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国伟;黄文明;薛红蕾;贾玉焕;杨德琴
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承办的“第九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9月17-19日在广州召开。会议诚邀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及口腔界同行就牙体牙髓病领域的新研究成果、临床技术进展进行交流。
作者:[1]第九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组委会;[2]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附属口腔医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为牙槽外科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人性化、无痛化、微创化、安全化、舒适化的服务理念和医疗技术正逐渐被广大医患双方接受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牙槽外科手术中,推动牙槽外科不断地向无痛、微创方向前行。本文对全身麻醉技术、笑气镇静技术、无痛麻醉技术、安全监护拔牙、埋伏阻生牙定位技术、微创拔牙、纤维内窥镜及数字显微镜技术、正畸牵引拔牙技术、即刻种植拔牙、超声拔牙刀拔牙、牙槽骨外形及功能保留技术等现代牙槽外科新技术的适用对象、技术优势、临床应用、操作要点等进行阐述。
作者:赵吉宏;黄从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在女性月经周期中的不同时期对正畸牙加力,研究龈沟液内雌激素(E2)、骨钙素(OCN)、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的时效性表达,从而为临床选择佳加力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28周岁双侧对称拔除第一恒前磨牙青年女性恒牙患者12人。随机选取其中6人为月经期加力组,6人为排卵期加力组,于右侧尖牙单侧使用镍钛拉簧施加1.5N正畸力使之远中移动,对侧尖牙不做处理。使用牙周滤纸分别于加力前,加力后15、30、45d取右侧尖牙远中(压力侧)龈沟液样本。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龈沟液中E2、OCN的活性水平。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龈沟液中RANKL及OPG的活性水平。结果排卵期加力组龈沟液E2和OCN水平高于月经期加力组(P<0.05)。月经期加力组与排卵期加力组中RANKL水平与OPG水平及RANKL/OPG比值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女性正畸拔牙患者于雌激素水平较高的排卵期施加正畸力,骨保护因子E2、OCN表达增强,不利于牙槽骨改建。而于月经期加力,上述因子表达减弱,可能有助于牙齿快速移动。
作者:杨曦;戴红卫;王斌;黄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学龄前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10月住院的3~7岁学龄前唇腭裂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1、2、3,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1采用常规护理加镇痛药物治疗,试验组2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试验组3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并辅以镇痛药物治疗。分别在术后6、12、24、48h,运用疼痛评估量表对4组患儿进行疼痛自评,以及家长、护士评分,比较其评分结果。结果4组患儿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为50.0%~73.3%。4组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1、2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而试验组3与其余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学龄前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发生较为普遍;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加镇痛药物治疗的方法,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
作者:龚彩霞;严苗;蒋菲;陈泽华;隆渊;陈丽先;郑谦;石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初步分析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和正常黏膜细胞微泡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舌癌复发、转移、扩散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细胞)和人正常黏膜细胞(HOK细胞),获得培养上清液,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得到纯化的微泡,采用双向电泳和串联质谱联合分析法寻找差异表达蛋白,通过数据库在线查找差异蛋白的功能。结果体外培养的Tca8113和HOK细胞均可分泌大量的囊泡状结构物质,这些囊泡状物质经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微泡表面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的鉴定,证实为微泡;通过差异蛋白组学方法,发现两组微泡中差异表达量在2倍及以上的蛋白差异点有16个,Tca8113细胞微泡上调表达的蛋白质有12个,下调表达的有4个。结论差异蛋白在微泡形成及癌症进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新生;张卓远;黄怡;夏翼超;李龙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釉珠是异位釉质的一种,好发于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区或近釉牙骨质处,常见病变为一个釉珠。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上颌第三磨牙根尖处及牙颈部的多发性釉珠,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作者:董伟;赵艳萍;冯晓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CERECinLab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的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复杂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242名需行单个后牙冠修复的患者,采用CERECinLabCAD/CAM设计制作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共242件。分别在粘接完成时、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进行临床观察,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标准评估。结果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观察期间有5名患者失访,对于剩余修复体观察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修复体的成功率下降,在36个月时A级成功率在85%以上。结论CERECinLab制作的单个后牙的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短期成功率良好。
