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贾海鹰;苗文武

关键词:老年肿瘤患者, 麻醉方法, 认知功能, 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B组患者行全身麻醉,C组患者行局麻,比较三组患者各时点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B组患者术后1d、3dMMSE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A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稳定性明显优于B组与C组(P<0.05);A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6.7%(5/30),B组POCD发生率为33.3%(10/30),C组发生率为20.0%(6/30),B组患者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A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快于B组与C组,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全身麻醉法与局麻方法,硬膜外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康复进程快,是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RFID移动查房车在医院的应用

    在医院应用了RFID移动查房车,实现了对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跟踪确认,协助和指导护士完成医嘱。数据表明,应用RFID移动查房车能够减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尤其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流程的严谨度。

    作者:陆祺浈;金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肿瘤患者对中心静脉置管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查问卷,并总结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等情况。结果:通过调查问卷得知患者在置管产前关注的是疼痛、血气栓塞等并发症的出现,置管后关注的是感染、堵塞、脱出等问题,对日常生活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活动不便和心理影响。通过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及健康宣教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的应用率非常高,尤其是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静脉炎或渗透性损伤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冷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SIN-1对小鼠肝原代细胞的影响

    目的:离体培养肝原代细胞并观察硝化应激重要硝化物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供体SIN-1对肝原代细胞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培养原代肝细胞。通过不同浓度ONOO-供体SIN-1作用于肝原代细胞24h,用MTT法分别检测各组肝细胞存活率,同时加入ONOO-清除剂FeTMPyP观察对细胞的影响。结果:200μM的SIN-1刺激24h使肝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加入清除剂后能够逆转这种现象。结论:SIN-1产生的ONOO-对原代肝细胞造成损伤。

    作者:张海峰;王锋;孙艳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方法: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同时,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274例,除8例因病情严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外,182例治愈,79例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颅脑损伤后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通过有效、系统、安全及渐进性的功能锻炼,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作者:李存珍;张云凤;管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成人正畸治疗与修复的关系

    目的:对成人特殊情况牙列缺损及牙列形态不规则要求修复需正畸矫正配合方可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方法对13例特殊情况要求修复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例成人牙列缺损及牙列形态不规则要求修复需正畸矫正配合方可达到相对满意的患者综合治疗,不仅达到良好的牙齿形态,咬合功能恢复得以比较正常,并且具有良好的发音和美观效果;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在牙列缺损修复之前,应在修复正畸前对就诊患者的口腔情况全面掌握,治疗前做口腔牙齿x线全颌曲断层全景片及头颅定位检查,分析并确定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邓声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管新生的中医理论浅探

    从中医经络探讨血管新生功能和其所涉及的血管结构,认为血管新生所涉及到的血管应隶属于中医络脉系统之下;同样病机下血管新生的水平可以不同,改变病理情况下的血管新生的状态与治疗目的有直接相关;促血管新生的中药应当可以从具有通络、生新、生肌、生发、生血、接骨续折功能的中药中筛选出。

    作者:明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评价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大于6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0.5g,tid,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肿瘤坏死因子( TNF-A)和白介素( IL)-6的含量。结果:⑴治疗8周后,两组LVEDD与LVESD均有缩小、LVEF值均有增加、NT-proBNP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 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⑵炎性因子TGF-β、TNF-A和IL-6的含量经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后,较常规治疗组进一步降低。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人CHF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并能降低血清TGF-β、TNF-A、IL-6水平,其作用机制与芪参益气滴丸抑制炎症因子有关。

    作者:周智;李旭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52例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浓度。按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并观察Fg与病理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减少蛋白尿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魏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nerve monitor adopted to pinpoint facial nerves before anatomization during a parotid tumor surgery. Methods Facial nerves of 36 patients were pinpointed by N800 nerve monitor produced by Shandong Weigao Group Medical Polymer Co. Ltd before being anatomized and exposed in parotid surgeri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corresponding facial nerve branch and complete the related surgery. Results All the facial nerves of the 36 patients were located precisely and 108 related facial nerves were suc-cessfully anatomized and protected without any damage. Conclusion Pinpointing the facial nerve branch with a nerve monitor before anatomization pro-motes not only the efficiency of the surgery but also the safety of it and is proved to be more significant in a secondary surgery.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七皂苷R1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SD大鼠肝纤维化后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和变化,以及三七皂苷R1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 A组)、NDMA组( B组)和三七皂苷R1组( C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分为1、2、4周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动物。 B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NDMA)腹腔注射,C组同时静脉注射三七皂苷R1,剂量为100 mg/kg,A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各组的不同时间点取肝组织约100 mg,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及ELISA技术检测肝组织中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TNF-α蛋白及mRNA在各组中均有表达。 A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中,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逐渐上调(P<0.05),且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TNF-α蛋白及mRNA在各时间点均较B组表达下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NF-α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且随损伤的逐渐加重,表达逐渐越高。2、三七皂苷R1可降低肝组织中TNF-α的表达,减轻肝细胞的纤维化,发挥保护肝组织损伤的作用。

