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岚
目的:观察癌性骨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对80例骨转移患者进行放射治疗,选用3种剂量分割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放疗后的止痛效果,统计分析临床数据。结果:全组患者经过放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率为90%,其中原发癌为乳腺癌的效果为显著;比较3种不同剂量分割方法,每次400cGy,共5次的有效率为95.56%,效果佳。结论:放射治疗运用于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是骨转移癌的一种理想治疗手段。
作者:李雪生;杨俊辉;王根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饮食护理问题及给予相应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控制血糖,阻止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四月期间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出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措施。结果: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的护理有重要的意义,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作者:李钦云;叶菁;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阿卡波糖,对照组则加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后,其血糖浓度、血脂浓度均出现变化。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高秀艳;王秀成;赵艳华;张广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面部闪罐结合耳尖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进行相关分析。方法:2013年到本院就诊的30例痤疮患者应用面部闪罐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在3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22例,好转的6例,治疗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利用面部闪罐结合耳尖放血治疗痤疮有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简东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的心理学[1]。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充分保持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平衡[2]。肿瘤病人要及时有效地消除恐惧与焦虑,达到佳心理状态。而探究肿瘤介入手术心理护理措施及实施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李芳琼;唐文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我院内科昏迷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和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3年5月150例昏迷患者的病症表现,通过对病史进行了解。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在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对其身体展开快速检查,包括血压、血糖、TNI、BNP、PCT、CT扫描、心电图、感染源等。通过快速检测,确诊病症,展开有针对的治疗。对照组75例,未行快速身体检查,而是直接进行常规性的紧急抢救。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65例,44例治愈,21例好转,成功率90.72%,7例死亡,死亡率9.28%。对照组抢救成功45例,32例治愈,13例好转,成功率62.5%,27例死亡,死亡率37.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治愈率、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昏迷患者急救中,通过快速检测,对症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旭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对病案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基层医院病案管理的不足,提出了具体解决的对策。
作者:彭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给予术前心理、一般护理,术中及术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无护理差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影响。
作者:许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硅胶假体隆乳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胸大肌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8例需隆乳术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采用硅胶假体隆乳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胸大肌注射,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隆乳术联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后止痛药服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服用率分别为6.7%、17.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硅胶假体隆乳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胸大肌注射可显著提高硅胶假体隆乳术术后效果,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可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68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则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为(2.7±1.2)d,首次排尿量为(680±22)ml,观察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为(1.8±1.1)d,首次排尿量为(790±31)ml;对照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为20.6%,观察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为2.9%,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兰;邹正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52例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浓度。按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并观察Fg与病理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减少蛋白尿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魏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以促进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支持与自我调适指导、饮食与营养指导、休息与活动指导、用药指导等多种护理干预方法,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自我保健知识。结果: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合理活动与休息、均衡饮食、遵医用药、自我监测血压、控制体重、控制情绪、戒烟限酒、预防并发症均有显著效果。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起到良好效果。
作者:晋素芹;柴桂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研究DOHAD理论干预应用于孕妇怀孕期营养指导中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产科孕妇10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干预组、常规组两组。常规组50例孕妇进行常规营养指导教育;干预组孕妇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联合DOHAD理论共同进行指导。对两组孕妇生产后胎儿健康状况及孕妇一周体重增加指标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孕妇不同指导后新生儿健康情况比较显示干预组新生儿出现极低体重或巨大儿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每周体重增加情况比较显示干预组体重增长人数显著多于常规组,营养摄取情况较好(P<0.05)。结论应用DOHAD理论干预对孕妇怀孕期进行营养指导疗效确切。可有效避免胎儿出生后体重过低或过重儿等情况发生,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该理论不仅对新生儿健康情况产生深远影响,更影响着几代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临床应广泛推广并进一步加强对孕妇怀孕期间的营养干预。
作者:杨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者女,42岁,因面部反复出现黑褐色污垢5年,近2个月颈部亦出现黑褐色结痂,并逐渐增多,于2008年7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经常出现油腻性黑色污垢,然后自涂“利康液”,皮损时而消失,时而加重,怀疑与自己从事10余年的“捣羊毛”工作有关,所以辞掉工作,封闭在家,情绪很不稳定,每日对镜子用“利康液”涂脸,并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拒绝去医院就诊。近2个月颈部突然出现面部类似皮损,患者自己用金属刀片刮除油腻性结痂,导致颈部经常出血,并且自己外围围巾,拒绝别人查看,所以于2008年7月20日在家人强制陪伴下来我院就诊。
作者:谢艳飞;彭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急,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护士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精心护理,产后出血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作者:张霞;田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给予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有3例患者因停药而再发癫痫,经服药后得到控制,其余61例患者癫痫发作症状明显停止。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采取精心护理,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作者:张清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睫毛是生长于睑缘的排列整齐的毛发,有阻挡异物,保护眼球和角膜的生理功能。然而,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的不当行为(粘假睫毛、涂抹睫毛膏等)常导致患者睫毛稀疏、短缺或脱落过多,严重影响其生理功能及眼部美容。
作者:孙瑛;孙玉萍;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剖宫产患者术后产生疼痛的原因,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临床观察,使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方法:对2008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300余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疏导与干预。结果:患者身心方面的不适得到显著改善。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减轻了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双胎之一胎儿死亡后期期待疗法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例妊娠晚期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病例资料。结果:5例妊娠晚期双胎之一胎儿死亡后,对母体及存活胎儿进行临床观察、超声、胎心监护及化验监测,经期待疗法,仅1例发生DIC,无孕产妇死亡;5例胎儿均存活分娩。结论:在严密监测下,无产科并发症的妊娠晚期双胎之一胎儿死亡后对存活胎可予期待疗法,从而降低存活胎儿的病死率。
作者:贺晓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儿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PFI)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与防治策略。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武汉协和医院儿童血液病房并IPFI的63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IPFI患儿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63例合并IPFI恶性血液病患儿中,基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占74.6%,多发生于诱导化疗阶段(65.1%)。多数病例伴有粒细胞缺乏。肺部CT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抗真菌联合用药治疗优于单药治疗(p<0.05);G-CSF治疗对感染控制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能显著缩短感染时间(p<0.05)。结论:(1)免疫功能低下、粒细胞缺乏是儿童血液病并发IPFI的高危因素。肺部CT联合真菌抗原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提高经验性治疗策略的实施;(2)抗真菌治疗经验性联合用药疗效可能优于单药治疗;应用G-CSF等支持疗法能有效缩短抗真菌感染时间。
作者:龚海峰;徐细明;陈燕;王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