作者:陈渊华;孟翔峰;俞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3年12月10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13中国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发布报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杂志凭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2013中国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作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采用中空分段式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伴张口受限1例,使患者的语言、吞咽、吮吸及咀嚼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面部外形也有很大的改善,同时患者取戴方便,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欧阳少波;廖岚;张洪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根管冲洗液和黏结剂对金属桩核黏固后根管冠方微渗漏的影响,以及二者对于根管冠方微渗漏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方法,将90颗完成根管充填的离体下颌前磨牙进行桩道预备,经常规制作钴铬桩核后,分为6组,每组15颗。根管冲洗液(因素A)选取3种:A1为无冲洗液(75%乙醇棉球清洁),A2为3%H2O2+0.9%NaCl溶液,A3为15%乙二胺四乙酸(EDTA)+5.25%NaClO溶液;黏结剂(因素B)选取2种:B1为聚羧酸锌水门汀,B2为玻璃离子水门汀。按照A1B1、A1B2、A2B1、A2B2、A3B1、A3B2分别对6组进行处理,桩核黏固完成后的所有样本浸泡于印度墨水中3周,然后沿颊舌向中线位置纵行劈开,在体视显微镜下拍照并测量染料渗入根管的大长度,以此评价微渗漏的大小。采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析因分析。结果 A1B1、A1B2、A2B1、A2B2、A3B1、A3B2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1192.59±417.84)、(1317.38±527.35)、(1429.33±482.68)、(1026.79±459.49)、(1448.29±561.02)、(1922.47±678.86)μm,A2B2组微渗漏程度轻,A3B2组重;不同冲洗液之间微渗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黏结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根管冲洗液和黏结剂对于微渗漏的发生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黏固金属桩核时,3%H2O2+0.9%NaCl溶液冲洗根管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剂在减少微渗漏的发生方面有一定优势;15%EDTA和5.25%NaClO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会加重根管微渗漏的发生。
作者:郑政;刘翠玲;蓝菁;高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电喷雾离子肼-串联质谱分析法(ESI-MS/MS)比较高龋组和无龋组儿童唾液蛋白组,初步探索唾液蛋白组与龋病的关系,并探索龋敏感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高龋组、无龋组儿童各10名为研究对象,收集唾液样本,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经过滤-辅助的蛋白酶解(FASP)及液相柱色谱分析后,进行ESI-MS/MS鉴定,并对高龋唾液组和无龋唾液组组间的蛋白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高龋组蛋白量显著高于无龋组,高龋组、无龋组鉴定的多肽数分别为602、481个,分别属于286、227个蛋白。两组之间差异表达多肽数为361个,差异表达蛋白数为118个,包含基质金属蛋白酶9、黏蛋白7、乳铁蛋白、碳酸酐酶6、天青杀素、冷凝集素等。结论高龋组儿童唾液蛋白量高于无龋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黏蛋白7、乳铁蛋白、碳酸酐酶6、天青杀素、冷凝集素等高龋组与无龋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的检测,为进一步探索龋敏感性相关生物蛋白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作者:鄢国伟;黄文明;薛红蕾;贾玉焕;杨德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它与胃部疾病密切相关。要防治幽门螺杆菌,了解其传播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而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在幽门螺杆菌传播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口腔幽门螺杆菌在幽门螺杆菌传播、诊断和预防方面所起的作用和目前研究所遇到的难点,以及口腔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锴毓;李雨庆;周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利用量子点标记的特异性细胞角蛋白抗体QDs605-CK(AE1/AE3)免疫荧光探针检测人舌鳞状细胞癌荷瘤裸鼠早期下颌下淋巴结转移率及微转移率,并与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进行比较,为舌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方法传代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接种于18只裸鼠舌体内(不过中线),建立人舌癌荷瘤裸鼠下颌下淋巴结转移模型。接种6周后,处死裸鼠,解剖下颌下淋巴结,将同一淋巴结分为两份。一份作石蜡包埋半连续切片,行HE染色和IHC检测;另一份即刻液氮冷冻,制作冰冻切片行QDs605-CK(AE1/AE3)荧光探针检测。分别计算3种方法检测出的淋巴结转移率和微转移率。结果量子点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出裸鼠下颌下淋巴结转移率为66.7%,其中微转移率为38.9%;IHC染色检测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1.1%,其中微转移率为33.3%;HE染色检测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7.8%。经统计学分析,3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9,P<0.05),量子点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和IHC检测都优于HE染色,但是量子点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和IHC染色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05)。结论量子点标记的QDs605-CK(AE1/AE3)免疫荧光探针能准确定位于下颌下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发出红色荧光,其特异性强,分辨率高,背景清晰,能够用于淋巴结转移灶及微转移灶的检测。
