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明磊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在治疗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实施情况和对该手术成功率的认识。方法以2012年到2013年7月收治的43例实施该手术的病例为样本,采用统计中的假设检验验证该治疗方法的成功率较传统认识的提高效果。结果43名患者经过样本特征分析,符合统计要求,38名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良好,未达到手术预期的5例,根据SPSS软件分析样本得到Z统计量结果为17.5,明显高于传统认识的成功率。结论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目前实施的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上对该手术成功率的认识,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预期,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汤明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特征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牙体牙髓病的特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奥硝唑、碘仿、地塞米松合剂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牙体牙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牙体组织缺损根尖周病变等特征;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1.9±12.6min)多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1.3±10.3);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6±5.2ml),手术后并发症为(1(2.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奥硝唑、碘仿、地塞米松合剂根管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行普罗帕酮治疗,对研究组行胺碘酮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QT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77.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吐地海尼木·阿布都热依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过程中药物临床药学特点。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l0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6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这些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中,312例(52.0%)患者收缩压控制较好,平均为(127.4±6.9)mmHg;414例(69.0%)患者舒张压控制较好,平均为(74.4±7.9)mmHg;舒张压控制率明显高于收缩压控制率(P <0.05);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踝部水肿、干咳、低血钾、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P<0.05)。结论: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使用广泛,不同的药物所具备的药学特点是不同的,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临床上必须应加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兰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0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心理、技术等综合护理。结果10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
作者:郑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社区门诊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社区医院门诊治疗的支气管炎患者56例,给予所有患者有针对性的对症治疗,观察和研究社区医院门诊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本社区医院门诊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之后,有17例(30.36%)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显效,有39例(69.64%)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有效,没有出现无效的病例。结论:于社区门诊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能够使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的改善,提升治疗的整体疗效,使患者的病程得以延缓,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作者:王宇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对当前的应用状况和进展进行分析。方法:在2009年至2011年内科诊治的150例抗生素处方进行急诊内科处方的研究。结果:在150例急诊内科抗生素临床应用中,有6例使用不当的处方,具体情况为:2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发热原因不明、2例病毒性疾病。结论:在临床应用上,必须要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检查,防止出现抗生素滥用现象。
作者:李道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4期内痔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治疗体会。方法:自2011年2月以来对诊断明确的46例患者采用细化的外剥内扎切除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均正常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天,无术后继发感染,无术后大出血,无术后肛门狭窄发生,术后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对4期内痔该手术方法效果确切,能避免术后常见各种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蔚;高炳豪;张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镜辅助下采用鼻蝶垂体瘤切除治疗垂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和对照组(行传统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肿瘤切除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治疗垂体瘤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逸龙;伍益;李智斌;董家军;古机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肿瘤的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将超声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从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方面,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对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1.38%,特异性为92.02%,准确率为89.9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可以清晰地描述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以及边缘等,并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断。
作者:靳元;邓锁琴;王宇;陈岩;陈伟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2月经腹腔镜(62例)及开腹(58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出院时间短,是现行手术方式中值得推荐的术式。
作者:熊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5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按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改善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正蓉;杨华;马华;谢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方法: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同时,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274例,除8例因病情严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外,182例治愈,79例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颅脑损伤后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通过有效、系统、安全及渐进性的功能锻炼,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作者:李存珍;张云凤;管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对进食的影响。方法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2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例患者给予放疗和回生口服液,而对照组11例患者仅给予放疗,放疗过程中评价毒副反应,治疗开始至2月评价进食情况,所有患者放疗前后检查体重及食管X线片病变长度改变。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进食评分提高8例(66.7%),减少2例(16.7%),体重评分提高3例(25%),降低3例(2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PS评分试验组治疗后评分降低8例(66.7%),升高2例(16.7%),对照组降低4例(36.4%),升高3例(2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试验组较对照组轻。结论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可改善食管癌患者进食,提高总体生活质量,且一定程度减轻放疗毒副反应。
作者:姚兰;叶序卷;贾钰铭;雷开键;蒋成霞;王静;唐元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经非测量考察方法观测,发现该例标本左右闭孔动脉分别从左右臀上动脉发出,与臀上动脉大约呈30度向下走行,再沿盆壁进入闭孔组织;右闭孔静脉注入臀上静脉。其他组织结构未发现异常。
作者:夏艳华;林金勇;刘琼瑶;王艳;林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应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70例,年龄17~61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 A组,35例)和气管插管组( B组,35例)。记录麻醉诱导前1分钟,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即时,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3分钟,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1分钟的SBP、SDP、HR、SPO2、Paw,观察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24小时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诱导前比较,两组诱导时SBP、SDP均下降,HR减慢(P<0.05);与诱导时比较,B组置入气管导管时SBP、DBP明显升高,HR增快(P<0.05);与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比较,B组拔除气管导管时SBP、DBP明显升高,HR增快(P<0.05)。 B组发生呛咳、躁动、喉痛及声嘶的患者明显多于A组。结论: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使用喉罩操作简便,通气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岳淑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自2008年4月-2013年4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梗(AMI)34例,经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临床治愈31人占(91.2%),死亡31例,占(8.8%),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德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用药情况,以提高临床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3567张门诊处方,并统计分析西药应用的合理性;结果:3567张处方中,合理用药的处方有3139%,用药的合理性为80.0%,不合理用药处方有428例,占全部抽调处方中的12.0%,抗菌类处方1248张,占全部处方的35%。结论:应充分了解西药的不良反应症状,医生要能第一时间做好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并做到合理安全的使用西药治疗,从而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西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应用优质护理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子痫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8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增加优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子痫患者在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彭霞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院感染是当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对各种临床标本及时做出正确的病原诊断,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感染源及易感人群监测,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细菌学监测,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而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检验界和临床诊疗中的首要问题。
作者:盛健玲;贺兰;王建中;孙传芳;邹文钰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