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范海丹

关键词:护理, 围手术期,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摘要:目的:就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本组全部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且给予精心的呵护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45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手术之后2周即可拆线,功能良好,效果满意,只有1例患者由于糖尿病切口造成愈合延迟。结论:应该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内进行及时护理,以此来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出现并发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新时期蒙医药学开发研究思路

    蒙医药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蒙医药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作者:旭日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参考De Witte寒战评分法(0~3级),其中寒战0~1级时不予治疗,寒战2~3级时,研究组从莫非氏管滴入酒石酸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照组则滴入盐酸哌替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经治疗的24例患者中寒战消失23例,寒战减轻1例;对照组经治疗的21例患者中寒战消失16例,寒战减轻5例;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中寒战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5,P<0.05)。研究组在心动过速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8,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疗效确切,可替代盐酸哌替啶治疗麻醉后寒战,镇静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晏腊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四种植物药参与干预老年人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种植物药物参与干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病人102名,同时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植物药治疗者(治疗组)52例,未用者(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5年间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治疗组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脑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到的副作用主要有过敏性休克、皮疹、发热、消化道症状等。结论:导致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应用植物药参与干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病率明显减少;而且药物不同,副作用的发生率也不同。

    作者:柯景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

    院前急救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作者:邓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

    原发性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为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子宫肌反应性过高、激发子宫肌层缺血等原因所致,也易受内外各种因素如受冷,精神紧张等的影响。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女性生活质量。目前中西药各有治疗对策,而中医药内服或外治对其治疗有独特的优势。除药物治疗外,辅助治疗及经期护理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肿瘤科护士对肿瘤介入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的心理学[1]。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充分保持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平衡[2]。肿瘤病人要及时有效地消除恐惧与焦虑,达到佳心理状态。而探究肿瘤介入手术心理护理措施及实施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李芳琼;唐文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门诊治疗支气管炎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对社区门诊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社区医院门诊治疗的支气管炎患者56例,给予所有患者有针对性的对症治疗,观察和研究社区医院门诊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本社区医院门诊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之后,有17例(30.36%)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显效,有39例(69.64%)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有效,没有出现无效的病例。结论:于社区门诊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能够使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的改善,提升治疗的整体疗效,使患者的病程得以延缓,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作者:王宇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冶疗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56例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HP+HD)观察组和对照组。 HP+HD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催吐、洗胃、活性炭吸附、导泻、利尿、解毒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并观察疗效,HP+HD治疗间隔12小时一次,治疗2~7次;对照组24例是同期收治的因非医疗原因未能行HP+HD治疗的各种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昏迷至清醒时间、治愈率、死亡率及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谷丙转氨酶(SGPT)、DB、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平均住院天数、昏迷至清醒时间、治愈率、死亡率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UN、CR、SGPT、DB、CK、LDH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的改善肾功能。

    作者:罗显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电灼治疗阴道内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阴道里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用电灼去除疣体,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隔2日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2ml,疗程为2个月,观察6个月内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对照组有效率为48﹪。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电灼治疗阴道内尖锐湿疣明显优于单独运用电灼治疗的方法。

    作者:孙叶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70例神经疾病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分析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方案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方案过程中,实验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9.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2%,患者满意度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9%,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咪唑斯汀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汗疱疹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汗疱疹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口服咪唑斯汀联合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对照组单独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20.45%,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痊愈率为5.41%,总有效率为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汗疱疹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吕佩錡;吕佩谘;邓列华(通信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艾滋病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县自2006年至2013年各级医院内发现的18例HIV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发现HIV阳性后立即给予管理治疗,采用抗病毒治疗,辅助其他治疗,包括给患者提供免费HIV咨询及检测等,孕期联合应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及克力芝,至产后42d;新生儿给予应用齐多夫定,新生出生后3、6、9、12、18月龄进行HIV检测。结果:在新生儿出生3、6、9、12、18月进行HIV体检,未发现感染HIV病毒,全部归为正常儿童,阻断成功率100%。结论:采用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可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感染率。

