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璇
目的: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采用连续型血液净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了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70例,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连续型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意识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生命各项特征以及死亡人数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应用于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范洁;贺喜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医疗市场化的进程,原有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病人的医疗服务要求.在各行各业倡导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院的门急诊输液室以满足病人的需求为目的,自2004年起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思想,更新服务理念,倡导并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延伸服务空间,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温馨、愉快的输液环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社会综合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作者:姚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以成簇疱疹和神经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西医治疗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药物.中医辨证治疗多为风湿毒邪,治疗上可口服中药、针灸、电针等方式治疗.
作者:李本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维生素B6片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方法:建立计算HPLC法测定维生素B6片含量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结果:置信概率为95%时,维生素B6片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08%.结论: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片剂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高小春;张建伟;庞作正;丁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种植系统种植体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种植附加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种植系统的不同分为ANKYLOS组与XIVE组,观察两组骨吸收情况及5年脱落率.结论 在排除表面处理技术、负重条件等条件下,骨水平种植体的周围牙槽骨吸收相对要少,有利于保持种植体稳定,种植体脱落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徐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我院近五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3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结果:从2009年至2013年,我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从2009年的2.9%上升到2013年的5.8%.结论:邯钢烧伤医院病原菌耐药情况逐年严重,应及时对患者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避免盲目用药.
作者:段海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我院1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大出血的护理.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及各种抢救物品的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配合医生控制出血,积极地抗抢救休克治疗,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盛路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 =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孔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X线检查在脊柱骨关节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方法 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关节病患者248例,并将其诊断后的结果 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片可以对脊柱的椎体的骨质增生的程度,椎间隙的狭窄程度、以及椎体稳定性能有较为客观的反映,特别是在椎间隙狭窄及椎体稳定性的显示方面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椎体增生的程度以及椎体前后移位的程度等一系列的改变较为明显的显示出来.结论 在诊断脊柱骨关节病中,通过X线检查可以提供出较为确切的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依据,是临床诊治脊柱骨关节病中无法被替代的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夏同敬;孙成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2年和2013年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分离培养的病原菌370例为样本,对所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和常用抗敏药敏感实验,观察两年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变化情况.结果:样本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高,另外葡萄球菌、肠球菌和真菌增长明显.药物敏感性试验见大肠埃希菌对于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的耐药性明显升高,对于万古霉素类的耐药性保持低水平.结论:目前院内泌尿系感染患者主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较2012年相比,真菌感染、肠球菌感染的比例逐年增加,其耐药性也有所增强,合理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院内泌尿系感染防治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干扰素治疗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干扰素治疗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方晓云;金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以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某院收治的初产妇96例,将所有初产妇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对比入院时,观察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作者:龚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生脉注射液是根据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创立的著名古方生脉散(红参、麦冬、五味子)经科学方法提取精制而成的注射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中医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之一,具有益气固脱、养阳生津、生脉之功,广泛应用于休克、冠心病、心衰等循环系统疾病.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展,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注射剂,是医师和药师兜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拟通过一个病例中对生脉注射液的应用分析,提醒临床医师和药师对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须重视.
作者:程俏添;邓一聪;杨艳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共收治的7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LVEF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吴容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推拿治法对脑梗塞病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月脑梗塞病人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针灸推拿组50例与基础干预组50例.基础干预组病人给予基础干预;针灸推拿组病人在基础干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治法,将两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针灸推拿组综合疗效显著高于基础干预组P<0.05.针灸推拿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干预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表现P>0.05.结论:将针灸+推拿治法方法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治疗中,有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重新建立,并改善治疗效果,安全度高,值得在神经科病人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开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剖析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实施体检的患者,共计8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8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功能检验.其中,研究组的血液样本均为正常状态;而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则均为溶血样本.对两组检测结果中的谷氨酰酶、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的水平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不论是谷氨酰酶和谷丙转氨酶这两种酶的水平,还是谷草转氨酶的水平,研究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上,溶血样本能够直接性的影响到肝功能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赵宏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盒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向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研究,了解外科护理中有可能潜在的各种护理风险,以此采取相应的对策,也减少风险.方法:研究人员收集了320名外科患者有关资料,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另一组是对照组,每组各160名患者,观察组使用风险管理方法,而对照组则使用常用管理方法,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相对此,对照组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更大,因为两组成员各方面都没有过大的差异,因此可以进行对此,经过对比之后,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患者满意率方面,观察组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而在投诉率方面,对照组则明显的高于观察组.结论:在对外科护理中,选择应用是风险管理的方式,对降低护理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更加满意,投诉率大大降低,所以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值得在外科护理中推广.
作者:刘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分析早起出血热患者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结果差异,寻找确诊早期出血热的途径.方法 笔者通过早期出血热患者和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二者的部分检测结果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结果 早期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偏低,多在4.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不超过70%;血小板降降低,发病头两天减少不明显,多在100-150 × 109/L之间,第3天以后,血小板下降较为显著,多在50-100×109/L之间,多数患者尿蛋白质阳性(±一++)并检出红细胞(呈镜下血尿至肉眼血尿),少数查见膜状物,而感冒患者(对照组)则白细胞正常或偏高,血小板不低,少数人尿蛋白质呈弱阳性(±),个别人查见红细胞(均为女性,可能与其有泌尿系感染有关),没有人查见膜状物.结论:了解早期出血热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查的差异,对于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英;牟洪臻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患儿共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非语言沟通,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护理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价以及患儿和家属的满意程度要明显优干对照组.结论:对患儿的护理采用非语言性沟通的方法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靳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