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两种调配模式的比较

马丽;申凌娜;张中祥

关键词:静脉用药, 配置, 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一对一”模式和“单人+巡回”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总共30个工作日,两种调配模式各15天,统计调配时间,计算其平均值,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一对一”模式平均每人每小时加药64袋,“单人+巡回”模式平均每人每小时34袋。结论“一对一”模式大大缩短了静脉用药配置时间,应作为首选调配模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三腔胃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例、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似,甲组术后留置三腔胃管减压,乙组用传统单腔胃管,观察两组胃管前60h胃液残留量、前60h胃液引流量、堵管发生率、耐受性例数和并发症例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三腔胃管引流效果优于传统单腔胃管,胃液残留量少,有助于胃肠减压;三腔胃管的耐受性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患者并发症少,护理更方便。

    作者:刘卫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通复合剂联合腰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

    目的:探讨通复合剂联合腰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复合剂热敷一天两次,腰椎推拿一天一次治疗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痊愈33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结论:通复合剂热敷联合腰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芦红;张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68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则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为(2.7±1.2)d,首次排尿量为(680±22)ml,观察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为(1.8±1.1)d,首次排尿量为(790±31)ml;对照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为20.6%,观察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为2.9%,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兰;邹正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5例骨膜骨肉瘤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骨膜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于2005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35例骨膜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肿块,无明显压痛感,肿块硬,表面无静脉怒张情况,皮肤温度与其他位置温度无显著差异,21例患者骨膜骨肉瘤位于胫骨上端,14例患者骨膜骨肉瘤位于股骨下段干骺位置,肿块均表现为半球性,且与骨皮质突向软组织相连,内部出现局部病灶性骨化以及钙化。在手术前均未接受相关治疗,35例患者中,22例行保守治疗,13例截肢,在手术完成后,13例行针对性的化疗,手术结束后,进行24-9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针对本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对于本组患者进行24-9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5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肺转移以及局部肿瘤复发的情况。结论:骨膜骨肉瘤在临床中的发生率并不高,其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生存率比较理想,但是由于该种疾病的发病率较低,因此,对于该种疾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是否应该对此类患者进行化疗还有待进行更加深远的研究。

    作者:张秀卿;曹芳丽;宋宾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1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对照组治愈41例,无效9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75.93%;观察组治愈55例,无效3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6.61%;观察组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可比性。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严密监视患者病情变化,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子痫患者中的体会

    目的:应用优质护理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子痫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8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增加优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子痫患者在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彭霞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中的作用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发病在1个月~5、6岁儿童之间,一般由各种非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所致的体温>38°突然出现的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大都呈良性过程,无后遗症。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1]。反复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使脑细胞受损,部分病例可转化为癫痫,遗留智力低下和行为障碍等神经功能障碍[2]。如何及时控制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强化教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身心疾病发生率和患者出院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疾病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身心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患者出院满意度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提升基础护理质量,而且也更利于心肌梗死患者早日康复和回归社会,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梦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病案管理

    通过对病案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基层医院病案管理的不足,提出了具体解决的对策。

    作者:彭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工助孕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探索

    分析、评估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在人工助孕的同时,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心理干预,如心理咨询、心理分析、心理疏导等,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使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从护理角度辅助提高人工助孕妊娠率。

    作者:杨德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心内科患者人性化管理的支持

    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内科患者人性化管理的支持,不仅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汪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就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本组全部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且给予精心的呵护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45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手术之后2周即可拆线,功能良好,效果满意,只有1例患者由于糖尿病切口造成愈合延迟。结论:应该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内进行及时护理,以此来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出现并发症。

    作者:范海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全身麻醉插管术后咽痛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插管术后咽痛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年龄为18-45岁女性患者记录末次月经,分别于术后1小时、6小时及24小时记录咽痛、吞咽困难、声嘶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重)。结果:51%患者在术后第一个6小时有咽痛。吞咽困难和声嘶与月经周期均无相关性(P=0.30, P=0.55)。结论:月经周期与咽痛的发生率并无相关性。

    作者:高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试论新时期蒙医药学开发研究思路

    蒙医药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蒙医药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作者:旭日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情况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的综合服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情况,提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途径。

    作者:马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特定的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负面心理和疼痛的缓解、纠正作用。方法抽选86例需进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以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术前2h再次采用SCL-90量表对各组病人实施心理方面的情况的评估,并做好心理方面情况的各项指标记录。术后对比2组患者主观疼痛程度( VAS评分),以及术中、术后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结果干预组负面心理焦虑、抑郁、恐惧得分为(3.4±0.7)分、(2.9±0.7)分、(2.8±0.6)分,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干预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较接近正常,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术后VAS评分为(2.6±0.4)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护理干预,尤其针对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疼痛耐受性,减少患者主观不适感,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王礼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部损伤527例回顾性分析

    胸部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伤科疾病,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纯挫伤、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自1998年起,笔者共收治527例胸部损伤患者,采用自制背心式弹力带配合外敷膏药加内服中药治疗,获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做回顾性分析,粗浅讨论如下。

    作者:张梅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铒激光点阵模式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铒激光点阵模式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10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铒激光点阵模式治疗。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及总的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32.69%、80.77%和96.15%,无效率显著降低,仅为3.8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色素沉着的比率明显降低,仅为7.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斑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铒激光点阵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色素沉着的发生率,适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黄健;左成忻;黄进华;鲁建云;陈静;向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另选取同期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对照组为8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2%,对照组为6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治疗口腔溃疡,用药价廉,配药简单,使用方便,无刺激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晓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骨科病人护理的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的护理特殊性,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份入住院的老年骨科病人,针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状态及老年骨科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重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生活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446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除3例死于原发病外,其余44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老年骨科病人康复的基本要素。

    作者:曹奎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