼吸困难[5]、等严重不良反应未见。
作者:杨立伟;刘长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产后抑郁是孕期或分娩期前后因精神压力过重而引起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轻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哭、易闹、易暴、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睡眠和饮食乱,重者常有失去生存的欲望、有自杀或残害婴儿倾向。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不同程度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和周密的护理极为重要,并且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帮助和配合。
作者:符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李伟林主任中医师从事肝病研究数十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勤求古训,善于总结,在病毒性肝病的诊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学并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名,根据本病不同临床表现,与中医学“胁痛”、“黄疸”、“郁证”、“积聚”、“臌胀”等疾病的记载颇相类似,散见于历代中医学著作中。李主任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因外感湿热邪毒发病,当属于外感病范畴,有其发病的规律性。
作者:陈永青;李伟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疾病,乳腺癌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大家要积极了解乳腺癌发病原因有哪些及时做好预防措施,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乳腺癌发病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关志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掌握施甸县高危妊娠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照《云南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对2007年~2011年施甸县高危产妇管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年间全县共有产妇17164例,高危妊娠5333例,高危妊娠检出率为31.07%,高危妊娠检出率呈上升的趋势,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由2007年96.45%提高到2011年98.92%,高危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93.75/10万,2011年高危孕产妇死亡率(76.56/10万)较2007年(133.33/10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和早孕检查等一系列孕产妇系统管理,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发展,减少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加强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是降低高危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宝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主要利用CHNS(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采用probit二元双因变量,对我国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以及其住院需求,对这两种需求的关系进行分析。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老年人的保健需求有所不足,在医疗保险、收入状况等方面,对预防保健体系的服务和利用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和住院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邱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不断提高,已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着成千上万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哮喘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哮喘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国内外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不断涌出,极大地促进了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
作者:王巍;王萍;邢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从可测项目范围到技术先进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现代医疗模式中,疾病的准确诊断及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的可靠的检验结果。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做好消毒及个人防护,按照合理流程处理标本,是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基本措施。
作者:包焕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使用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接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治疗的患儿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乳酸菌片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胃蛋白酶散进行药物治疗,分别以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法可有效提高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夏利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一切都在飞速进步,包括医学科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如何养生、怎样延长生命,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拯救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或许很少。虽然急救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急救现状却仍旧不容乐观。
作者:王泽昊;公茂峰;夏研博;李宇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颅内肿瘤的病变部位比较特殊,脑功能容易受损,特别是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损伤现象严重,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都存在特殊性,笔者针对颅内肿瘤放疗患者生理、心理特点,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护理学理论基础,研究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护理方案。
作者:刘金花;陆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研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以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为AMI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30例非AMI患者(非AMI组)作为对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入院24h内cTnI、Mb、CK-MB水平,同时对比分析三项单项检测及三合一联合检测对诊断AM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24h内的cTnI、Mb、CK-MB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以及对照组(P<0.05),在患者胸痛发作后,3-7h、7-12h、12-24h三项联合检测对AMI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均优于三项单独检测的特异性与敏感性(P<0.05)。结论:cTnI、Mb、CK-MB单独检测指标对于AMI诊断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项联合检测指标诊断AMI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利于缩短临床确诊时间,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陈扬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青春期月经失调患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和正常女性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卵巢多囊综合症患者给予早期综合治疗及干预,期望减少不孕及远期的代谢综合症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方法选择90例月经失调患者和30例同龄正常女性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受试者的月经周期与经期天数、性激素及雄激素分类、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检查结果、腰臀围比、阴道B超测量卵巢小卵泡数及体积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青春期月经失调患者中55.55%为多囊卵巢综合征,34.44%为功血;②3组患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组胰岛素抵抗者明显增多(t=5.48,P<0.05),青春期功血组次之,正常对照组少;③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血清游离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5.21、3.76,均P<0.05),FSH及E由于LH的升高常较正常值低;④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B型超声检查示双侧(或单侧)卵巢体积较功血组明显增大,小卵泡增多(t=10.02,p<0.05)。结论青春期功血患者中部分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症,功血可能是PCOS的早期表现,重视其临床诊断及对其积极合理的治疗或早期的预防及随诊,希望能阻止部分患者发展为PCOS。
作者:吴绮霞;甄小文;李艳娜;余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给予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方法治疗,给予治疗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及磨牙移位分别是(4.7±1.6)mm、(28.6±6.1)度、(3.5±0.2)m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0.7)mm、(11.3±5.4)度、(6.5±0.5)mm,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7.1%;对照组中不良反应率为35.7%,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良好的支抗效果,明显比传统正畸治疗效果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