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戈尔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的心理学[1]。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充分保持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平衡[2]。肿瘤病人要及时有效地消除恐惧与焦虑,达到佳心理状态。而探究肿瘤介入手术心理护理措施及实施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李芳琼;唐文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临护理经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根据入院时病情变化的特点,损伤程度不同。分析患者病情,采取护理重点,观察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有重点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生活基本自理者58例;神志清,生活完全依赖者17例;长期卧床昏迷者1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人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知识的认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马添洋;万慧(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归纳在社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普及防治知识、定期体检、定期回访等方式,把家庭护理、心理护理、服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方法相结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并通过家庭随访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压逐渐下降,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在提供高血压社区护理服务时,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虑,以提供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蒋丽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在治疗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实施情况和对该手术成功率的认识。方法以2012年到2013年7月收治的43例实施该手术的病例为样本,采用统计中的假设检验验证该治疗方法的成功率较传统认识的提高效果。结果43名患者经过样本特征分析,符合统计要求,38名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良好,未达到手术预期的5例,根据SPSS软件分析样本得到Z统计量结果为17.5,明显高于传统认识的成功率。结论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目前实施的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上对该手术成功率的认识,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预期,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汤明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及建设的现状,为患者安全管理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随机抽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57名医务人员,应用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评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以了解临床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及其机构相关的患者安全文化。结果不同专业医务工作者在团队精神、安全措施、医院管理及交接班程序之间存在差异,提示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药剂人员(4.5±0.6)以及护理部工作人员(4.5±0.6)的总分认知度高,医技人员总分认知度低(4.4±0.5)。不同职务的医务人员认同的病人安全文化:副/高级(4.8±0.4)>中级(4.6±0.6)>初级(4.4±0.5)。患者安全文化待改进领域:“人员配置”、“工作量”、“如果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院更加重视帮助与教育”反应率﹤50%,是医务人员共同认为的有待改进的地方前几位。结论我院有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但仍需完善现有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加强高风险科室的安全管理与人员教育培训。
作者:徐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卒中重症监护对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在普通病房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前NIHSS、GCS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护理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压疮,4例患者肺部感染,1例患者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0%,死亡率为20%,观察组没有患者出现压疮和尿路感染,2例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死亡率为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卒中重症监护能够使其神经功能和预后获得有效改善,有效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魏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文章对抗菌药物滥用根源加以分析,认为抗菌药物滥用有其社会根源、医生及患者方面因素。提出了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居民对滥用抗菌药物危害的认识等对策以遏制抗菌药物滥用。
作者:汪永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例、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似,甲组术后留置三腔胃管减压,乙组用传统单腔胃管,观察两组胃管前60h胃液残留量、前60h胃液引流量、堵管发生率、耐受性例数和并发症例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三腔胃管引流效果优于传统单腔胃管,胃液残留量少,有助于胃肠减压;三腔胃管的耐受性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患者并发症少,护理更方便。
作者:刘卫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特定的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负面心理和疼痛的缓解、纠正作用。方法抽选86例需进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以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术前2h再次采用SCL-90量表对各组病人实施心理方面的情况的评估,并做好心理方面情况的各项指标记录。术后对比2组患者主观疼痛程度( VAS评分),以及术中、术后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结果干预组负面心理焦虑、抑郁、恐惧得分为(3.4±0.7)分、(2.9±0.7)分、(2.8±0.6)分,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干预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较接近正常,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术后VAS评分为(2.6±0.4)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护理干预,尤其针对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疼痛耐受性,减少患者主观不适感,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王礼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感染、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心肌梗死等不同疾病心肌酶的差异。方法:通过对296例大于0-5岁的心肌损伤小儿和27例急性心肌梗死成人五种心肌酶的统计,计算各种疾病心肌酶的百分比,用百分比大小作定性分析。结果:CK-MB在所有研究疾病中都超过正常值范围;AST、LDH、@-HBDH 三种酶在正常高线1-3倍包含了多数病例;各种酶的较高倍数值的高百分比均是急性心肌梗死。结论:CK-MB是早期诊断心肌损伤或梗死的敏感指标;CK、CK-MB在心肌损伤中增高的正常高线培数更为明显,且CK与骨髂肌损伤关系密切;心肌梗死是造成心肌损害严重的疾病。