    作者:郑启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丹东市初中生健康素养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丹东市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为深入开展学生健康素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丹东市337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丹东市初中生具备总体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8.1%,城市优于农村(P<0.05)。具备知识与技能、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技能的素养比例分别为17.8%、22.0%24.0%。具备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5类健康问题的素养水平依次为49.0%、32.9%、30.6%、3.6%、3.0%。结论丹东市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该将健康素养培养纳入到学校教育中,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对各类健康知识的储备。

    作者:崔士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痴呆的护理康复干预对临床治疗及其预后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痴呆的护理康复干预对临床治疗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正常护理方式外,还对患者进行记忆恢复与语言恢复干预,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护理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6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而言,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种透析方式对血透患者CRP、IL-6的作用

    目的: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IL-6、CRP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 HD)、血液透析滤过( HDF)、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HDP)组,每组30例。检测透析前及透析2月后血清IL-6及CRP浓度。令选取1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所有透析患者透析前后IL-6及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透析后HDP组IL-6及CRP均显著下降,且均低于HD及HDF组。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改善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

    作者:叶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国循证护理实践在临床科学应用的现状及困境

    循证护理实践是通过临床实践改善临床服务,缩小循证理论与实践差距,以实证为基础的临床实践,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但实施循证护理实践有困难和障碍,存在多方面困境。本研究从临床疾病护理方面、健康教育方面、护理教育方面、护理管理4方面探讨我国循证护理实践在临床科学应用的现状。另外,从护理人员观念滞后、人力资源及实证资源匮乏、护理人员能力欠缺方面分析实施循证护理所面临的困境。

    作者:邵久红;左红霞;李亚玲(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及护理

    新生儿抚触能改变睡眠节律、促进新生儿识别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成熟,使新生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血清素等分泌平衡,从而增强其免疫功能,增强应付环境压力的能力;新生儿抚触有助于活动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更健壮、身体更健康;新生儿脑部的触觉区域比任何其他区域发展快,新生儿抚触能促进情绪的调适以及各种感觉统一;新生儿抚触能处理许多新生儿的日常问题。研究提示[1],对婴儿进行抚触可以促进婴儿体重增长及应激能力的提高。

    作者:程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开展校园德育文化墙报建设的实践报告

    校园文化墙报建设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宣传学院典型、积极的事迹、当今社会正确的价值观,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作者:冯志鹏;欧四刘;刘晏君;周瑾;刘秋明;曹诚;黄赛君;张艳平;石宇凡;吴杰;吴长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3例血液病患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儿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PFI)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与防治策略。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武汉协和医院儿童血液病房并IPFI的63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IPFI患儿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63例合并IPFI恶性血液病患儿中,基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占74.6%,多发生于诱导化疗阶段(65.1%)。多数病例伴有粒细胞缺乏。肺部CT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抗真菌联合用药治疗优于单药治疗(p<0.05);G-CSF治疗对感染控制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能显著缩短感染时间(p<0.05)。结论:(1)免疫功能低下、粒细胞缺乏是儿童血液病并发IPFI的高危因素。肺部CT联合真菌抗原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提高经验性治疗策略的实施;(2)抗真菌治疗经验性联合用药疗效可能优于单药治疗;应用G-CSF等支持疗法能有效缩短抗真菌感染时间。

    作者:龚海峰;徐细明;陈燕;王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5例骨膜骨肉瘤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骨膜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于2005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35例骨膜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肿块,无明显压痛感,肿块硬,表面无静脉怒张情况,皮肤温度与其他位置温度无显著差异,21例患者骨膜骨肉瘤位于胫骨上端,14例患者骨膜骨肉瘤位于股骨下段干骺位置,肿块均表现为半球性,且与骨皮质突向软组织相连,内部出现局部病灶性骨化以及钙化。在手术前均未接受相关治疗,35例患者中,22例行保守治疗,13例截肢,在手术完成后,13例行针对性的化疗,手术结束后,进行24-9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针对本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对于本组患者进行24-9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5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肺转移以及局部肿瘤复发的情况。结论:骨膜骨肉瘤在临床中的发生率并不高,其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生存率比较理想,但是由于该种疾病的发病率较低,因此,对于该种疾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是否应该对此类患者进行化疗还有待进行更加深远的研究。

    作者:张秀卿;曹芳丽;宋宾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