作者:李艳芬;陈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构建及鉴定人Notch-1基因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寻找佳RNAi慢病毒载体。方法针对人Notch-1基因序列,按照RNAi序列设计原则,设计3段RNAi靶点序列(shRNA1~3),通过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T4DNA连接酶连接,将Notch-1基因序列插入慢病毒载体pLenOR-THM,构建pLenOR-THM-Notch-1重组载体。质粒转化感受态DH5α细菌,筛选阳性克隆,经KpnⅠ和EcoR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脂质体将慢病毒四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并测定病毒滴度,观察感染效率。各组病毒载体转染ACC-M细胞后,运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Notch-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pLenOR-THM-Notch-1,四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可见大量绿色荧光;浓缩后的病毒滴度为5.8×108TU·mL-1;以复感染系数为1时感染293T细胞,感染效率在90%以上。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pLenOR-Notch-1-shRNA3组受抑制程度高。结论成功构建了人Notch-1RNAi慢病毒载体。
作者:张庆庆;张森林;朱迎兰;董震;曹罡;陈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牙科用银钯铸造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熔炼银钯铸造合金,参照ISO10271:2001牙科金属材料抗腐蚀实验标准,按照标准牙科失蜡法铸造程序制作测试样本,经固溶软化处理后,分别进行相应的热处理、深冷处理、热处理并深冷处理,以固溶软化处理组作为对照组。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并行电化学实验、静态浸泡实验测试合金的电化学参数及非贵金属离子析出值。结果各实验组的金相结构发生了变化,电化学参数的开路电位Eocp、腐蚀电位Ecorr及腐蚀电流密度Icorr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银、钯、铜离子析出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组的抗腐蚀性能指标均能满足ISO标准的要求,适当的热处理、深冷处理、热处理并深冷处理能改善实验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作者:赵耀;武斌;孟玉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一种用氰基丙烯酸盐强化石膏材料的简单方法,并研究氰基丙烯酸盐溶液的浓度对牙科石膏材料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标准石膏样本制备成35mm×4mm×4mm的长条形;将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制成20%和30%的溶液并测定溶液黏度。将干燥后的牙科石膏样本浸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溶液中8h,再置于室温下干燥。检测样品的弹性模量、断裂韧性、抗压强度、布氏硬度、双轴强度,所得的数据采用OriginPro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黏性测定表明该溶液为牛顿流体,48h内黏性小幅上升,但在室温下仍接近水,可用于浸润石膏,加强其强度。浸润氰基丙烯酸盐溶液的石膏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石膏的双轴强度、断裂韧性、抗压强度和布氏硬度分别提高了39%、30%、63%和18%。结论氰基丙烯酸盐可以提高石膏模型强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焱;高原;吕锦;王斌;刘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纯钛表面进行抗菌改性,以降低纯钛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种植术的成功率。方法采用水相硅烷化方法,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组装在湿化学法处理的钛表面上,并将纳米银被覆在该表面上,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能谱(EDX)对该改性表面理化性能进行分析,观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改性后的钛表面有不规则纳米银颗粒散在的附着在其表面上,XPS分析显示银的含量为6.8%。经过24h需氧培养,纳米银改性钛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94.23%,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95.34%。结论经过纳米银改性后的钛片具有抗菌性能。
作者:廖娟;费伟;郭俊;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4年1月,由全球零蛀牙联盟(Alliance for Cavity-Free Future,ACFF)中国行动组和高露洁中国专家顾问委员会共同举办2014年高露洁“龋病防治新技术”主题研讨会。会议邀请全国口腔医学界来自牙体牙髓病科、正畸科、修复科、儿童牙科、预防科等24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对龋病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探讨。
作者:高露洁棕榄(中国)有限公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儿童和成人深覆患者的颅颌面形态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其生长发育中颅颌形态变化的趋势,探讨成人深覆患者的颅颌面形态特征。方法随机抽取Ⅲ度儿童深覆患者159例(平均年龄12.47岁),成人深覆患者81例(平均年龄21.76岁),个别正常对照组51例(平均年龄18.41岁)。采用Winceph7.0软件对3组X线头影测量项目进行测量,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深覆患者在上前面高、下前面高、上颌第一磨牙相对于上颌前部的位置、上颌骨长度、上下颌骨-平面距、上颌磨牙-腭平面距、下颌切牙-下颌平面距、上下齿槽座点平面-下颌平面角、下颌角、下颌切牙距、覆盖、下颌平面-前颅底平面角、下颌磨牙-下颌平面距、后面高、上颌切牙距、下颌体长度、下颌升支高度、平面-前颅底平面角、上颌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与成人深覆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人深覆患者在下颌-前颅底平面角、上下颌骨-前颅底平面角、颌凸角、上下颌骨矢状向不调指数、上下颌骨垂直向不调指数、上下颌骨-平面距、上下齿槽座点平面-下颌平面角、下颌角、覆盖、下颌平面-前颅底平面角、上颌后部位置、下颌磨牙-下颌平面距、上颌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下颌体长度、下颌升支高度、后颅底长度、平面-前颅底平面角、后面高与正常个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覆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颅、颌、、面部仍表现有一定的生长潜力,但是患者颌骨矢状关系并无改善。成人深覆患者颌面部特征表现为垂直向、矢状向关系显著不调。
作者:安晓莉;周洪;亢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支抗种植钉的动物模型,分析不同愈合期加载对种植钉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于绵羊牙槽骨上植入微型支抗种植钉,建立颌骨-支抗种植钉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不加力为A组,即刻加力为B组,植入2周加力为C组,植入4周加力为D组),截取带有种植钉的上、下颌骨组织标本;上颌骨块制作不脱钙的骨磨片,光镜下观察种植钉与骨组织界面的愈合情况,下颌骨块用材料性能试验机检测种植钉与骨组织松脱瞬间的大剪切力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组种植钉的剪切力值总体上有差别,A、B组的剪切力低于C、D组。2)骨纵磨片显示:种植钉与周围组织界面的结合方式在种植钉的压力侧和张力侧无明显区别;横断磨片显示:4组界面既有纤维性结合,又有骨性结合,A、D组界面以骨性结合为主,B、C组界面以纤维性结合为主,C组种植钉周围可见新生的骨组织潜行生长。结论加载时机对支抗种植钉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武红梅;冯云霞;李罡 刊期: 2014年第03期