作者:王志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诱因分析,研究综合预防措施在该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止血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2周内再出血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2周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分析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次出血诱因,并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再出血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如何优化对男护生的带教方式,使之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提高其操作技能,终达到培养合格的男护生的目的。
作者:李晓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肺炎支原体经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黏膜后,通过其特殊的结构、紧密吸附于易感宿主的细胞膜的受体上,在其表现增殖并释放毒性物质,如过氧化氢、酶、膜脂类等,造成组织损伤。其基本病理改变是间质性肺炎及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显微镜下可见局部黏膜组织充血、水肿、变厚,细胞膜被损伤,上皮细胞纤毛运动消失,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细支气管中可见到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的上皮细胞。迅速、积极地控制感染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环节。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一种经喷射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能抑制呼吸道炎性细胞及介质释放,减轻呼吸道高敏反应,减少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修复呼吸道,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常香云;李学农;乔石钰;朱晓莉;王瑞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癌性骨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对80例骨转移患者进行放射治疗,选用3种剂量分割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放疗后的止痛效果,统计分析临床数据。结果:全组患者经过放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率为90%,其中原发癌为乳腺癌的效果为显著;比较3种不同剂量分割方法,每次400cGy,共5次的有效率为95.56%,效果佳。结论:放射治疗运用于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是骨转移癌的一种理想治疗手段。
作者:李雪生;杨俊辉;王根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或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逐年增加趋势。当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明显不足、合并严重并发症时,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常见治疗方发之一。我科是糖尿病专科,病人使用胰岛素的频率很高,而胰岛素的储存应放置在2-8℃的环境中。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医生开出医嘱,护士从药房取回的胰岛素或准备出院病人开取出院带药的胰岛素,暂时需要应放入冰箱保存。在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时拿出使用;出院时病人,将胰岛素交给病人。由于病人多、胰岛素的种类、数量也各不同,并且护士上班轮班制的护理人员不固定,易出现难找、少发、错发、漏发现像,导致差错的发生,造成护患矛盾。鉴于此,我科从2010年1月起自制了胰岛素交接班记录本,杜绝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作者:夏伶俐;陈莲花;龚兴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天麻素提高痴呆大鼠心理认知能力的作用。方法大鼠经2VO法制备痴呆模型,每天灌胃天麻素50mg/kg,连续30天。结果天麻素明显提高痴呆大鼠跳台实验、避暗实验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增加水迷宫成功率。结论天麻素明显提高痴呆大鼠心理认知能力。
作者:张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胰岛素抵抗或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肥胖、痤疮、多毛、卵巢多囊性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中医月经病、不孕、癥瘕等范畴。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促排卵及避孕药和激素的应用,虽能暂时取得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多,不能长期应用,而中医学的多系统调理,多靶点作用及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在治疗PCOS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我们从“肥人多痰”中医理论探讨肥胖型PCOS的病机及中医治疗。
作者:潘爱珍;陈克芳;李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方法: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同时,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274例,除8例因病情严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外,182例治愈,79例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颅脑损伤后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通过有效、系统、安全及渐进性的功能锻炼,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作者:李存珍;张云凤;管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饮食护理问题及给予相应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控制血糖,阻止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四月期间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出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措施。结果: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的护理有重要的意义,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作者:李钦云;叶菁;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查问卷,并总结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等情况。结果:通过调查问卷得知患者在置管产前关注的是疼痛、血气栓塞等并发症的出现,置管后关注的是感染、堵塞、脱出等问题,对日常生活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活动不便和心理影响。通过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及健康宣教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的应用率非常高,尤其是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静脉炎或渗透性损伤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冷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