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显文
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D),即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作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觉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衰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老年痴呆患者伴有慢性病急性发作时需入院治疗,护理风险始终存在于医患沟通,病情观察及抢救,各项护理操作等过程中。为避免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从2011年3月起我院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运用于综合病区中,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卢丽霞;赵军舰;张文缓;郑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明确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术患者的MMP-9变化及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钻孔术患者81例,收集患者术前血浆及脑脊液中MMP-9蛋白浓度及入院时一般资料,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 GOS评分)评估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4-5级),预后不良组(1-3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GCS评分低(P<0.001)术前MMP-9浓度高(P<0.001)者脑出血后的预后不佳;入院时GCS评分与血浆或脑脊液MMP-9蛋白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入院时血肿量与血浆或脑脊液蛋白MMP-9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和脑脊液中MMP-9蛋白浓度与脑出血预后、GCS评分及血肿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为脑出血预后的早期预测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贾卓鹏;郝璞珩;行治国;姜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骨膜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于2005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35例骨膜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肿块,无明显压痛感,肿块硬,表面无静脉怒张情况,皮肤温度与其他位置温度无显著差异,21例患者骨膜骨肉瘤位于胫骨上端,14例患者骨膜骨肉瘤位于股骨下段干骺位置,肿块均表现为半球性,且与骨皮质突向软组织相连,内部出现局部病灶性骨化以及钙化。在手术前均未接受相关治疗,35例患者中,22例行保守治疗,13例截肢,在手术完成后,13例行针对性的化疗,手术结束后,进行24-9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针对本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对于本组患者进行24-9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5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肺转移以及局部肿瘤复发的情况。结论:骨膜骨肉瘤在临床中的发生率并不高,其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生存率比较理想,但是由于该种疾病的发病率较低,因此,对于该种疾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是否应该对此类患者进行化疗还有待进行更加深远的研究。
作者:张秀卿;曹芳丽;宋宾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归纳在社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普及防治知识、定期体检、定期回访等方式,把家庭护理、心理护理、服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方法相结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并通过家庭随访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压逐渐下降,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在提供高血压社区护理服务时,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虑,以提供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蒋丽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在膀胱镜直视下,择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由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对照组(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远胜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具有创伤效果小,恢复迅速,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很少等众多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白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0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心理、技术等综合护理。结果10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
作者:郑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70例神经疾病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分析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方案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方案过程中,实验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9.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2%,患者满意度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9%,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二科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3例脑血管介入病人临床资料,总结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脑血管介入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及焦虑、恐惧心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夏金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2例妇科患者实施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观察总结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302例病人经医护共同配合,无一例出现术中出血、子宫穿孔、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无菌技术操作、精密器械养护、配合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余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针灸配合三维立体牵引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配合三维立体牵引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每周来我医院门诊综合治疗4-5次,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愈10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7例。总有效率93%。有效病例中,56例治疗一个疗程,30例2个疗程,7例治疗3个疗程或更长。结论:针灸配合三维立体牵引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简便,廉效之特点,安全无副作用,故做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背景: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其临床分型有多种,随着新型固定材料的问世与改进,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技术日趋成熟。目的:临床上如何确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法及固定器材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综合考虑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及骨质疏松等因素,指导临床正确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
作者:唐学锋;庄文杰;苏新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睫毛是生长于睑缘的排列整齐的毛发,有阻挡异物,保护眼球和角膜的生理功能。然而,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的不当行为(粘假睫毛、涂抹睫毛膏等)常导致患者睫毛稀疏、短缺或脱落过多,严重影响其生理功能及眼部美容。
作者:孙瑛;孙玉萍;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56例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HP+HD)观察组和对照组。 HP+HD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催吐、洗胃、活性炭吸附、导泻、利尿、解毒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并观察疗效,HP+HD治疗间隔12小时一次,治疗2~7次;对照组24例是同期收治的因非医疗原因未能行HP+HD治疗的各种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昏迷至清醒时间、治愈率、死亡率及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谷丙转氨酶(SGPT)、DB、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平均住院天数、昏迷至清醒时间、治愈率、死亡率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UN、CR、SGPT、DB、CK、LDH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的改善肾功能。
作者:罗显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1例粪便常规检验中发现大量形态特征极似肝吸虫卵的物质,比酵母样真菌大,比蛔虫卵小,大小均匀,充满视野;经仔细辨认,并到患者床边询问,终确认为灵芝孢子。
作者:丁美霞;闫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临床妇产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32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基础上进行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治疗费用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惠者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有效地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有效的协助和指导日常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体现了围手术期的全面科学及人性化护理理念。
作者:尹登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人选择通过技术方式使自己的容貌更美丽,但是,美容整形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近年来,关于美容整形的医疗纠纷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愈演愈烈,笔者认为,患者和医生都有责任为预防、减少医疗纠纷而努力。
作者:杨文敬;杜学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用药情况,以提高临床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3567张门诊处方,并统计分析西药应用的合理性;结果:3567张处方中,合理用药的处方有3139%,用药的合理性为80.0%,不合理用药处方有428例,占全部抽调处方中的12.0%,抗菌类处方1248张,占全部处方的35%。结论:应充分了解西药的不良反应症状,医生要能第一时间做好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并做到合理安全的使用西药治疗,从而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西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给予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有3例患者因停药而再发癫痫,经服药后得到控制,其余61例患者癫痫发作症状明显停止。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采取精心护理,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作者:张清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肝爽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为其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观察标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予以口服肝爽颗粒,每次3g,一天3次,加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次,一天1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为纯西药治疗,即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次,一天1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主要症状、肝功能、血脂、肝脏彩超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TC、TG、HDL-C、LDL-C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ALT、AST、GGT、肝脏彩超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爽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加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的基本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少痛苦[1]等。在现代的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在由整体化护理模式转变为责任制护理模式下,临床的常规护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护理的现状。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要求,护理工作标准高,责任大,加之目前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法律观念不断提高,知识更新快,人际关系复杂等,要想在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中完成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是关键环节。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使护士以饱满的情绪,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更好地履行保护社会环境和促进社会人群健康的义务,从而使护理人员的道德境界不断升华。
作者:何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