    作者:杨金伟;余快;吴键;郭建辉;黄素裙;李力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试论医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共建与共享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医疗单位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正在发生着变革,逐渐从以前的繁杂管理之中解放出来。那么构建起网络的共享机制,形成医学信息的资源共享作为目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就构建起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进行研究,对其可行性措施进行概括性介绍,并且对其历史性趋势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当前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医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共建和共享进行深入研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网络资源趋势。

    作者:郜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面部美容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进行自体脂肪注射作为观察组,另一组患者进行玻尿酸注射作为对照组,研究两组患者注射后、注射4个月的面部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自身脂肪注射后面部恢复状况较好,有效率为95.65%,经4个月回访注射部位效果较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面部美容的患者进行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无明显的创伤,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拥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戈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中的作用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发病在1个月~5、6岁儿童之间,一般由各种非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所致的体温>38°突然出现的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大都呈良性过程,无后遗症。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1]。反复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使脑细胞受损,部分病例可转化为癫痫,遗留智力低下和行为障碍等神经功能障碍[2]。如何及时控制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强化教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开展校园德育文化墙报建设的实践报告

    校园文化墙报建设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宣传学院典型、积极的事迹、当今社会正确的价值观,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作者:冯志鹏;欧四刘;刘晏君;周瑾;刘秋明;曹诚;黄赛君;张艳平;石宇凡;吴杰;吴长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腹泻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其并发症往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累及胃肠道系统的一种表现。糖尿病腹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病因与治疗措施仍用大量问题需解决。糖尿病腹泻的发病病因大致有肠道动力下降、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直肠肛门功能障碍、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小肠吸收不良及胃肠激素紊乱等多种病因,而对于糖尿病腹泻的治疗则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治疗。

    作者:唐太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在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与甲氨蝶呤介入治疗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15例为A组,笔者进修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CSP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15例为B组,两组患者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血量、血HCG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转开腹手术率、重复用药率、出现肝损害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介入治疗切口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明显高于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

    作者:袁波;黄东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避免手术室差错事故的发生

    目的:探讨预防手术室发生差错事故的有效护理措施,阻断差错发生。我院通过做好术前准备,执行查对制度,标本送检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有效避免差错的发生。

    作者:葛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腰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腰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健康教育内容由真人演示,制作成光盘,利用“健康送百村”、住院部网络电视平台及公休座谈等平台,反复播放,定期随访、评估。结果:试验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较宣教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社区民众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人们对腰突症的认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达到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目的。

    作者:倪红红;黄迪君;邹亚萍;沙世钟;张科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到本院体检并自愿参与研究者300例,采用针刺采取末梢血、真空抽取静脉血与动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对比检验结果。结果:末梢血其血红蛋白( Hb)、白细胞( 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分别为(101.1±10.9)g/L、(6.6±1.2)109/L、(3.52±0.61)1012/L、(203.1±49)109/L、(0.37±0.05);而静脉血为(121.0±14.2)g/L、(5.2±0.8)109/L、(3.63±0.32)1012/L、(220.0±32)109/L、(0.39±0.01);动脉血为(122.3±14.0)g/L、(5.4±0.5)109/L、(3.61±0.31)1012/L、(222.2±42)109/L、(0.40±0.01),末梢血与静脉血、动脉血指标差异显著(P<0.05),静脉血与动脉血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末梢血血样相对于静脉血、动脉血差异显著,采集静脉血其可靠性更高。

    作者:滕完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子痫患者中的体会

    目的:应用优质护理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子痫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8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增加优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子痫患者在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彭霞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